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騰蛟
(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200)
淺埋暗挖法是依據新奧法(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的基本原理,在施工中采用多種輔助施工措施加固圍巖,充分調動圍巖的自承能力,隧道開挖后及時支護、封閉成環,使其與圍巖共同作用形成聯合支護體系,有效地抑制圍巖過大變形的一種綜合配套施工技術。在實際施工期間,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會誘發施工所處地段的地表出現塌陷事故,事故的發生除了會影響施工進度以外,還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所以應當采取針對性加固措施,切實保障好施工區域的穩定性。
1、勘測結果缺乏準確性
勘測結果不準確,是施工期間導致地表塌陷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淺埋暗挖隧道工程而言,所需要勘測的長度較長,而開展全面勘測工作所需要大量的時間,會對后期施工進度造成影響,所以在實際開展勘測作業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可能會對部分未勘測地段的地質信息進行預判,而根據預判結果設計出來的施工方案,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誤差,導致加固效果受到影響,進而致使隧道的表層出現塌陷事故[1]。
2、加固措施不到位
加固措施不到位,是提高地表塌陷事故發生概率的主要因素。施工人員在采取加固措施的過程中,沒有根據地段的特性,,或者考慮到季節上的差異,而采取統一的加固措施,會提高施工地表塌陷事故發生的概率。就加固措施而言,誘發地表塌陷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所澆筑混凝土的厚度過大,或者支護設施擺設的位置不合理,由于隧道內壁的受力不均,進而導致塌陷事故發生;其二,則是由于施工人員缺乏對季節性的認識,在雨季沒有搭建相應的截排水設施,導致雨水流入施工區域土體的縫隙當中,隨著施工區域的土體松動,造成地表塌陷事故的發生。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夠切實降低地表塌陷對隧道施工的影響,對于施工團隊而言,要重視對細節的把控,有效降低施工期間地表塌陷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淺埋暗挖隧道施工工程工期一般較長,而工程現場本身的地勢較低,在雨季來臨的時候,容易造成積水,而對大面積積水的清除作業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會誘發地表塌陷事故。所以,需要從預防措施入手,通過完善截排水工程建設,保障地表水可以通過截排水系統被排出[2]。
在完善截排水工程建設期間,首先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系統的勘測作業,從地質環境、降水趨勢等方面,匯總信息,對施工區域地表水的分布情況進行預判。在勘測作業開展的過程中,施工人員要有效利用仿真模擬軟件,對施工區域進行模擬化分析。和人工勘測結果相比,軟件分析得出的結果更為準確。然后,施工人員要圍繞預判的結果,搭建相應的截排水工程,在低洼處搭建水渠和排水坡,確保地表水流經低洼處的時候可以被排出。此外,為了保障截排水系統正常運行,施工人員要定期檢查系統運行的情況,定期對排水渠進行清潔作業。
設置超前支護結構,同樣是降低淺埋暗挖隧道施工期間地表塌陷的蛀牙措施之一,該措施也是目前常用的預防措施之一,可以實現良好的預防效果。
對于淺埋暗挖隧道施工工程而言,超前支護可以確保施工區域的土體保持在一個極高的強度,施工人員先要在挖掘出臺階輪廓線,并在預留核心土之后,開始挖掘凹槽。在挖成之后,施工人員要將混凝土澆筑至施工區域。為了切實提高超前支護的質量,一方面需要注意挖掘作業期間,對臺階高度的把控,施工人員要借助電子儀器實時監測臺階的高度,確保所挖凹槽的高度一致。另外一個方面,施工人員要精準把控所澆筑混凝土的厚度,如果厚度過大,會對隧道造成負擔,容易誘發地表塌陷事故的發生,而厚度過小的話,可能導致施工區域的土體無法達到一個良好的加固效果。對施工人員而言,在澆筑完工后,要確定所澆筑混凝土的高度是否在設計標準以內。在挖掘作業期間,為了保障隧道具有一個更好的加固效果,需要架設格柵鋼架,并將格柵的尾部和小導管的尾部焊接起來。而為了切實提高格柵鋼架的加固效果,施工人員要把控好兩個格柵之間的間距,確保兩個格柵之間位置的誤差在0.5cm 以內[3]。
下臺階開挖施工方案的選擇,同樣誘導地表塌陷事故發生的因素之一,能夠根據施工區域的不同,制定合適的施工方案,能夠有效降低地表塌陷事故發生的概率。
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對施工區域地表的環境進行系統的檢測工作,如部分工程會經過民房地段,針對該地段的施工方案,應當充分考慮隧道上地表的承載力,除了土層以外,還包括房屋的重量。所以在正式施工中,要預先進行支護,施工人員要在施工區域設置梅花形的錨桿,并借助格柵鋼架對施工區域周圍的土體進行加固。而在對施工區域進行注漿作業的過程中,同樣要對注漿的方式進行優化,如果在施工隧道的垂直方向當中存在障礙物的時候,應當選擇鉆斜注漿的方式來對隧道表面的土體進行加固。此外,在澆筑混凝土的配比上,也要根據淺埋暗挖隧道工程的實際特征,適當調整混凝土中各個原料的占比,確保隧道的強度得到保障。
對下臺階開挖施工方案的優化,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隧道工程的加固效果,切實降低地表塌陷事故發生的概率。不僅如此,通過優化施工方案,還可以提高淺埋暗挖隧道工程的施工效率。
淺埋暗挖隧道施工期間,通過向隧道內壁澆筑混凝土起到固定效果是主要的加固措施之一。為了實現更好的加固效果,需要進一步合理控制所澆筑混凝土的量。一方面,要重視棧橋運輸的質量,施工人員要關注所運輸混凝土是否發生形變,以及混凝土中是否存在有較大的雜質。另外一個方面,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前期設計的澆筑厚度進行澆筑作業,需要切實把控好混凝土的厚度。
根據淺埋暗挖隧道工程的特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加固措施,才能切實有效的降低地表塌陷事故發生的概率。對于施工人員來說,從實地勘測工作開始,就要重視對勘測工作質量的把控,出于對勘測效果的考慮,要借助現代化地質設備對施工區域進行勘測,而在支護作業中,要深入分析施工區域的地質結構,根據受力分析結果,嚴格把控支護設施之間的間距,確保支護設施所設置的位置準確,且受力均勻。而在澆筑混凝土的時候,要注意監測所澆筑混凈土的厚度和施工方案一致,在施工結束后要進行系統的測量工作,并記錄測量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