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舉行的2020年慕尼黑安全會議出現罕見一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國防部長埃斯珀和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聯手對中國發起了言論攻擊戰。他們對中國的指責都是謊言,極具煽動性卻毫無依據。華盛頓三位大員行為如此低劣,一點不符合他們的身份,為了詆毀中國、渲染“中國威脅論”,他們真是豁出去了。
我們看到,華盛頓極端保守政客正在形成跨黨派的狂熱反華軸心,因為他們在反華的同時也制造出了對國際規則和公義的破壞與蔑視。這些華盛頓政客采取與中國的極限對抗姿態,正在撕裂國際體系,破壞國際社會的團結,給21世紀投下長長的陰影。
慕尼黑安全會議原本是美國與其歐洲盟國用來討論跨大西洋關系的,現在將議題擴大至全球性安全問題,并邀請包括中國在內的歐洲以外國家參加。今年的主題是“西方缺失”。美國代表們如此表現,卻是想利用慕安會這個平臺再次集中兜售他們對中國的污蔑,用“中國威脅”來整合搖搖欲墜的跨大西洋聯盟,并盡可能忽悠更多的人做美國對華戰略遏制的跟班。必須說,這種做法和慕安會全球安全的主題完全背道而馳。
全世界都能夠看到中國的克制。以往美國政客炒作中國威脅論,強調的是這關系到美國全球主導地位的能否存續?,F在他們將“中國威脅”擴大到事關西方文明及其主導世界秩序的生死存亡。危言聳聽或許能嚇唬住小孩子,但慕安會上臺下的那些聽眾可不是小孩子,更不是傻子或瘋子,能輕信美國人的挑撥嗎?
事實上,華盛頓自私蠻橫的鋒芒已經對它的盟國造成傷害。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對歐洲盟友的打壓超出了歐洲人的預料和想象。但同時,美國又需要歐洲的支持和分擔,以鞏固其在西方陣營中的霸主地位。
今天的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正出現劇烈變動,美國單邊的利益與西方陣營中的多邊利益出現了嚴重沖突,原先隱含在體系中的單邊與多邊的矛盾變得更加尖銳而難以調和,這根本不是通過重新設置一個所謂的“共同敵人”就能夠解決的。歐洲自身的利益與包括中國在內的更多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已經緊密聯系在一起,歐洲更需要與這些國家的合作,美國靠妖魔化中國制度維系不了西方的團結。
這些華盛頓的政客不愿接受中國的成功,試圖在經濟、貿易、技術等領域與中國“脫鉤”,意識形態的偏見使其迄今仍無法冷靜公平看清多極化世界的發展趨勢。這是導致其在部分技術領域發展失速,并不斷陷入政治困境的問題所在。
華盛頓把中國樹立為攻擊的目標本身也有著致命的漏洞。中國的進步,以及所取得的包括5G技術在內的成果,都是通過改革開放而獲得的,顯示出了這個國家內在的發展動能,也表明了中國制度的活力。慕尼黑的這一幕讓我們看到,華盛頓的一些政治精英正在努力成為一股狂熱的反華浪潮挑起者與推動者。他們將與中國為敵的目標強加給歐洲和世界,這無異于要摧毀現有的國際體系。
有一點是任何外力都無法動搖的:世上任何勢力都不能阻擋中國的發展。北京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需要同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加強合作。特別是在某個大國放棄國際合作、奉行單邊主義之際,中歐合作更顯得尤為重要。▲
環球時報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