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貴明
(國家能源集團準能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內蒙古鄂爾多斯 010300)
近年來,我國露天煤礦業蓬勃繁榮,在我國煤礦事業中,其產量始終占有很大的比例。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露天煤礦中對機械設備的操作和使用仍舊存在一定差距。要更好實現中國煤礦業的穩定而全面發展,要持續提升機械設備生產效率,并結合具體實況,將機械設備的功效最大程度發揮出來,進而以最低的成本持續實現機械的更新和生產,最終切實實現經濟效益的有效提升。
隨著我國露天煤礦的快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煤炭工業的發展,為我國工業、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而開采能力大、安全性好、回采功率高是露天煤礦的優勢特點。然而,因露天煤礦開采需使用大量機電設備,而這部分煤礦設備的價格非常昂貴,占據大量的投資,故此要改善我國露天煤礦的生產經營條件,有效發揮機電設備的運行能力,從而將露天煤礦機電設備生產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另外,可顯著提升我國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助力我國露天煤礦企業獲得健康穩定發展,為此,需要提升在具體生產中的重視程度。
結構復雜、操作難度大等是露天煤礦機電設備具備的顯著特性,想要更好地發揮其作用,需要結合這些特點,制訂完善的管理制度。縱觀當前現狀,我國還有一些煤礦企業不重視機電設備的管理,以日常檢修、養護為例,一些管理單位對此類工作沒有規定固定期限,基于此種管理模式,很難及時發現露天煤礦機電設備隱患,在進行具體應用時,很容易引發各類問題,最終影響到生產效率。
露天煤礦機械設備使用期限逐漸延長,使得機械設備老化問題及磨損程度日趨嚴重化,機電設備的大型部件中逐漸開始產生損壞、裂紋等問題。煤炭工業在持續發展背景下,現有的機電設備產能已滿足不了煤炭市場實際需要,采礦工作持續推進,露天煤礦工作環境越發惡劣,致使很多煤礦機電設備無法適應這樣的環境,最終導致出現重置和改進的情況。
當前露天煤礦企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機電設備管理機構及科學合理的機電設備管理制度不健全。如工作中,電工通常會負責機電設備的維修和養護工作,電工在具體生產中會耗費很多精力,同時,也需要在機電設備維修中耗費很多精力,但由于個人精力有限,從而使機電設備維修管理工作很難落實。與此同時,因露天煤礦企業管理者缺乏一定的機電設備意識,機電設備管理機構往往不健全,即使在一些露天煤礦,也沒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供電系統建設,僅僅依靠電工的工作經驗,對機電設備的性能未提前進行測試,這些也表明了我國露天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機構不健全。
露天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技術人員大多未接受過機電設備管理維修專業培訓,科班出身的人員稀少。由于缺乏專業的機電設備管理技術,露天煤礦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較低,技術管理適應不了企業生產,易使生產中出現機電設備故障,又不能及時維修,最終使企業的生產效率備受影響。
露天煤礦機電設備管理中,最關鍵的一項內容就是對機電設備的規范化及正確應用:①不斷完善機電設備應用責任制,使其從制度上確保機電設備能被有效使用;②最大限度降低機電設備的不規范使用狀況,生產作業中,在機電設備的生產和運行過程中,應嚴格規范和詳細規定各機電設備的操作位置和該操作位置的操作注意事項,并保證嚴格遵守相應標準和規范開展作業;③需要詳細制定操作獎懲標準,并嚴格遵守此標準對所有人進行獎懲。
操作人員的主要作用就是對機電設備進行操作,但需要重點關注露天煤礦機電設備操作人員操作能力的提升。機電設備操作者會長時間接觸機電設備,并且有關操作者使用機電設備的時間占機電設備生命周期多半時間,因機電設備操作者會與設備整日相處,所以,機電設備實際運行狀況也只有他們更了解。據相關部門統計,機電設備故障總數的約2/3 都是由操作人員發現的,為了充分保證機電設備可以運行正常并能順利使用,最佳途徑就是提升機電設備操作者的責任心,從而讓他們保持對設備認真負責的態度,最終可充分發揮出他們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并良好地使用和管理機電設備。除此之外,想要提高機電設備操作者對機電設備的保護意識,一個有效方式就是通過教育宣傳渠道,這樣便有助于機電設備人員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的有效提升,并進一步有效培養機電設備操作者技術創新力。
