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二手潮鞋,再通過“獨門秘笈”翻新后售出,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專業大三學生朱天一在過去5個月里,賣出了519雙二手潮鞋,營業收入113.7萬元。
如今,他的團隊入駐了上海財經大學創客空間,接受上海財大創業學院的重點“孵化”。
他的鞋店“天天向上”已經成為圈內小有名氣的二手高品質鞋店。一名30多歲的“老主顧”在給他的鞋店投資7萬元后囑咐,“一定要堅持高品質二手真鞋的定位,做鞋圈的一股清流。”
“鞋圈”是一個屬于年輕人的圈子。朱天一高高壯壯,穿衣服從來不拉前襟拉鏈,腳上總是常備一雙潮鞋,走路帶風。
他在大一時獲得了學校公派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交流學習的機會。他發現,“一雙落了灰的、打折出售的紫色科比11代實戰鞋,只要30美元。”朱天一學習之余,在費城的商場閑逛,找到了一雙令他眼前一亮的好鞋。這雙鞋,當時在上海地區售價1000多元,且買不到。
一年后,當他回到上海,把這雙舊鞋放到二手平臺“閑魚”上再出售時,竟然也賣出了500元。這個“嗅覺敏銳”的年輕人發現,二手潮鞋有市場。
近年來,“鞋圈”還出現了一些所謂“保證正品”的App,宣稱對其所售限量版鞋款全都作過鑒定后保真出售。
“市場太亂,什么樣的人都有。就跟古董似的,還有賣鑒定的。”朱天一和兩個同齡人一起做起了二手潮鞋的買賣。他給自己定位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市場的痛點——我來鑒定鞋,我能把舊鞋處理得像新的一樣。
如果說二手包包還有人愿意埋單的話,二手鞋怎么會有人愿意為此付費?一方面鞋子是一件消耗品,每天穿在腳上、踩在地上,鞋底、鞋面每天都會有磨損;另一方面,“潮鞋”大多是運動鞋,很多人穿著這些鞋打籃球、跑步,磨損嚴重,且容易出腳汗,鞋子內部很容易產生臭味。
朱天一說,處理舊鞋與處理舊包不同,前者比后者更難,壁壘更高一些。比如,舊鞋涉及除臭、水晶底去氧化、補漆、前腳掌去皺褶、鞋底膠固定等,每一個單項,都要一些“獨門秘笈”才行。
僅以鞋內除臭為例,就能難倒一大波人。朱天一試過奶奶教的茶葉包除臭法、頭疼粉除臭法、熱水大洗除臭法等多種方法,試壞了十幾雙鞋,都沒能找到合適的除臭辦法。朱天一后來通過上海財大創業園找到了除臭方面的專家,開發出一種試劑專門除臭,使用這種試劑再配合酒精擦拭、消毒、紫外燈照射等,基本能祛除舊鞋內的臭味。
此外,鞋面補漆后掉漆,也是二手鞋處理的一大難點。二手潮鞋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配色驚艷”,這些限量版潮鞋之所以能在市場上賣出高價,一來是因為限量、稀缺,二來則是因為色彩亮麗。
以耐克吃豆人Dunk鞋為例,這雙鞋的鞋面集結了紅色、深藍、淺藍、姜黃、明黃等多種色彩,還有光面皮和絨面皮等不同皮質。這雙鞋是耐克在2009年推出的限量鞋,因其漂亮的配色受到“鞋圈”的青睞,這樣一雙10年前正品新鞋的價錢如今已經高達近萬元。
朱天一也收到了一雙這樣的舊鞋。但在為其補漆上色后,沒多久剛上的顏色就有可能會掉下來。“如何固色,外面如何鍍一層保護膜,就很有難度。”朱天一說,不同材質的鞋面,其固色保護膜也都不同,這也成為“二手翻新”市場的一個重要門檻。
他告訴記者,下一步,他還會在上海財大創業學院老師的指導下,嘗試與人合伙開設線下實體店,并拓寬二手市場的思路,“除了二手鞋,還想試試能不能開拓一下二手潮牌服裝的市場。”(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