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宵,戴 明,畢 高,鄧 煒
(江蘇大劇院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江蘇南京 210000)
舞臺表演在我國有很悠久的文化歷史,20 世紀開始,舞臺演出設備在娛樂文化的牽引下得到大力發展。各種舞臺設施開始趨近于完整,直到現在舞臺機械設備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備的系統,利用這些設備能夠有效增加舞臺節目效果。正因如此,相關人員在日常機械設備的管理上要花費很多心思,目的就是使舞臺表演達到預期節目效果。若是中途舞臺機械設備使用不當很容易造成設備損壞,影響整個舞臺表演進程。為此,本文從多個角度闡述舞臺機械設備的日常管理工作。
對于整個舞臺表演來講,前期舞臺的布置是相當重要的過程。舞臺現場各種設備能否正常運轉關系到整個演出的成功。在演出開始之前,舞臺交接工作也要處理好,將舞臺機械設備運輸到現場,然后交予現場工作人員。這個交接過程一定要重視,運送到現場的設備需要進行嚴格檢查,避免設備存在故障。這種排查有助于工作人員能夠及時發現機械設備存在的問題,同時有足夠時間去解決問題。另外,關于設備使用也要提前和導演以及美術指導溝通好,舞臺表演之前導演就已經把舞臺設備使用的順序決定好了。正常演出時,工作人員只要按照導演的先前指示,使用設備就可以達到預期的舞臺表演效果。若是工作人員未及時和有關領導進行節目流程的溝通,就會嚴重影響后期彩排進度。例如,舞臺表演中最重要的聲響和燈光一定要事先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溝通,以便制定好最佳的舞臺機械設備管理方案,以免發生后期燈光數目不夠、聲響設備不足的情況[1]。
當舞臺機械設備運送到現場之后,現場工作人員要做的就是設備安裝工作。在整個舞臺表演中,舞臺設備的安裝決定了舞臺表演效果,在特定位置安裝燈光設施、音響設施、氣泡和焰火裝置,只有前期把這些工作做到位,才能進行下一步彩排工作。這些設備在安裝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小問題,這時就需要技術人員及時進行故障排查和修復工作。若是在舞臺設備布置環節相關工作人員未及時調試設備,那么在彩排中難免會因機械故障導致彩排中斷的現象。為此,演出階段的布置工作一定要相當重視。關于設備的調試、擺放、安裝都要進行反復溝通,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不耽誤整個舞臺表演進程。同時,在調試中遇到的問題需要及時反饋,必要時要更換機械設備。在一切布置工作做到位之后,需要由專門工作人員對安裝的設備進行管理和維護,防止因外人誤觸或惡意行為,導致設備損壞和缺失[2]。
在一切舞臺工作準備就緒之后,下面進行的就是最重要的彩排工作。彩排工作相當于節目預演,通過模擬現場演出的條件來測試各種舞臺機械設備能否正常使用。根據導演事先制定的節目效果,工作人員在特定時間對相關舞臺設備進行操作,這個過程能夠幫助工作人員檢驗設備運行情況。當設備在彩排過程中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時,方便工作人員對該設備進行維修和更換,除了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會遇到難題之外,最重要的還有現場設備是否能夠配合導演創意。如果一些舞臺設備沒有達到導演期望值,則彩排是一個很好的試煉石,能夠及時幫助導演調試各個舞臺設備,以便在真正演出時,設備能夠發揮應有作用。彩排這個預演過程不僅是考驗設備,更是考驗人們如何配合設備,舞臺演員只有完美的配合現場的舞臺設備,才能把光鮮亮麗的一面呈現給觀眾。可以看出,舞臺設備在整個彩排階段的日常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3]。
