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彥斌
山西省永濟市畜牧獸醫發展中心,山西永濟044500
非洲豬瘟是一種外來的動物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最早是在非洲的肯尼亞被發現,是一個比較老的豬傳染病,距今已有100 多年。2018年8月傳入我國,并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席卷全國,給養豬業帶來無法計算的損失,嚴重影響市場上豬肉制品的供給,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因此做好非洲豬瘟的防控工作,對搞好養豬生產至關重要。
非洲豬瘟是由國外傳入中國,主要有3 個方面的原因:①我國與其他國家貿易往來頻繁,進入我國的外來人員也會帶來被污染的豬肉和肉制品,進而造成病毒的傳播;②國際交通工具(飛機、輪船、火車等)上產生的餐廚垃圾可能攜帶非洲豬瘟病毒;③我國國土面積遼闊,邊界線狹長,野豬的活動范圍十分頻繁,尤其是中俄兩國的交界地區,野豬很容易把病毒帶入我國。國內傳播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主要有2 個方面:生豬及其產品異地調運、餐廚剩余物喂豬和人員車輛攜帶病毒傳播,分別占比16.3%、42.9%和40.8%。餐廚剩余物喂豬和人員車輛攜帶病毒傳播占到了絕大部分。健康豬主要通過接觸或采食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飼料、飲水和帶毒的鈍緣軟蜱等媒介昆蟲叮咬感染。散養戶生物安全意識比較差,疫病防控不到位,也是非洲豬瘟傳播的一個原因[1]。
我國豬瘟發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外界傳入,可以對生豬放養進行有效控制,將放養范圍控制在10 km 內,從而有效防止我國健康豬接觸其他國家帶有病毒的豬,進而傳入我國。對出入我國境內的關口要進行嚴格的排查,對于那些走私進入我國境內的豬肉和其他的豬肉制品,一經發現就要及時按照相關規定進行銷毀。對于國際運輸工具上的餐廚剩余物必須進行科學無害化處理,杜絕一切可以傳播病毒的源頭。另外我國的各相關部門也要加大合作力度,獸醫部門、海關部門、邊防部門和林業部門都要承擔起責任。通過內部的防控和外部的堵截,對出入我國境內的動物和動物的制品進行嚴格排查,把一切可能攜帶病毒的物種攔截在國門之外[2]。
首先,強化飼養管理,實施精準營養,增強豬群抗病力。俗話說:“養豬七分管三分養,養重于防,防重于治”。對規模生豬養殖來說,飼養管理的好壞,決定著一個養殖場的效益。精準營養在維持豬只正常的免疫系統功能、發揮豬只的正常繁殖性能、生長性能以及緩解各種應激原對豬的危害和保持生豬的健康方面等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養殖戶應該根據豬只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的功能營養、生長營養水平合理投喂全價飼料,使生豬各個生長階段的營養均衡全面,增強豬群的抗病力。另外豬只的飼料不能貪圖便宜,貪圖省錢,關鍵要把好質量關,特別是避免霉菌毒素對飼料的污染,因為霉菌毒素是萬病之源。同時需要做好環境控制工作,減少豬群應激,環境控制和飼養管理是養殖業成敗、飼料報酬高低、經濟效益好壞的關鍵因素。在環境控制管理中一定要做好豬舍的濕度、溫度、密度和通風工作;其次,做好科學程序化免疫,提高豬群特異性免疫力。豬場制定生豬免疫程序應當根據疫病在本地區發生與流行情況、抗體水平、疫病種類、生產需要、飼養模式、疫苗種類、免疫途徑以及豬的用途與年齡等方面的因素來制定。免疫程序不能作硬性統一規定,所制定的免疫程序應根據具體情況隨時調整。最后,增強生物安全意識,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生物安全就是預防傳染性病原進入生豬生產的每一階段所采取的規定與防控措施,而很多養殖場業主誤認為生物安全就是養殖場的消毒,忽略了養殖場選址、人員與車輛管理、豬舍布局、養殖糞污處理、病害動物處理等諸多方面也都與生物安全相關聯[3]。
生物安全要做到2 個方面:一是自繁自養,謹慎引種。自繁自養是建立豬場生物安全體系的基礎,引進新豬是外疫傳入的最大風險。引進種豬更需要謹慎,要了解來源豬群的健康狀況,供種豬場的疫病免疫情況、驅蟲記錄以及當地的疫病流行情況和疫病監測情況等。二是人員與車輛進出管理。豬場生活區和生產區嚴格分離,場內運輸車輛和場外運輸車輛分開使用,是控制外疫傳入的有效措施。但豬場人員及車輛進出是容易被忽視的環節,極易造成病原的傳入,確需到生產區巡查時,必須更換場內準備的衣服和鞋帽,并經消毒房嚴格消毒后,方可進入。因此,只有通過飼料的精準營養,科學的程序免疫,環境的嚴格管控,生物安全措施的完善,才能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
加大疫病的排查力度是非洲豬瘟防控的重要環節。重點排查邊境地區、交易市場、屠宰場和無害化處理廠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發現異常情況采樣送檢。開展非洲豬瘟防控知識的宣傳培訓和普及力度,指導養殖戶做好生物安全等管理工作,加強對生豬養殖、經營、屠宰等行業從業人員的宣傳教育,增強自主防范意識,積極營應造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同時,提高基層動物防疫人員對非洲豬瘟的鑒別診斷能力,提高養殖場(戶)生物安全水平,減少生豬長距離調運,防范疫病跨區域傳播風險[4]。
非洲豬瘟疫情不僅給養豬業帶來巨大沖擊,也給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因此,國家的相關部門必須予以重視,加大監管巡查和監測力度,養殖戶積極參加培訓學習,增強對于生豬飼養和豬場管理的相關知識。在政府部門和養殖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相信非洲豬瘟一定會得到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