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桂超,李 寧,劉國亮,丁紅巖
(1.中國化工集團·正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東營 257342; 2.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在疫情期間,全國各地復工復產時都出現了慘痛的事故教訓。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HSE(職業健康、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管理工作不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1]。結合各方面對安全管理工作帶來的壓力,對安全管理工作現狀進行了深刻反思。新形勢下如何開展HSE管理工作成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通過分析新形勢下HSE(職業健康、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工作經驗,為HSE管理工作的整改提升提出了良好的建議措施,對同行業HSE管理工作具有積極的參考意義。
新形勢下,HSE工作作為企業第一位的安全理念已經逐步深入人心,企業HSE管理部門對應承擔了國家應急管理、生態環境保護、職業衛生健康等部門的職責下沉和延伸。隨著國家應急管理部門逐步承擔起安全綜合監管的職能,HSE管理部門的綜合監管職能相應擴大,但企業發展是以盈利為目標的,發展過程中會遇到諸多與 HSE相關的問題,如HSE會與企業效益追求、人的心理追求及精神追求等出現摩擦和影響。如疫情形勢下,受隔離、交通管制、封閉等防控措施影響,復工復產的HSE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既要抗擊疫情又要做好復工復產,同時考慮安全、環保、職業健康等保障條件,對HSE部門的工作開展產生壓力。
目前企業雖然建立健全了各層級組織機構,各部門在開展業務工作時逐步開始考慮“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生產”,承擔起相應HSE職責。但工作任務過度集中放在HSE管理部門,專業職能部門的HSE職責還是存在交叉或不合理的現象,本位主義也以不同形式存在于日常工作中,如企業內部安排工作有責任單位具體落實的,其他部門參與度就不高;隱患排查治理,查出問題在什么部門,其他部門就不會主動去舉一反三,不會針對問題做細致的排查;部門之間的協作溝通尚不到位等現象。
企業HSE體系、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尚未真正落地,停留在職能部門及部門材料上。精力放在日常的政府部門安全環保檢查迎檢工作上,疏忽了真正在運營上的HSE管理鞏固提升,在員工參與HSE的主動性,風險辨識能力提升、隱患排查治理等方面上存在管理瓶頸,導致HSE管理形式化、風險辨識效果差;日常檢查工作停留在基礎的隱患排查上,專業技術和操作人員也不能熟練掌握風險管控理念和方法,并結合崗位特點去熟練運用。
多數企業全力推行HSE管理體系,旨在通過體系的建立、運行,不斷提升安全環保管理水平,遏制事故的發生。但從HSE體系推廣以來,企業少數部門還對HSE體系還存在很多認識上的誤區,在HSE體系外審的訪談中可以看出,部分管理人員、基層員工對體系認知存在偏差,認為抓體系建設會影響日常工作。企業往外過多精力放在職業安全管理,關注個人行為活動、側重現場查隱患、查“三違”,再引入體系化思路通過要素管風險、管過程安全,存在一定的難度。
擺正HSE管理態度,改變思想觀念。深入學習貫徹國家領導人關于安全生產、生態環境保護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擔負全面從嚴治黨和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政治責任。通過制定HSE行動計劃、簽訂HSE責任書、開展主要負責人主講HSE培訓、安全行為觀察等方式,帶頭簽訂安全領導力和引領力。關鍵時期,正確處理HSE與生產經營的關系,一切在HSE保障情況下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現階段正確處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關系,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HSE管理工作。
HSE責任制是企業最基本的HSE工作管理制度,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基礎。通過加強學習、討論來強化HSE責任制的重要地位,逐漸改變各部門工作思路,培養大局意識,養成團結協作的習慣。企業應積極組織修訂各部門、崗位的HSE責任制,目的是進一步明晰部門職責,加強各部門在HSE工作上的相互配合,逐步改變只要帶“安全、環保”字眼的工作或是只要上級安全監管部門發出的文件、要求,就認為是安全環保部、安全員工作的慣性思維,讓“安全專業牽頭,專業安全跟進”的安全管理理念根植于各基層部門實際工作中。
抓好HSE工作,責任心跟安全業務技能提升是關鍵,簡單方法就是靠教育培訓。通過教育提升員工安全意識,通過有效的培訓,提升員工安全技能是有效的手段。典型案例教育,能時刻警示員工深刻理解安全環保的剛性要求,嚴格的責任部門“一票否決”、常懸戒尺,才能使員工理解禁令要求,嚴守規矩;對事故案的舉一反三,全面細致類比排查,以體系、系統方法分析問題,才會是企業HSE工作提升的有效途徑。應急預案演練,應從實際出發,力戒形式主義,不能為演而練,應從實際出發,直接到裝置現場拉練應急處置方案,點評存在的問題,及時糾偏驗證,才能取得較好的預期。
各級管理人員管理工作重心要對所有安全環保KPI指標進行統計分析,通過梳理分析來發現發生問題較多的薄弱環節;對可能存在潛在風險的環節進行統計分析,制定出改進措施,并持續跟蹤驗證措施的有效性,強化措施落實的執行力及有效性,提升各級管理人員對存在問題糾偏能力。年后復工復產期間國內發生了不少安全生產事故,原因多是沒有注重細節管理。日常工作安排偏遠崗位同重點裝置、關鍵部位一樣需要認真風險研判、做好風險分析與風險管控,這就需要屬地部門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需要職能監督部門切實履行好“監督、指導、服務、協調”的工作方針,強化現場管理,嚴格按照管理標準化、操作規范化、制度表格化、執行可視化的精細化管理思路,落實每一項具體工作。
安全環保管理工作是一項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工作,企業需建立全員參與HSE的良好環境和渠道,為HSE目標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安全環保績效。企業各層級管理者、各部門通力合作,建立安全建議收集和處理的便捷通道,并鼓勵實施、獎勵有效的合理化建議。員工能夠主動地分享未遂事件、HSE經驗,能主動地開展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杜絕隱患和不安全行為,營造“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氛圍,真正將安全理念體現在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及人員的行為習慣之中。
本文通過企業在HSE管理工作實踐進行研究,圍繞從安全理念、崗位責任制、管理提升、體系推進等方面,分析了新形勢下HSE管理工作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工作經驗,從HSE領導力、崗位責任制、培訓、精細管理、持續改進等方面為HSE管理工作的整改提升提出了良好的建議措施,對同行業HSE管理工作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