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展
(中國鐵建港航局集團有限公司 519000)
隨著國際工程承包承攬項目規模與中國制造出口商品種類的升級,物流在國際工程中的支持角色日漸重要。為了國際工程項目的順利運行,必須做好國際物流運營的不斷優化。本文圍繞著國際工程項目中的物流運營策略進行簡要地分析與討論。
在國際工程項目中的項目物流是伴隨國際貿易而興起的社會化產物,主要以提供國際工程項目相關的服務為主,為貨物在國際間的流動提供有效解決方案,主要是指承包項目所涉及到的各種物資配件、施工設備等在國際范圍內的物流活動,包括運輸計劃、貨物籌備、包裝、運輸等眾多環節。本篇站在承包商作為項目物流中的甲方視角,探究如何統籌外部資源,開展高效物流運營。
在國際工程項目中,國際物流的成本控制是提升物流管理水平最為重要的內容。由于物流活動涉及物資采購、儲存與運輸等眾多關鍵環節,如何有效控制物流成本,低消耗實現物資的合理化運輸與管理是需要不斷研究的重要內容。但在國際物流實際運營工作中,由于項目對物流運營與管理的認識不夠到位,導致物流運營計劃的制定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成本過高等問題。
國際物流專業人才作為保證國際物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受到越來越廣泛的行業重視。但就目前國際工程項目承包商的實際情況,國際物流專業人才較少,廣義的供應鏈業務人員主要集中在采購業務,還沒有延伸覆蓋至供應鏈的其他環節,缺乏兼具工程設備等技術知識與國際物流專業知識的綜合性高級人才。
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的信息化應用已成為大勢所趨。但在實際國際項目物流運營管理過程中,現有的國際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國際承包商尚未具備與實際業務發展需求相匹配的信息化硬件管理設備。眾多物流資源沒有實現有效整合的信息化工具,國際工程項目承包商缺少對物流運營全過程的綜合考慮,對國際工程項目物流運營的重視不足,也就沒有投入相應資源用于信息化建設。
制定合理有效的物流運營計劃是實現高效物流運營與管理的關鍵,只有制定的物流運營計劃與國際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相契合,全面考慮了物資采購、運輸、存儲等多個工作環節,才能實現物流管理成本的有效控制,保障國際物流業務的順利開展。因此,為了提升國際工程項目中的物流運營管理水平,需要根據海外項目結合企業自身特點量身制定具有針對性、客觀且全面的“企業物流運營標準化流程與組織計劃”,在著手新的海外項目時,可在標準化流程與計劃的基礎上根據目的地國、特定項目情況做調整,從而使國際工程項目的物流運營業務能夠快速、有序開展。
針對火電廠的國際工程項目物流運營為例,需要結合火電廠的實際需求,綜合考慮國際物流管理環境,包括工程項目所在地國家與我國之間的貿易協定等各種政策性因素等,漸次制定以下系統性國際物流運營計劃:火電廠設備的種類、數量以及采購價格;針對不同的采購內容合理選擇的采購方式、運輸方式選擇;物資在運輸過程中的儲存管理;充分利用國際間的貿易協定,針對國際項目工程的機械設備、鋼材石材等大宗物資,做好合同協議內容,盡可能減少繳納的進出口關稅;按照相應物流運營管理流程,做好國內外人員的安排,明確劃分工作職責;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物流運營前后方工作人員的聯系以及與合作方的溝通,保證各項物流管理信息能夠有效傳遞,減少由于工作信息交流不暢,造成物流運輸阻礙。通過制定合理、全面的國際物流運營計劃,在保證工程項目質量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國際物流管理成本,為項目擠出更多利潤空間。
在國際工程項目中,國際物流專業化的高級人才是有效提升國際物流運營管理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促進國際物流的快速發展需要以國際化的物流綜合型人才作為智力支撐,因此,必須要結合專業化教育,注重對國際物流高級人才的培養。
培養適用于國際工程承包項目的物流綜合型人才,需要建立并完善國際物流人才培養體系,積極加強校企合作,在各個高校內設置相應的國際物流管理專業,將物流專業課程與基建、設備、信息化等技術專業內容相互結合,以培養綜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為目標開展有效教學。作為國際工程承包商,可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推動,例如:為國際物流專業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使其教學的理論內容與應用實踐相互結合,更好地滿足實際需要;還可與院校合作成立國際工程項目物流研究所,以專業方向的研究為引導,輸送職工加強學習,注重對應用于海外工程的國際物流高素質人才的選拔與培養。除此之外,國際工程承包商可以借鑒國外人才培養經驗:在國際物流企業中選拔一批優秀的物流管理人員,同時在國際工程承包企業中選拔一批優秀的工程物資高級管理人員,進行行業企業間的雙向交流、學習與深造,充分借鑒國際物流管理與國際工程承包商的優秀經驗與做法,融會貫通、取長補短。
為了有效提升國際工程項目中的國際物流運營水平,需要充分引進先進科學技術,以信息化的物流管理方式打破時空阻礙,引導國際工程項目物流運營管理方式的有效轉變。
在國際工程項目的物流運營管理中,引進GPS 定位技術、EDI 技術、AI 技術與倉庫監控技術等,加速物流運營信息化建設,有效控制國際物流運營的各個流程節點并應用大數據對運營進行優化與風險預測。基于GPS 定位技術,借助互聯網使物資運輸方、接貨方以及車輛使用方等充分了解物資在運輸過程中的準確位置和流轉情況,實現物流信息的動態實時共享,便于三方之間根據實際的物流情況,合理調整物流方案和流程,有效提高國際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基于EDI 技術,可以使國際貿易伙伴在統一的標準下,直接進行數據信息的交流與溝通,實現數據信息的自動化處理,有效降低了時間成本和管理運營成本。基于AI 技術,運用人工智能提煉大數據中的關鍵信息以發現運營漏洞、成本短板、預測未來風險。基于倉庫監控系統,能夠通過安裝數據監控,對物資在清點、分揀、入庫與出庫等情況進行實時監督與記錄,有效保證工程項目物資在運輸節點的安全性,防止物資缺失情況發生。
國際物流作為連接世界經濟貿易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國際工程項目中的重要后勤保障內容,是一項綜合性跨國系統工程。在國際工程項目中,只有做好全面的物流運營計劃,保障國際物流各環節的有序運轉,合理控制物流成本,才能保障國際物流運營管理的質量。只有將加快專業人才培養與信息化物流建設相結合,才能不斷促進國際工程項目物流運營水平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