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風 陳海軍 袁詠剛 蔡東森 方金津
江蘇省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學研究所/ 南京市畜牧技術推廣站,南京210000
2018年8月3日,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診斷,中國農業農村部發布遼寧省沈陽市發生我國首例非洲豬瘟疫情。時下非洲豬瘟成為我國畜牧行業較為熱門的話題,如何防范非洲豬瘟已成為養豬業常態化的趨勢之一。要想防范非洲豬瘟,首先就要了解非洲豬瘟的特點。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發生于豬身上的一種急性、熱性以及高度接觸性強傳染病,生豬不論品種和年齡均可感染,具有發病急、傳染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點。非洲豬瘟病毒能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傳播,其中最主要的途徑是鈍緣蜱類生物[1],其不僅是非洲豬瘟病毒的良好載體,甚至能為病毒的變異提供方便。非洲豬瘟的高發群體是豬,其中包括野豬和家豬,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家豬之后,可通過病死豬尸體、病豬肉制品、人為因素等在豬群內迅速傳播[2]。根據病理變化和癥狀,可將非洲豬瘟分為超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種類型。非洲豬瘟無明顯的季節性,可常年發病,在臨床上表現為高溫、食欲不振、虛弱、皮下出血、難以站立等,也有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伴隨產生[3]。
非洲豬瘟的防治關鍵在于防,該疫病殺傷力超強,并且防控難度巨大,需要通過多種渠道進行綜合防控,其中通過飼料環節防控非洲豬瘟需不斷強化和完善。
養豬場應當制定嚴格的飼料原料篩選、采購和品控管理制度,飼料成分必須符合安全標準,不含有害成分,使用經過高溫殺菌滅毒的烘干玉米和豆粕原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91號文,養豬場務必使用符合規定的以豬血為原料的血液制品及相關飼料產品。此外,養豬場應當與飼料生產企業或者飼料經銷商建立長期穩定的“1 對1”供貨合作關系,并簽訂非洲豬瘟特殊時期承諾書。有條件的養豬場應該認真履行飼料原料進廠查驗、產品留樣觀察、合格檢驗等制度,設置非洲豬瘟病毒動態檢測系統,對飼料原料實時檢測把關,確保產品檢驗合格和非洲豬瘟檢測陰性,保證原料的安全性。
在豬飼料營養配置方面,全面使用預防非洲豬瘟的功能性飼料添加劑,讓陰性豬場健康豬只通過飼料營養獲得較強的免疫力,是有效防控非洲豬瘟的措施之一。研究表明,中藥產品“狼都羋”對病毒有抑制作用,可以增強豬只對流感、藍耳、流行性腹瀉、偽狂犬等病毒的抵抗力,從而使得豬體抵御非洲豬瘟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4]。適當在飼料中提高維生素A 和維生素C 的添加量,增強豬只自身免疫力[5],使其有更強的免疫細胞抗擊非洲豬瘟病毒。無抗低鋅(60 mg/kg)、低銅(30 mg/kg)教槽料能顯著減少斷奶仔豬的腹瀉率和死亡率,使豬體獲得較強的免疫力而躲過非洲豬瘟病毒的攻擊[4]。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91 號文規定,飼料產品生產加工時應采用噴霧干燥工藝,噴霧干燥設備進風溫度不低于220 ℃、出風溫度不低于80 ℃,噴霧干燥后的物料要在60 ℃以上保持20 min 以上,對非洲豬瘟病毒進行滅活。因此,站在飼料生產加工工藝角度,顆粒料經過80~85 ℃高溫殺毒滅菌[6],并適當延長制粒時間,增加后熟化處理工藝,提高飼料產品的安全性,從而降低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可能,有效抵抗非洲豬瘟。
運送飼料原料及產品的車輛要在1 個月內沒有運輸過豬只及其各種制品,防止交叉感染。運輸車輛與人員進出入場區的時候,必須無條件配合進入廠區的各項消毒隔離措施,進行全面、徹底、有效的消毒處理。加強對運輸車輛的管控,從車輛的選擇開始做起,堅決避開疫區的運輸路線,不使用與豬場和生豬及其制品有直接接觸的車輛[6]。養豬場要與飼料企業簽訂保證書,實施專車專用,并對車輛返程進行電子跟蹤監控;養豬場要求飼料生產廠家出具飼料檢測報告和非洲豬瘟陰性報告。飼料進入場區后,儲存于干燥、通風環境,并將飼料放于指定點進行足夠時間的熏蒸消毒,然后方可用來飼喂豬只。
非洲豬瘟防控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持久戰,對非洲豬瘟的防控不僅要做好生物安全防護工作,更要從飼料環節嚴把飼料原料關、飼料營養關、飼料加工關、飼料運存關來切斷一切可能的傳播源,從而提升豬只健康和抗病水平、降低非洲豬瘟發生的可能性、打贏非洲豬瘟防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