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藝術日報》網站2月16日文章,原題:由于中國暴發新冠病毒疫情,世界藝術市場感受到了壓力當前,由于中國正努力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基本上對全球藝術經濟關閉了大門,使該行業面臨嚴重的財務不確定性。在中國,電影發行已被取消,由于隔離和害怕傳染,交響樂巡演暫停。香港一個重要的藝術展覽會也被取消,紐約一場重要的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也被推遲,原因是富有的中國買主可能很難抵達紐約。
新冠病毒已經在中國導致6萬多人感染和1000多人死亡。即使是那些預計將因邊境關閉和強制隔離而遭受損失的藝術品經銷商也表示,他們理解當務之急是阻止病毒傳播。
根據2019年的《巴塞爾藝術展和瑞銀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2018年中國是世界第三大藝術品市場,占當年670億美元藝術品支出的19%(前兩位的美國和英國分別占44%和21%)。
上周,定于3月中旬舉辦的年度藝術品展覽會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被取消,使經銷商和藝術家失去了一個向中國及其他地區的顧客展示作品的重要機會。原本計劃在該展上舉辦展覽的美術館獲得75%的展位費退款,其中最大的展位費用高達12.5萬美元。
中國對于電影業務也至關重要。美國數據分析提供商comScore的高級分析師保羅·德加拉伯迪安表示,中國電影市場每年達90億美元,僅次于北美市場。但是由于該國的大部分電影院關門,電影業務幾乎全部停滯。“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越長,問題就會變得越大。”
隨著近年來中國崛起為增長速度最快的古典音樂市場,整個行業很快就會感受到新冠病毒所產生的連鎖反應。包括波士頓交響樂團、美國國家交響樂團在內的數家美國樂團取消了原定的中國巡演計劃。一直在為今年秋天在天津開辦分校做準備的茱莉亞音樂學院也宣布,暫停在亞洲與招生有關的面試。為期一個月的雄心勃勃的香港藝術節也被取消了。
甚至對中國顧客依賴程度低得多的機構,如位于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百老匯劇院,也正密切關注著形勢發展。在巴黎,盧浮宮方面表示,目前參觀人數還沒有下降。但是根據盧浮宮公布的最新數字,在其2018年接待的1000萬人次游客中,有80萬來自中國。▲(作者伊麗莎白·A·哈里斯,陳一譯)
環球時報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