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風
摘 ?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火熱發展,企業要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潮中謀發展、求突破,就必然要實現人才綜合化管理的優化升級。人才選擇標準是決定企業后續發展空間的關鍵性因素,工商管理類專業,作為對企業日常管理內容高度整合的綜合性管理,是企業實現突破性發展的重要環節。應屆畢業生正處于從校園生活向職場生活轉變的重要階段,自身的專業技能與求職市場的主要需求能否對口,是高等教育對人才培養的社會效果最真實的反饋。
關鍵詞:工商管理;大學生就業;就業能力
一、工商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就業前景
隨著辦學體制的多元化改革以及高等教育的廣泛普及,接受高等教育的培養已經不再是什么難事,這就導致每年高等院校的畢業季,有大量的應屆畢業生涌入人才招聘市場。
工商管理類專業作為綜合性管理專業,是每個企業生存、發展、改革、創新所必須的人才,也是每位高層管理者所必備的專業技能。但是,高等院校人才培養體制下的應試型人才與企業生產經營中必須的實用型人才的矛盾日益尖銳,這就不可避免的導致“人才多,卻就業難”的現象,應屆畢業生難以找到可心的工作,用人單位難以招到符合用人標準的勞動者。
二、工商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現狀
何謂“就業能力”?即通過人才培養模式并結合綜合型人才教育理念,將學校教授的各種知識與技能,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轉化為自身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提高的技巧與能力,并應用這種能力在人才選拔的過程中通過用人單位的層層選拔,進入工作崗位,用自身的力量,推動企業發展,實現社會價值與自身價值的有機統一的能力,簡而言之,就是學習與應用的能力!
通過與來到人才市場、企業招聘交流會應聘的應屆畢業生的溝通調查,我們可以對工商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進行簡要歸納:
(一)就業能力的優勢主要集中于優秀的學習能力與主動性。大學生始終處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環境,同時年齡階段又處于學習新知識,接受新思想的黃金時期,學習速度快、領悟能力強是這個階段的突出特征;應屆畢業生剛剛切實踏入社會生活中,對一切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隨之而來的必然是主動學習與探索。
(二)就業能力的主要劣勢集中于自主性與創新性的缺乏。傳統教育手段中始終是以“教師主動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為主流,一方面,學生不需要主動去發現,只需要將老師傳授的知識融會貫通即可取得高分,在高校在校生的調查中,絕大多數的在校生并不了解學校對于工商管理類教育方案的設計以及課程安排的目的。另一方面,學生自主性的缺乏必然引發創新性的缺乏,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途徑只能通過學校課堂中短短的幾十分鐘,沒有社會生活、動手實踐、生活經驗的共同輔助,培養出來的學生必然是保守被動的。
三、嚴峻的就業環境下的針對性提升對策
(一)高校應結合招聘市場的實際需求,定向培養專業型實用人才。高校要想實現將高等教育對人才培養的社會效果發揮到極致,首先,就必須清楚地明白當前企業人才招聘的實際需求。高校人才培養的目的是什么?是應用,是投入社會!在激烈市場競爭的大環境下,企業更加需要的是能夠靈活應對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隨時出現的突出性矛盾的實用型人才,那么,我們就要根據客觀現實調整人才培養戰略。
(二)橫向與縱向相結合,科學的設計課程體系。工商管理類專業作為一門綜合管理型學科,需要培養的是不僅能獨當一面的綜合型人才,更要能在各部門協調合作過程中提出專業意見的專業型人才。工商管理類專業涵蓋了會計學、財務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等經濟學、管理學中的諸多課程。一方面,從橫向上拓寬學生涉獵的學科范圍。學生可以對工商管理類專業中包含的各個學科,在短時間內進行最全面的了解,并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課程;另一方面,從縱向上加深學生對所選學科進行專項的研究與學習,打造專項型精英人才。
(三)針對在校大學生就業能力中自主性與創新性的缺乏,在學生自主發展的主動推動下,還要結合學校培養與企業支持的強大輔助力量。
學生應通過對于工商管理類教育方案的設計以及課程安排的目的進行簡要分析,并結合自身學習習慣、接受程度,自主制定最科學的學習計劃,擺脫原有“老師推一步,自己走一步”的學習習慣。
高等院校作為最權威的教育機構,應充分起到人才教育中引路人、領航者的重要作用,學校可以通過安排專家講座、開設專項課程、組織學生進行市場調研等方式,引導學生樹立自主意識,鼓勵學生發散思維、發掘創造。
企業可以通過與高校合作,為應屆畢業生提供專門的實習平臺,使應屆畢業生在企業實習的過程中,與企業構建起雙向交流機制。一方面,學生可以為企業帶來新的經營思維,企業可以為學生帶來寶貴的社會工作經驗,有效的實現雙向共贏!
結語:
在校大學生作為即將注入企業的一批最新鮮的血液,直接決定了企業在未來3-5年的發展速度,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軟實力,向企業輸送大批綜合型創新型人才成為高校與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人才綜合實力的提升需要高等院校、用人單位與學生自己共同努力,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多維推動人才培養進程,共同打造出兼具主動性、學習能力、自主性、創新性的實用型人才,共同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榮.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問題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3,(8):25+8.
[2]荀關玉.工商管理專業大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現狀與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2):255-256.
[3]鄭曉明.“就業能力”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2,(0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