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15日晚或16日凌晨傳來巨大的爆炸聲,美國駐伊使館附近頓時火光沖天、濃煙四起,并響起刺耳的救護車鳴笛聲。國際聯盟發言人隨后在其推特上表示,爆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有分析稱,這起爆炸針對美國的意圖“十分明顯”。
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報道,爆炸發生的時間是16日凌晨3時24分,具體地點是巴格達“綠區”內的扎尤納一帶。目前尚無任何組織或個人宣稱制造該襲擊。美國軍方消息人士表示,這是自2019年10月下旬以來,美國在伊拉克遭遇的第19次襲擊。使館遭襲后,駐扎在巴格達的美軍緊急出動,有戰機出現在美國使館所在的“綠區”上空,并進行了相當長時間的盤旋,目的是發現襲擊者的位置,但最終一無所獲。
不過,隨后伊拉克安全媒體小組發表的一份聲明稱,爆炸不是發生在16日凌晨,而是發生在15日晚上。有4枚“喀秋莎”火箭彈爆炸,其中3枚落在巴格達“綠區”內,而第四枚落在巴格達市東部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的一處基地,未造成人員傷亡。“這并不是火箭彈首次降落在巴格達綠區,特別是美國大使館附近。“阿拉比亞”電視臺稱,自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蘇萊曼尼遭襲殺后,“喀秋莎”火箭彈分別于1月8日和20日降落在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附近。
阿爾及利亞《東方報》稱,伊拉克眼下整體安全形勢依然脆弱,首都巴格達頻頻遭到火箭彈襲擊,連美國大使館所在的“綠區”也不能幸免,其他地區的安全狀況更是堪憂。▲
環球時報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