維護企業生產經營環境的一個關鍵性的內容就是對煤礦機電設備的嚴格管理,只有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設備的生產效率才會有所提升,所以,建設安全高效的現代化露天煤礦成為提高露天煤礦生產效率的關鍵。派遣專人全面檢查各環節、各工序的機電設備,重點檢查易出現安全問題的轉動部件的檢修和防護設施的有關情況,及時維護設備的安全性能。改善設備的使用環境,提升員工的安全生產能力,確保其按規范作業。從基層出發,充分發揮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將生產中的隱患消除,充分保證設備可穩定、安全運行,最大程度提升其生產效率。
無論應用的機電設備質量多好,若想確保其能夠擁有最佳的生產效率,必須要做好機電設備的維護和檢修。要讓露天煤礦機械設備實現最佳運行狀態,必須不斷加強露天煤礦機械設備的檢修和維修力度,管理人員組織協調機電設備相關人員,達到最佳運行狀態,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機電設備的運行效率,最大限度發揮機電設備的潛力。從機電設備上拆下的相關零部件,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修理,盡量減少機電設備零部件的報廢數量。當機電設備發生故障時,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原機電設備性能,需對不能用于機電設備的零部件進行及時更換,如變質和磨損的機械零件,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正常的操作過程。為保證機電設備長期、穩定、高效、可靠運行,最佳的方式就是將機電設備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做好,始終保持機電設備處于最理想的備用狀態。
對設備的保養時間進行合理安排,最大程度縮短點檢與交接班等全部非作業時間。機械設備的檢查與維護保養是設備應用中工作量最大的環節。設備檢修,對設備故障、磨損規律精準掌握的同時,對維修周期和工作內容合理科學地確定。此外,為了最大程度降低設備的磨損速度,更好地提升設備的生產效率和綜合性能,就應及時做好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工作。為了提高設備的整體產能,需要提升設備的實際運行率。具體而言,可通過縮短交接班時間與點檢時間,科學合理地安排設備的檢修時間等,使設備的非運行時間縮短,不但實現了設備實際運行率的提升,同時,也有助于設備生產效率的提高。
想改變傳統定期大修機電設備理念,其檢修可通過計劃檢修同狀態檢修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主要機電設備應根據實際運行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維護保養,機電運輸和工程設備應改為部件大修的維修方式,以加強其他輔助設備的日常維護。
隨著機電設備使用期限的延長,機電設備會出現老化,老舊機電設備同新設備相比,會顯著增加發生故障的概率。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小設備隱患變為大故障,可對設備具體運行狀況進行詳細分析,清楚掌握機械設備情況,通過預見性檢修避免后續出現大故障,以期實現設備生產效率的有效提升。
(1)明確不同設備的保養時間。想要更好地延長機電設備應用期限、最大程度降低機械耗損,需要定期開展保養工作。有關管理者需同技術人員開展深入研究與探討,熟練掌握機電設備故障和磨損規律,以此為基礎,合理、科學地制定維護保養周期。此外,整合壓縮交接班時間和點檢時間,最大程度降低機電設備非作業時間,以免提高維護保養周期影響到生產效率。
(2)融合狀態檢修和計劃檢修。計劃檢修指傳統的定期檢修,狀態檢修是針對機電設備運行的具體實況實現更好地檢修。有效把二者結合起來,能夠最大限度降低小隱患演變為大故障的概率,實現生產效率的有效提高。
露天煤礦事業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機械設備想要提升生產效率,則需要從煤礦企業的具體發展實況和最基礎工作著手,不斷強化管理意識,轉變生產管理觀念,以最大限度提升機械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期限。只有將上面的這些問題做好,才能夠實現露天煤礦機電設備工作生產效率的有效提升,為該行業的健康、穩定且長期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