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
(東營市自然資源局墾利分局 山東東營市 257500)
2019年國務院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自然資源部發布的《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都對鄉村規劃工作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指導。國土空間規劃形成的“五級三類”構建系統,對村莊規劃實施層層管控,實現對鄉村保護性開發,落實“一張藍圖繪到底”,這對我國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1.1 缺乏統一的用地分類標準
村莊規劃屬于城鎮邊界之外的詳細規劃,主要涉及兩項問題:①村級土地利用規劃;②村莊規劃合一問題。目前用地分類還存在缺乏統一的用地分類標準問題,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村莊規劃對土地的使用,將重點放在了其經濟以及社會屬性;粗略的將村莊農用地定義為“非建設用地”,不符合國土空間體系的要求,也不利于村莊建設發展;在用地上分類的不足對村莊規劃“多規合一”的實施產生了不利影響。
1.1.2 未明確鄉村振興工作帶動新興產業用地類型
鄉村振興發展戰略部署提出以后,我國鄉村振興工作的順利實施,帶動了鄉村新興產業的發展,大大改善了農村居民的生活。對于這樣新興產業具有一定的復合性,集觀光旅游、酒店以及農家樂等為一體,因此這提高了新興產業用地類型的劃分提供了難度,未明確鄉村振興工作帶動新興產業用地類型,同時也難以保證此類用地的需求,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此方面的更新以及完善。
1.1.3 缺少對歷史文化與風貌保護用地
歷史文化傳承和保護工作是建設美麗鄉村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最新的村莊規劃工作中,也明確提出了要保護具有文化遺產或者特色風貌的村莊。但是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雖然能夠落實“特色保護型”村莊這一要求,但是對村莊局部存在的歷史文化及風貌保護的不夠,例如種植已久的梯田、傳統農耕文明留存下的老磨坊、古樹下的百年老井等等,對此用地類型缺少定義,未劃定歷史文化保護線,不利于歷史文化傳承與保護工作的開展。
目前村莊規劃技術底圖的編制主要采用AutoCAD中dwg格式的數據,一般按照1:1000進行繪制,具有較高的精度。村土規編制主要采用以ArcGIS地理信息系統,一般按照1:10000進行繪制。而國土空間規劃數據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為基礎,調查比例尺不低于1:5000,其精度難以為居民點布局提供指導。村莊規劃空間尺度較小,對精度的要求較高,為此還應統一技術底圖,才能實現“多規合一”的目的。
美麗鄉村規劃的建設不僅僅是各級政府的工作,也是要村民積極參與,才能保證美麗鄉村規劃效果。但是從目前的村莊規劃現狀來看,雖然村莊規劃緊緊圍繞村民需求開展,但是村民對村莊規劃編制參與度較低,對村莊規劃編制的目的、作用以及內容了解的不夠,這對村莊工作規劃開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現有的村莊規劃以及村土規用地分類還存在問題,難以滿足國土空間規劃全域全要素的要求,對美麗鄉村規劃產生了不利影響。為此應制定完善的用地分類標準,具體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1 建設用地分類體系
根據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以及城鄉一體化發展原則,從社會屬性、經濟屬性、自然屬性等多個方面,健身完善用地分類體系。首先應將村莊用地分類分為三種,即建設用地、農用地以及生態用地。其次應對各類用地進行詳細劃分,具體各類用地的具體定義;最后與最新的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進行銜接細化。
2.1.2 明確村莊新興產業用地分類的定義
通過對“鄉村振興”較為成功的案例分析,鄉村振興帶來的新型產業形式主要由農家樂、民宿、客棧酒店等,該用地可以定義為村莊居住用地;農村合作社、文化活動室、養老醫療中心、美食街、游客服務中心等,該用地可以定義為村莊公共服務與管理用地;工藝品生產、農副品生產加工等,可以定義為村莊工業用地;電子商務可以定義為村莊物流用地。這樣明確定義各類用地,可以加強各類用地的管控,促進村莊規劃水平。
2.1.3 增加鄉村歷史文化與風貌保護用地
在鄉村歷史文化與風貌保護用地方式,還應增加構不成規模的歷史文化和風貌保護用地,這樣可以充分展現村莊發展歷史和風貌,對我國建設美麗鄉村,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不僅要增加鄉村歷史文化與風貌保護用地,還應盡快出現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此類空間的管控。
技術底圖的統一對“一張藍圖干到底”具有重要作用,根據空間規劃技術導則,要將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最新年度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數據作為基礎,利用“雙評價”引導技術底圖的繪制,同時還應的對技術底圖進行綜合校驗核定,在校驗核定過程中,應明確“三區三線”,反饋修正不合理的地方,校驗核定以后,可以作為空間規劃的底圖。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以及“雙評價”體系在技術底圖的運用可以解決工作底圖不統一的問題。但是對于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精度還無法對居民點詳細規劃布局進行指導,因此村莊規劃主要以空間規劃體系工作底圖和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作為基礎,按照不低于1:2000的比例進行技術底圖的繪制,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外業獲取更高精度的數據。
建設美麗鄉村,還應讓村民積極參與,圍繞村民的需求進行村莊規劃,這樣才能保證村莊規劃達到良好的效果。為此在村莊規劃編制過程中,應加強與村民的溝通協調,針對不同的村莊情況,編制不同的村莊規劃。對于有條件進行編制的村莊,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協調模式,“自上”是指“駐村規劃師”,深入村莊了解居民以及生產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編制村莊規劃。同時由村黨組織以及村委會對此項工作進行引導。“自下”是指村民和鄉賢,從村民了解鄉村情況,并加強對村莊規劃的認識,鄉賢可以為規劃師出謀劃策,從而能夠更好進行村莊規劃。對于沒有條件進行編制的村莊,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協調模式,“自上”是指可以要強高校學子自愿參與到村莊規劃編制過程中,同時由村黨組織以及村委會對此項工作進行引導。“自下”是指村民和鄉賢,由村民和鄉賢對規劃規劃工作進行監督,保證村莊規劃編制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
美麗鄉村規劃是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環節,有利于促進美麗鄉村建設效果的提升,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對鄉村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應及時的解決村莊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加強村莊規劃效果,對促進我國美麗鄉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