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新輝,馬 靚
(湖南工業大學 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應試教育影響下,傳統地方院校的人才培養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輕視實踐教學,重書本知識傳授,輕實踐能力培養。為適應我國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轉型背景下地方院校的人才培養轉換成應用型人才培養,即注重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途徑是實踐教學[1],同時實踐教學也是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實踐教學還有助于促進知識解讀和學術發展,有助于高校教育更好的服務地方經濟[2],故轉型背景下地方院校實踐課程的開設和安排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目前很多學校的培養方案都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目的做了相應的調整和修改,適當增加了實踐課程的門數和課時,同時也為實踐課程的開設提供了一些必要條件,但是還存在許多不足和缺陷。
通過對本校生物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調查研究與個案研究,發現我校生物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存在以下問題[3]:(1)對實習的認知存在問題,學生普遍認為出去實習就是好玩,沒有把實習當作一門課程來看待,學生創新意識不高;(2)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專業特色不突出;(3)生物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的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4)實習基地建設與管理重視不夠,實習單位與就業單位對口性不高。
抓好實踐教學,必須合理安排實踐課程體系,將各門實踐課程有機結合,具有如下重要意義:(1)從基礎實踐課開始,循序漸進的抓好各門實踐課程,有利于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2)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引導學生探索和解決科學問題,有助于科學研究和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3)通過與地方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企業為高校提供橫向課題和部分實踐教學內容以及實習機會,高校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并輸送人才,有益于地方院校更好的服務地方經濟。
根據本人的實踐教學經驗,并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針對轉型背景下地方院校的實踐教學體系做了如下思考:
本校生物技術專業課程實驗主要包括普通生物學實驗、生物化學實驗、生理學理論及實驗、微生物學實驗、細胞生物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遺傳學實驗、基因工程實驗、發酵工程實驗、生物分離工程實驗、酶與蛋白質實驗,各門課程的實驗內容及實驗技能有可能交叉重復,因此擔任這些課程的老師應該坐到一起,擬定出一個完整的、前沿的生物技術專業實驗教學內容,規定好每門實驗課的內容和應該掌握的實驗技能,爭取不重復、片面的安排實驗教學內容,突出重要實驗技能的培養,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生物技術實驗技能。
實習動員大會的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4]:①學生思想意識問題,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實習是一門課程,占有一定的學分,而不是出去旅游或者簡單的參觀,學生走出去實習,代表的是一個學校,而不是個人或學院行為,要讓學生意識到實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實習的安全問題,出去實習,下到實習單位車間或實驗室,對一些實踐操作是陌生的,務必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其次,來回路上學生要注意行車安全,再者,實習期間,應根據每個實習單位具體情況,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實習紀律和行為規范;③實習成績評定方式,實習成績的評定應根據學生的平時表現、完成實習任務情況及實習單位評價等幾部分組成,實習成績由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和本校實習帶隊教師共同商討給出。
實習是應用型工科專業教學計劃中重要的教學環節,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理論聯系實踐、增長實踐知識、培養自身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其教學目的一是要做到理論聯系實踐,將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用于實踐;二是培養準就業能力,即熟悉就業后職場的工作環境和實務工作內容。因此,保證實習質量,不僅關系到學習專業理論課,完成專業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一系列相關教學環節的教學質量,也影響著學生畢業后就業率的高低。因此,如何改進和加強這一環節,切實提高培養質量,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實習課程的開設是建立在實習基地的建設基礎上,在實習單位的安排上,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的單位最好一致,這樣可以確保學生對某個生產工藝流程的熟悉和掌握程度[5]。因此,在開展認識實習前,一定要事先做好實習單位的介紹和宣傳工作,并要求每個實習單位委派一個負責人為學生解惑答疑,以便學生充分了解實習單位,并告知學生一旦選定,所有實習都將在此公司完成,實習完畢,根據雙方意愿簽訂就業合同,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和就業率。實習單位盡量選擇與生物技術專業對口的公司,比如生產醫藥中間體、醫藥耗材、醫用試劑盒和檢驗檢測等方面的公司,目前,本校本專業已經建立的實習基地有株洲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株洲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株洲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湖南慕她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長沙愛科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裕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賽法特(長沙)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湖南山河美生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鑫科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西達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亞輝龍生物公司等。實習基地多,每個基地均能提供至少8個實習崗位,完全能保證本專業實習生一人一崗,實現頂崗實習。
在保證了實習崗位專業對口的基礎上,學院應多開展與實習單位的橫向課題研究,建立實習單位課題庫[6],為綜合實訓課和畢業論文/設計提供題庫,根據實習單位開題庫來確定綜合實訓課的內容,教師給出實訓內容,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操作實驗,最終得出可靠的實驗結果,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選題依據實習單位提供給課題庫的內容到課題庫中挑選,根據實習單位的課題由本校教師和實習單位指導教師共同指導完成。
根據以上設想,確保校內實驗,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的內容相關或相近,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有針對性的為企業培養實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和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