對于一些現場舞臺表現力強烈的表演來講,各種舞臺設備的使用銜接要求度較高。以歌舞劇為例,歌舞劇的表現形式就在于音樂和舞臺上表演人員動作的結合。普通歌舞劇對于一些歌曲的播放沒有過高要求,但對于一些轉折性較多的歌舞劇,在短短幾分鐘內要把不同的歌曲進行無縫銜接,最重要的還是燈光的各種變化。一場完美的歌舞劇演出要想成功,前期舞臺設備的各種準備工作不能放松,相關負責人員需要和不同的設備使用者進行反復溝通,確保在正常演出時燈光的轉換、音樂的銜接都能達到導演的期望值。當然盡早溝通有助于工作人員能夠及時發現設備潛在的故障,在最短時間內修復。對于整個舞臺表演,前期準備工作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員的溝通,畢竟設備只是按照人們的想法發揮出原有的效用罷了[4]。
中期就是檢驗各種設備能否按照導演的意愿進行正常運轉,中期是舞臺設備以預演的方式配合舞臺表演人員進行舞臺演出。在預演階段各種機械設備已經安裝完畢,一些技術人員也對設備進行微調測試,預演的目的就是檢測所有設備是否能夠完美配合舞臺表演人員完成節目。當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到位后,說明整個機器的使用已經達到了理想值,剩下的工作便是設備直到正常演出時的管理工作。一般來說,舞臺機械設備最好的方式是一對一,但這種方法耗費的人力成本過高,不適用于目前的舞臺表演體系。為此舞臺機械設備在日常管理上衍生出區域管理的理念,這種管理方式最大特點就是節省了人力成本的支出,把舞臺設備按照區域進行劃分。每個工作人員從屬不同區域,每個區域都有一個專門負責人,同時所有區域還有一個總負責人,區域負責人根據總負責人的指示進行區域內設備的維護工作。一般來看,一個負責人需要做到的就是一人熟悉三崗,這樣不僅節省人力,還能在缺少人員時有備用的人員進行補充[5]。
在真正的舞臺表演中,經常會發生一些突發情況,雖然工作人員在前期花費了大量的精力進行預演,但是依然避免不了這些突發因素帶來的問題。舞臺表演中最不穩定的因素不是機器而是人,機器只不過是按照人的想法發揮原有作用而已。有時大家會看到舞臺表演人員因為一些意外狀況而情緒比較激動,有時一些不理智的想法會和現場觀眾產生沖突。這時為了把不良影響降到最低,舞臺表演的現場負責人往往要統籌各個部門。例如,舞臺演出是現場直播,為了不讓觀眾看到尷尬和血腥的一面,負責人往往要在最短時間內號令各個部門進行掃尾工作,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插播。當負責人訊息在第一時間內傳給工作人員時,工作人員需要按照指令進行機械操作,或者有人在舞臺上突然表白時,為了迎合節目效果,負責人又要給音響師和燈光師下達指令。總的來說,后期設備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完全由負責人掌控[6]。
隨著科技發展,現場舞臺表演所用到的機械設備也越來越先進,其中有一些機械設備在使用上有一定難度。例如,人們在舞臺上看到的空中飛人特效,其實就是工作人員利用威亞實現的。威亞作為一種特殊裝置,工作人員在給表演人員安裝時要十分謹慎,要注意威亞的安全性,若是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紕漏,就有可能直接威脅到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另外,還有舞臺升降系統,現在人們經常看到舞臺人員從舞臺上緩緩出現,其實這就是舞臺升降系統的功勞,該系統在操作上也有一定難度。若是操作人員掌握不好觀眾出場的時間或者順序,可能導致整個節目被迫暫停[7]。
為了保證舞臺表演的順利進行,相關人員需要對各種突發情況制定好解決方案,只有提前思考到各種可能性風險的發生,當風險真正來臨時,工作人員才能按照預期方案從容執行。因此,應急預案在整個舞臺表演中的地位極其重要,通常情況下可以把舞臺突發情況分成三大類:一類是控制系統操作臺發生問題,導致有關設備無法進行操作,遇到此類問題時,可以考慮用智能設備連接進行設備的操作;第二類是控制系統發生故障無法執行指令,這時可以越過控制器進行手動操作。這樣做的方法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故障問題;最后一類便是系統發生異常,比起前兩種,這種現象造成的危害最大,如果重啟系統仍然無法正常運轉,只有被迫中斷演出。
舞臺機械設備是舞臺表演順利進行的保障,相關人員只有充分考慮到各方面存在的困難,才能使演出達到觀眾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