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殿文
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現代農業和生態產業發展服務中心,遼寧新賓113200
肉羊腸毒血癥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在春末夏初或者作物收獲的季節容易發病,導致發病的主要原因是肉羊食用了大量的谷物、青草,使得腸道功能發生紊亂引發該病,另外該病還很容易呈現出散發性,2~12月齡的肉羊發生該病的機率更高[1]。
一般情況下肉羊腸毒血癥的發病都比較突然,在發病初期病羊會表現出臥地不起、四肢抽搐等,之后表現出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口吐白沫等癥狀。通常情況下,病羊會在發病2~3 d 后死亡,并且比較嚴重的病羊可能會在發病幾分鐘內死亡,還有的甚至在想要對其發病情況進行觀察時就已經死亡。
在對肉羊腸毒血癥進行治療時,可以根據病羊發病的癥狀以及流行病學、剖檢病變的結果綜合判斷,另外也應注意如果飼養人員在飼養過程中發現有羊只出現突然死亡的情況,多是由肉羊腸毒血引起,但是這時只能對其進行初步診斷,要進行細菌學檢查后才可以確定患病類型,從而有針對性地給出治療措施[2]。
由于羊腸毒血癥發病比較急、傷害大,所以藥物治療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只能用抗生素或者磺胺類的藥物來對一些病癥比較輕的病羊進行康復治療。給剛發病的羊只注射青霉素,用適量的磺胺脒分2 次給病程超過6 h 的病羊灌服,具體用量要根據羊只的體重來確定,或者也可以用濃度為10%的石灰水給病羊灌服[3]。如果在治療的過程中病羊出現脫水情況則應對其進行輸液,可以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或者生理鹽水;如果病羊出現疝痛,則要給病羊肌肉注射安乃近來幫助緩解。
羊腸毒血癥發病急,一旦發病很快就會死亡,所以養殖人員應從日常飼養過程中做好對羊腸毒血癥的預防工作。首先應做好相關的免疫接種,沒有病史的羊場飼養人員可以在春秋季節給羊群注射羊三聯苗,這是杜絕羊腸毒血癥發生的有效措施。注意在注射時一定要控制好用量,每次給羊肌肉注射5 mL。有發生過羊腸毒血癥的羊場則應在流行期間給羊群注射羊三聯苗,但是每次注射的間隔時間不能太長,直到疫情控制后才可以每半年給羊群注射1 次。除此之外,飼養人員也應從日常飼養過程中采取措施,嚴格控制養殖場飼料的來源,保持飼料中的蛋白質水平在2%左右,如果檢測發現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過低則應及時補充其他飼料來幫助提升蛋白質水平。同時飼養人員在飼養過程中也應避免出現飼料調換的情況,如果要調換飼料也應循序漸進,不能突然更換飼料,這樣會引發羊群應激反應,也容易引發各種胃腸道疾病,給羊群的生長帶來不利影響[4]。不僅如此,飼養人員也要注意平時飼養的方式和順序,一定要先給羊群喂草,之后才可以投喂飼料;在給羊群投喂一些適口性比較強的飼料時一定要嚴格控制飼料的投喂量,不能喂量過多,否則也容易出現羊只無法對飼料進行消化,引發胃腸道疾病的情況。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飼養人員也應做好防護措施,避免羊只逃出羊欄偷吃精料。特別是在天氣突然出現變化的時候飼養人員應格外注意,過熱則應定期通風,過冷則應給羊舍鋪上褥草做好相關的保暖措施,同時減少日常飼喂量,這樣可以減少羊群發生應激反應的機率,保證羊群可以健康生長,幫助維護養殖場的經濟效益,進而推動畜牧業的快速發展。
總而言之,羊腸毒血癥的致死率非常高,羊群一旦感染羊腸毒血癥就會給養殖場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養殖人員應從日常飼養過程做起,加強對羊腸毒血癥的預防。從當前我國各大養殖場對該病的預防情況來看,疫苗接種仍然是最佳的預防方式,同時飼養人員也應密切觀察羊群的生長情況,如果發現病羊應立即將病羊隔離開來,并給羊群內的其它羊只注射三聯疫苗,從而有效減少羊腸毒血癥的發病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