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永 段 磊
石家莊市動物園管理處,石家莊050200
家兔球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在潮熱的夏季發(fā)病最嚴重。各品種的家兔對球蟲都有易感性,仔、幼兔最易感,發(fā)病死亡率可達50%以上,在衛(wèi)生條件較差的兔場,幼兔球蟲病的感染率可達100%,死亡率在80%左右。成年兔抵抗力較強,雖然感染后發(fā)病死亡率低,但生長發(fā)育受到影響,會成為長期的帶蟲者和傳染源。本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染,母兔哺乳,飼料和飲水被病兔糞便污染,都可傳播球蟲病;也可通過兔籠、用具及墊料傳播。高溫潮濕的夏季和氣候多變的秋季高發(fā),常呈地方流行性。
球蟲病多見為混合型,精神不振,食欲減退,伏臥不動,眼、鼻分泌物增多,眼瞼黏膜蒼白,皮毛蓬亂無光,消瘦貧血,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xiàn),尿頻。后期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表現(xiàn)為四肢痙攣或麻痹,頭向后仰,發(fā)出慘叫,最終因極度衰弱而亡。病兔死亡率為40%~70%,有時高達80%以上。
從管理上來說,兔舍要盡可能保持向陽、干燥、通風、清潔;保證飼料新鮮及清潔衛(wèi)生;每天清掃兔籠及運動場,食具要勤清洗消毒,兔籠尤其是籠底板要定期用火焰消毒,糞便要集中堆積發(fā)酵以殺死卵囊;加強兔場管理,成年兔和仔兔分開飼養(yǎng),斷乳后的仔兔要立即分群,單獨飼養(yǎng),以減少仔兔感染機會;消滅養(yǎng)殖區(qū)內(nèi)鼠類、蠅類及其它昆蟲;病兔應隔離、治療或撲殺,病死兔的尸體、內(nèi)臟等應深埋或焚燒;病兔和病愈的兔是傳染的主要來源,必須與健康兔隔離飼養(yǎng);徹底消毒兔場、兔舍、用具。
斷奶以后至3月齡的兔應用藥物,能有效控制球蟲病的發(fā)生。操作時,選用2 種以上抗球蟲藥交替使用,常見的抗球蟲藥有地克珠利、莫能菌素、鹽霉素、復方敵菌凈等。由于抗球蟲藥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要嚴格按照藥品使用說明書進行,防止按經(jīng)驗投藥。廣譜抗球蟲藥地克珠利是一種較好的抗球蟲藥物,使用劑量為1 mg/kg,即每噸全價飼料中含原藥1 g,一般以每100 kg 飼料混0.1%地克珠利預混劑100 g;鹽霉素以0.006%濃度混于精料內(nèi)喂給,喂10 d 停10 d,再喂10 d;復方敵菌凈0.1%混于精料中喂給;莫能菌素按0.002%濃度混飼。為了防止產(chǎn)生耐藥性,每種抗球蟲藥使用不超過3 個月,要更換另一種抗球蟲藥,多種藥物交替使用。
球蟲病防治的關鍵在于有效控制球蟲對藥物的耐藥性,有效的方法是輪換用藥。上述預防藥物同時可用于治療,一般治療用量是預防劑量的2~3倍。在治療兔球蟲病時,可用0.1%地克珠利預混劑,每100 kg 飼料加400~500 g 拌勻,撤出其他飼料和飼草,連續(xù)用藥2~3 d,待發(fā)病得到控制后改為正常預防量;也可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用黃連、黃柏、大黃各6 g,黃芩15 g,甘草10 g,研細末,2 次/d,每次2~3 g 喂服,連服7 d。
對球蟲病的治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早期用藥效果好,發(fā)現(xiàn)球蟲病及早全群用藥;②劑量要足,攪拌要勻,用藥連續(xù),否則會影響療效或產(chǎn)生耐藥性;③輪換用藥,一般一種藥用3~6 個月改換其他不同類型的藥。④應注意對癥治療,增強病兔體質(zhì),防止繼發(fā)感染;⑤嚴格按藥物說明書使用,在選用藥物時要看清成分,防止中毒。有些藥物長期使用易在體內(nèi)殘留,如果使用應有足夠的休藥期,防止蓄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