楊瓊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經濟發展戰略被相繼提出,其中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的誕生,對粵港澳之間的合作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廣東自貿區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需與港澳管理制度進行磨合對接,并促進其與國際之間的接軌,并針對粵港澳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準入門檻清單,進一步擴大粵港澳之間的貿易合作,促進粵港澳自貿區經濟快速發展。
關鍵詞:廣東自貿區;粵港澳地區;合作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017GWQNCX007)。
廣東自貿區于2014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其主要包括三個片區,即廣州區域的南沙新區、珠海的橫琴新區以及前海蛇口片區,其總面積達115平方公里。其主要定位為與粵港澳地區加強交流合作,促進兩岸經濟共同發展。
一、廣東自貿區存在的優勢和機會分析
(一)優勢分析
區域優勢;廣東自貿區地理位置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且毗鄰香港以及澳門國際貿易中心、金融中心以及國際旅游中心,且香港與澳門擁有特殊關稅區等特權。制造業體系優勢比較龐大;改革開放之后,廣東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便是發達的制造業,此外,廣東和港澳地區來往密切,與港澳地區合作,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基地之一。外貿基礎實力雄厚;廣東在全國范圍內,貿易遙遙領先,更是全國外貿第一大省,出口規模較大,社會經濟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吸引了大批優秀的人才和資源。
(二)機會分析
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帶來機遇;服務業與貿易的地位日益突出,也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知識與技術是國際貿易的重要關鍵影響因素,傳統制造領域也在快速的轉型。隨著數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服務貿易也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在大數據、云計算等相關技術的影響下,服務貿易也逐漸朝著數字信息化的方向快速發展。因此,對外貿易轉型也成為重要的發展機遇。一帶一路:該政策為廣東自貿區和沿線國家的發展帶來了機遇,有利于中國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科技創新、生態環境、人文交流等方面進一步開展合作。粵港澳大灣區也帶來良好機遇,可進一步擴大經濟活動范圍,促進粵港澳地區的深入合作交流。
二、廣東自貿區建設促進粵港澳合作發展的路徑
(一)粵港澳管理制度的創新
廣東自貿區的設立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區域的交流合作發展,粵港澳在管理制度方面與國內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因此,為了促進粵港澳區域的共同發展,就應當針對實際狀況,逐漸完善協同機制。不斷完善管理規范、強化行業自律,進一步優化與港澳地區相符合的管理機制,與港澳貨運運輸、代理等方面規則進行對接,進一步推動港澳地區的高端產業逐漸朝著廣東地區逐漸延伸和發展。對于港澳地區的執法標準存在的差異問題進行及時應對和調整。此外,要堅持制度創新,切不可一味的復制,要逐漸形成覆蓋貿易、金融、投資等方面的法治建設以及高質量制度體系,逐步構建全面協同創新新格局。
(二)針對港澳地區實際狀況,制定優惠政策
港澳地區對前海、橫琴地區的投資熱情不高,主要原因為近年來,港澳地區的整體發展比較慢,橫琴自貿區的發展主要通過招商的模式,廣東自貿區應當及時創新合作發展方向,才能夠促進雙方共贏。可對港澳服務業進一步開放,并為其制定最優惠的準入門檻負面清單,在金融服務、交通航運、專業服務、科技等領域加強與港澳之間的交流合作,推動港澳企業在廣東自貿區的投資。通過相關政策以及平臺,不斷升級合作方式,因此在積極推進香港發展拓展空間過程中,應當結合實際狀況。當前國內積極推動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雙向資金池,極大的推動了深港區域的市場之間的聯系。南沙片區也在不斷推進和香港之間的合作發展,能夠不斷加快保險業務、信息服務以及航運交易市場等業務。橫琴地區的土地資源極其豐富,且瀕臨港澳地區,對拓展國際維修、以及展示展覽等業務有著重要的影響。
(三)進一步擴大港澳服務貿易合作
1、減少服務貿易體制性障礙
首先要深化審批制度的改革,進一步推動政府部門在審批前后的監督管理模式,其次是實施權責清單制度,要明確政府的智能狀況,建議補充相關協議,實現突破;最后是要放寬或者取消港澳投資者的準入限制,項目資金方面要互通、進一步推動物流、資金流以及信息流之間的往來,最后是實施投資備案制度,進一步完善外商投資監管體系,打造透明、公平的營商環境。
2、促進香港高端服務產業和廣東實體經濟的融合
首先要促進港澳在自貿區發展和廣東地區相符合的保險、金融、現代物流產業,并以互聯網為基礎,進一步完善物流、支付等電子商務支撐體系,推動進出口交易平臺。其次是要支持港澳地區專業服務在廣東自貿區開辦法律、會計以及管理咨詢等方面的服務機構,并在自貿區聚集發展。其次,還需鼓勵粵港澳地區承接全球外包業務,在語言、技術等方面的優勢要充分利用,并加強對省內企業之間交流合作,共同開拓國際服務業務外包市場。
三、結束語
在加強對粵港澳之間合作發展過程中,要結合實際狀況,尊重兩岸的制度體系,并以兩岸共贏為發展目標,為香港、澳門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所制定的貿易管理制度一定要是雙方都接受的,并為廣東自貿區建設提供平臺,為廣東自貿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郭楚,發揮廣東自貿區在推進粵港澳合作中的重要作用[J]. 廣東經濟,2017(6):52-57.
[2]汪濤,范溫強.廣東自貿區:粵港澳合作新平臺[J].中國遠洋海運,2017(2):3-5.
[3]張明.廣東自貿區的國際供應鏈及其協同對策[J].物流技術,2019,38(4):90-95.
作者簡介:
楊 ?瓊(1984.08-)女,漢族,湖南衡陽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國際物流與通關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