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凌燕 汪通

在博弈論的案例分析中,有一個著名的模型叫“智豬博弈”。
說是有一大一小兩頭豬在籠子里,旁邊就是飼料槽,而在籠子的另外一邊有一個按鈕,要按了之后才有10份豬飼料掉下來,任何一頭豬走過去按按鈕,要消耗相當于2份飼料的能量。
如果小豬去按,那么等按完再走到飼料槽旁邊,只能吃到1份,其余9份已經被大豬吃了;而如果大豬去按,小豬則可以吃到其中的6份,大豬回來后可以吃到4份;如果大小豬碰巧同時去按了,則回來之后大豬可以吃到7份,小豬可以吃到3份。就在這么一個簡單的設定下,假定大豬小豬都是理性的,誰會去按按鈕呢?
如果小豬選擇按,那么大豬的最優策略顯然是不按,因為9>5。但如果小豬選擇不按,那么大豬的最優策略是去按,因為2>0,所以大豬的策略是靈活的,會根據小豬策略的不同而不同。
如果大豬去按了,小豬的最優策略是不按,因為它可以吃到6份;而如果大豬不去按,小豬也沒什么動機去,因為來回一趟消耗的2份飼料大于自己后來能吃到的1份,所以小豬是永遠不會去按的,盡管它也很想吃。
而大豬則不然,即便小豬不去按,大豬按了之后,還能吃到4份,扣掉自己消耗的2份則還能結余2份,所以大豬是有這個動機去按的。這個均衡最終的結果就是,小豬安然地躺在飼料槽旁邊享受著6份飼料,而大豬則跑來跑去,最終卻只能吃到剩余的4份,扣掉自己消耗的2份,最后只能獲得2份的凈收益。
在曹、劉、孫三家博弈里,孫權就是大豬,而劉備則是小豬。劉備本來就沒有什么穩定的根據地,就算赤壁之戰不打,孫權望風而降,劉備還可以選擇依附劉璋、張魯,繼續他的抗曹事業。
而孫權則不然,江東是孫氏的基業,如果就此獻給曹操,孫權便一無所有了。所以這一仗,并非劉備一定要打,而是孫權一定要打。當諸葛亮在話里話外點透孫權的時候,孫權即便是一千個不情愿,也要扮演好大豬的角色,為劉備做這火中取栗的事情。
這種小勢力利用大勢力的“輸不起”而謀取到豐厚報酬的智豬博弈,在現代商戰中也屢見不鮮。
蘋果公司自從2007年發布iPhone以來,一路高歌猛進,觸動了谷歌在互聯網領域的利益。于是谷歌開發了安卓系統與之抗衡。但是谷歌畢竟是一家網絡公司,在手機制造方面并沒有太多的經驗,于是,谷歌不得不依賴于現有的手機開發商。機遇就這樣落在了三星集團身上。在21世紀初的頭幾年,還是諾基亞遍天下的時代,三星在手機制造業中只是一個中等規模的廠商,但是三星敏銳地看到了安卓的潛力,果斷下注,成了安卓手機的先行軍團。
盡管初代安卓手機的設計和性能一直被吐槽,但三星一直堅定地把手機產品和安卓牢牢捆綁在一起。因為三星知道,蘋果雖然強大,但消費者是多元化的,所以手機市場必然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掘,而以谷歌的強大實力,如果堅持想要在移動市場分一杯羹,那么就一定可以。要做到這一點,谷歌只能依賴安卓系統,而只要三星能成為安卓手機廠商的領頭羊,那么就能從谷歌做的這塊蛋糕中獲得最大的一塊。
三星的堅持最終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在2018年電話市場占有率的調查中,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最大的仍然是三星,而蘋果則屈居亞軍。在三星的案例中,谷歌便是那只不得不去按下按鈕的大豬,而三星則成了旁邊那只獲利豐厚的小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