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佳慧 刁 艷
(遼寧科技大學 遼寧鞍山 114051)
歷史建筑可以說是對一座城市的記憶與文化的傳承,每座建筑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形式,從而占據了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在過去人們對歷史建筑的保護并沒有十分的重視,可以說是可有可無的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明白歷史建筑對于一座城市意味著什么,人們對歷史建筑的保護也越來越重視。
通過對臺町的調查了解到,臺町位于遼寧省鞍山市鐵東區,是日占時期日本人給鞍山制鐵所管理人員提供住處而修建的別墅,經過動亂的戰爭,臺町逐漸遭到破壞,隨著時間的推移,破壞的程度逐漸加深,這希望能夠引起大家對歷史建筑保護的重視[1]。
歷史街區可以說是含有許多文物古跡,或是能夠完整地體現出一座城市歷史時期的文化、精神風貌與傳統習俗。而我國正式提出“歷史街區”的概念是在1986年,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不僅要看城市的歷史以及保護的文物古跡,還要看現狀格局和風貌是否保留著歷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傳統風貌的街區。
歷史建筑的修復應該需要維護原來樣貌,對于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而進行改造,在不改變歷史文化所蘊含意義的基礎上,更加符合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支持逐步改造,拒絕接受大改動大拆遷原則。在保護規劃中確定了保護原則,其中包含有三條原則:保護與利用相結合,保持原真性,積極創新。新的等級保護方法包括機構分類,歷史文化遺產等級和歷史古城分類。具體的保護工作通過保護與更新相結合,有序交替更新,實現可持續發展[2]。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政府部門對歷史街區建筑的保護也逐漸的重視起來,例如對于鞍山臺町的保護,臺町的曾經見證了鞍山的歷史文化,由于遭到戰爭的破壞,當地居民準備對此地進行修復,首先改變街區的街邊環境,對一些違規建筑進行拆除,方便居民正常的生產生活。對于一些被戰爭毀壞的建筑進行維護,并盡力保留該街區所存有的文化底蘊。
歷史街區的更新可以說是一種創新發展的過程,改造的方式大概可分為三種:歷史街區整體保護與改造的方式、舊城改造的方式以及改建與創新發展相結合的方式。歷史街區的更新應綜合考慮周圍環境,適應當地的地形和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并將城市的傳統文化相融合,增強建筑的舒適程度,保留一些之前的建筑元素,在創造一些新的元素。
在不破壞當地文化風俗的基礎上,應跟隨現代城市的發展,緊跟潮流。歷史街區的更新改造一定要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方案,如果沒有可行的計劃街區的更新改造不但不能便于居民的生產生活,更會對城市帶來一定的破壞。所以在我們對歷史街區的更新改造中一定有切實可行的計劃,將自然與建筑融為一體,創造建筑與藝術相機結合。
首先,就周圍環境而言,街區環境遭到戰爭與時間的破壞,一方面由于土地的過度開發,造成水土流失,土地塌陷,致使道路崎嶇不平,下雨天道路泥濘不方便通行,街道排水等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另一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對自然資源的忽視,沒有對自然環境的尊重與充分利用。對此我們應該要自省,應該要熱愛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
據調查,臺町地區是以山頂為中心向下延伸,呈扇形分布,是仿照歐洲的城市規劃的。總共建有8條道路,南北方向共有5條,寬度大約為4m,是用沙土鋪設的道路,東西方向有3條道路,寬度大于6m,用柏油鋪設的。東西方向的3條道路為主干道,它們將臺町地區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上臺町街,中臺町街和下臺町街。街區交通錯綜復雜,行駛不便,使當地居民與外界聯系不方便,造成發展落后、存在發生交通事故的隱患等一些問題。
其次,街區還存在基礎設施相對較差的問題,目前當地功能較為單一,缺少一些生活服務設施,例如超市,健身中心,休閑娛樂場所等,由于居住在當地的居民大多為老年人,需要每天適當的活動,太陽光照曬,但是沒有相應合適的場所,也缺少了鄰里之間的交流,所以在他們外出活動時只能占用一些公用的用地資源而造成不便。
街邊的植被沒有人負責管理,造成植被生長茂密雜亂,無規律可言,周圍的景觀沒有專業人員對此進行設計,綠化較少。
首先,應對街區改造做一個可行性的總體規劃,不合理的規劃不但不能對歷史街區進行保護,甚至會對其進行破壞。
針對違規建筑進行拆除,對合理建筑進行適當的防護與維修,方便當地居民們居住。由于臺町居住的居民大多都是老年人,為了他們的安全,將道路維修平坦十分重要,順便改善當地的排水系統與下雨天道路泥濘不堪的狀況。
對于交通道路錯綜復雜的情況,可進行分區管理,在每個出入口設置管理設施,對于外來車輛進行登記,并增設停車場,改善車輛交通擁擠的問題。并增設生活服務設施,如超市,健身中心,休閑娛樂場所等便于居民生活,提供管理人員對此進行管理和安全服務保障。對于居民活動問題,可在居民樓下修建花園供居民之間交流玩耍,在花園設有健身器材可鍛煉身體,從而改善居住區內的景觀環境問題。
臺町改造應充分利用當地應有的資源,保留當地的文化底蘊的基礎上合理的創造一些新的元素。重點提高居民居住的舒適程度,打造可持續性建筑,降低建筑消耗的能量,使用環保材料,不污染環境,使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提倡人們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歷史街區中含有一定規模的歷史遺物,具有較為完整的歷史風貌[3]。能夠傳遞一定的歷史文化。每一個歷史文化街區都具有傳統的風俗習慣,它們之間既有共性又有個性。歷史街區一般都是經過漫長的時間逐漸形成的,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扮演著不同的身份,有著不同的歷史地位,具有豐富性。
歷史街區一般是由建筑物,構筑物,道路,景觀等元素構成。保存著真實的歷史文物,這些文物是偽造不來的,更不能用來替代。歷史街區所傳遞的歷史文化,傳統習俗,生活方式從古至今一直流傳延續,具有永垂不朽的精神。功能也是歷史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護歷史街區的文化,建筑等的同時,最先應該保護的就是文化街區的功能性。它是居民生產生活最基本的服務,在滿足城市發展的基礎上,適當的豐富街區的功能,這對城市的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歷史文化街區是一塊區域,有著大量的居民生活在這里,也有文化遺產,所以說對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實則是保護一座城市的文化,保留一座城市的獨有的特點。歷史街區有著他自身所蘊含的美,這是任何建筑所無法替代的。隨著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快,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各地區都在進行大規模的建設,城市變化十分迅速,人們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對歷史文化慢慢淡忘,保護歷史街區文化也能勾起大家對歷史文化的回憶。歷史街區以及歷史建筑當中的建造過程也有一些值得人們所去學習的技藝,包含了工匠們在建造中時投入的大量的心血,智慧,對現代建筑的發展起到一定的重要意義。弘揚中國文化是中國人民應盡的職責與義務。
現階段還存在對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沒有足夠的重視的問題,通過對鞍山臺町地區的調差研究,得出歷史文化街區對城市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一定要加強人們對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重視,在保護過程中一定會存在各種各樣的難題,需要政府部門積極的對待,保護好歷史文化街區、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品質、使城市的發展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