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劍平
重慶市璧山區住房保障和物業管理事務中心 重慶 璧山 402700
建筑屋面直接與外界進行接觸,針對建筑屋面的防水是整個工程防水施工最為關鍵的部分,通過加大建筑屋面的防水施工,能夠保障屋面結構更加科學,在使用過程中讓建筑屋面具備更強的抵御風雨能力。屋內防水也能起到對建筑結構的保護作用,同時通過合理的室內防水措施,還能夠為居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如果出現了室內因受潮而出現的滲水,將會出現墻面材料不同程度的剝落,既影響美觀性又極易造成對建筑結構的破壞。也就是說,室內和屋面防水是整個建筑物使用性能提升的基礎,需要工作人員加大對防水施工的重視保障,室內和屋面防水施工技術能充分發揮作用[1]。
(1)廚衛給排水管道防水。在室內防水施工中,廚衛管道是最容易發生滲漏的部位,因此,有必要對廚衛管道的防滲施工要求進行合理的管道施工設計,并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基礎上,對所有管接頭進行了科學分析,并根據施工原則進行了滲透試驗。例如,在安裝洗臉盆時,在連接洗臉盆水管和落水管時,要保證轉換接頭應用的科學性,防止過度轉換接頭造成滲漏現象。而且,在設置洗臉盆排水管時,應避免將排水軟管直接插入排水管。比如在安裝浴缸時,更要保持浴缸下表面平整,根據相應的坡度設置地漏,并仔細檢查地板與門之間是否有縫隙,以防地板積水造成漏水。在管道連接中,所有的接口連接方式都必須經過科學的計算,工作人員要認識到管道連接的重要性。在安裝過程中,應分析管道的熱脹冷縮,特別是特殊部位,以增加保護。
(2)室內防水防潮層綜合施工技術分析。在防水層和防潮層的室內施工中,首先需要對施工工藝進行全面分析。一般來說,防水層和防潮層的施工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科學設計,以保證所有應用材料都能發揮其實用價值。此外,綜合施工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也可以保證施工技術的科學應用。所有材料進場前應進行科學的檢測,以確定選材的合理性。在室內防水施工中,防水層與防潮層施工沒有分開,但需要分析綜合應用,以保證技術價值的體現。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要密切關注室內的防水效果,并將其與防潮防水效果相結合,科學選材。目前,在防水層和防潮層的施工中已經應用了大量的新材料,包括聚合水泥、聚氨酯防水防潮材料等,這些材料要根據其應用優勢,在施工中發揮好作用。
(3)管道穿樓板處的防水施工。在建筑室內防水施工時,如果出現了穿樓板處的滲漏現象,需要科學設置止水圈和鋼套管。在進行止水圈設置時,需要確保止水圈與水管緊密貼合,保持黏結的牢固性,并且采用科學的方式對水管外壁進行處理。在設置鋼套管時,需要在建筑混凝土樓板澆筑時預埋鋼套管,并且在穿越鋼套管時選取的管道直徑需與鋼套管直徑保持一致。在管道施工完成之后,為了落實其防水效果,可以利用瀝青麻油等防水材料進行管道封堵,防止管道之間產生縫隙。在管道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加大與土建施工部門的配合,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體系,在澆筑過程中需要應用到細石混凝土,采用分次澆筑的方式保障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合理性,強化其防水防潮效果。除此之外,在澆筑完成之后,還需要應用澆水養護或者蓄水試驗,保障防水性能提升,在澆筑完成之后需要設置阻水圈,保障防水效果能進一步凸顯[2]。
(1)分格縫設置及施工。屋面在施工建成后,受到溫度及混凝土干縮性等影響,會在屋面材料的連接處形成縫隙。在開始防水施工前,首先在屋面轉折處、防水層級交界處等設置分格縫,把材料縫隙集中在分格縫位置,防止屋面開裂。分格縫的設置不能夠太大,要保持間距在6m以內,如果無法保證間距時,則需要在相鄰分格縫中間多設置一道“V”形分格縫。在選用瀝青、油氈等作為房屋建筑的防水材料時,要在分格縫中添加油氈,油氈以200~300mm寬為宜,并在分隔縫內選用瀝青膠單邊點貼,配以油膏,方便設置排氣孔。
(2)屋面找平層施工。以3%坡度屋面施工為例,利用建筑找坡和結構找坡相結合的技術,先按照1∶6的比例混配水泥爐渣和水泥膨脹混凝土,之后制作找平層,找平層由1∶2.5的水泥砂漿組成,厚度保持25mm。屋面找坡是為了確定排水水流的流向,需要用魚線從屋面最高點向最低點的排水口拉直,排水口的厚度要保證在30mm以上,再進行施工。最后對屋面找平層進行澆筑,澆筑完畢后還需用滾筒和尺方滾等壓實,使找平層達到圖紙標注的施工密度。
(3)屋面隔離層施工。屋面隔離層施工的方法有很多種,要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選取最合適的施工方法。為避免找平層經過風吹日曬雨淋后油膏老化開裂,需要在防水層施工前利用二布三油卷材在屋面設置隔離層。隔離層施工過程要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紙,在基層涂抹基層處理劑,保證處理劑涂抹足夠均勻,覆蓋全面,待基層處理劑干透后,再鋪貼二布三油卷材。卷材一般從屋面最低點開始向上鋪貼,按照瓦片的搭接方式進行搭接,平行于屋脊施工。壓實卷材后,在卷材搭接處均勻涂刷搭接黏接劑。與鋪貼卷材的標準相同,需要等待黏接劑徹底干燥后用橡膠錘對卷材開始壓實施工,謹防隔離層的施工過程出現裂縫。
總而言之,從工程設計階段開始,必須要加大對防水的關注,建立全過程防水的理念,保障所有的防水均能達到合理水平,強化工作人員的能力與素質,讓防水材料發揮實際價值,做好防水施工的組織管理,每一道施工工序都需要經過嚴格檢測,進而達到防水施工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