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沐平
(黃石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湖北黃石 435000)
伴隨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內交通工具數量持續上升,且民眾對道路使用要求也提出較高要求。而我國于早期修建的舊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過程中所暴露出的種種弊端,無法滿足民眾行車需求。因此,本文圍繞舊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展開研究。
加鋪瀝青之前,需要對舊混凝土里面進行全方位檢測,以此確定路面的損壞程度、損壞原因以及類型,進而為后續瀝青層加固設計提供參考。
由于使用時間較長,舊混凝土路面難免會出現路基沉降的情況,在長時間的壓力作用下,混凝土面板應變很大,一旦受到超出混凝土面板拉彎強度極限的拉應力便會出現斷裂現象。若舊混凝土路面混凝土面板斷裂位置的平均彎沉在0.6mm以上,需要將舊面板打碎,分裂成20~800cm不等的碎塊,并更換新的板體。舊面板破除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要損傷到基層。更換板體的過程中,破裂面板清除后需要清掃、檢查基層,若發現基層存在少數裂縫,需要在上面加設一層鋼筋網,提高基層的抗壓強度。同時,還需要用混凝土進行填充、澆筑,保證基層表面的平整度,最后再澆筑一層C30混凝土板。若發現局部性基層破裂,可以先將破裂位置鑿除,再進行混凝土的重新澆筑。若發現基層表面存在未張開的裂縫,可以利用樹脂膠將裂縫封閉起來,避免裂縫的進一步擴張。
對于舊路面里面原有接縫填縫料不滿、填縫料缺失等情況,需要將縫內雜物清理出來,再進行改性瀝青的灌注,直到灌滿為止,從而避免雨水天氣路面水滲入到基層當中,提高路面基層的穩定性。水泥路面產生接縫是導致加鋪層路面出現反射裂縫的主要原因,因此對于水泥路面的接縫處理至關重要。路面接縫處理過程中,需要保證縫隙全部灌滿,并詳細檢查,不得出現空隙,避免后續縫隙的擴張。同時,接縫位置需要鋪設一層防水、抗裂性能較強的材料,以此提高接縫的封閉性,最大限度降低反射裂縫的發生。
在進行瀝青混凝土的加鋪過程中,首先需要清洗舊路面,通常采用鼓風機縱向清掃的方式,將雜物、泥土、灰塵清理干凈,保證瀝青能夠更好地附著在路面之上,最大限度發揮出瀝青粘層的粘結作用。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易產生裂縫問題,易對行車安全造成影響,一般情況下,導致路面產生裂縫常見原因即為鋪設瀝青過程中,瀝青材料中摻有其他物質,對混凝土路面造成損傷,導致路面使用壽命縮短。此外,瀝青混凝土間的接縫處理也為降低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影響因素,一旦接縫處理效果不佳,將會引發圖板伸縮,對整體路面防水性能造成影響。當遭遇連續陰雨天氣時,路面易形成大量積水,致使混凝土路面開裂。同時,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時所產生的不均勻沉降、路基變形等問題,易影響路面平整性,導致路面裂縫現象的產生,影響行車安全。
除裂縫之外,路面泛油也是一個重要問題,主要發生在夏季高溫天氣,瀝青混凝土路面下層的瀝青會逐漸滲透到上部,進而導致路面泛油的情況發生。若不及時處理,很可能引發瀝青過熱問題。導致路面泛油的主要原因是路面施工過程中缺少嚴謹的技術規范,路面施工質量較低。除此之外,瀝青混合過程中,瀝青使用過多也是引發路面泛油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直以來,路面不平都是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重難點問題,整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結構分為四個層次,除面層、基層之外還有墊層和基層底。其中,路面基層的施工質量對上層路面平整度有著直接影響,尤其是對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而言,由于厚度僅為1.5cm左右,一旦基層平整度不夠,則很容易對整個路面的平整度造成影響。
瀝青找平層施工質量控制主要可分為以下幾步:①施工放樣。施工活動展開前需先完成工程測量工作,每間隔5m作為一斷面,測量五點,以此為標高控制點;②灑鋪透層油。為對下承層、瀝青找平層二者的粘接質量加以保障,需將乳化瀝青透層油均勻灑鋪至瀝青找平層;③找平施工。以測量記錄為參照,以人工填補完成小面積找平工作,同時嚴格控制施工時間,以免因完成時間太晚,對機械鋪攤質量造成影響。大面積找平工作展開時,可借助攤鋪機完成找平工作,并在攤鋪前,需先讓測量人員完成鋼絲線的放樣及懸掛;④控制機械作業質量。借助攤鋪機完成施工段的整幅攤鋪工作,并對機械的振搗頻率及攤鋪速度等加以嚴格控制,使攤鋪機可保持勻速前行,禁止攤鋪機中途停頓、變速。每日攤鋪工作展開前,需先預熱熨平板,且預熱溫度至少應為140℃。再借助1臺膠輪壓路機、2臺重型雙鋼輪(≥13t)震動壓路機等器械分段碾壓路面,并對碾壓速度加以嚴格控制,當壓路機停止作業時,需減速慢行,嚴禁急剎車;⑤控制找平層厚度。通常情況下找平層厚度為6~8cm間,若找平層厚度不足6cm,5-I型粗粒式瀝青混凝土,因此,測量人員在施工時需將找平測量記錄向負責人準確及時的匯報,為混合料級配的調整提供參考;⑥質量檢測。找平層施工結束后,應結合技術規范展開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允許展開下層施工。
(1)清潔。展開施工活動前,需保證下層表面的清潔及干燥,完成乳化瀝青粘層油的均勻噴灑。
(2)瀝青混合料拌制。瀝青拌和溫度以160~175℃為宜,混合料出場溫度控制在160~175℃。同時,需保證拌和料的一致性、均勻性,確保無成塊及花白現象,未見明顯離析現象,針對不合格產品應禁止出場。當在多雨潮濕環境下,需確保瀝青生產原材料如石屑等的干燥性,當細集料所需量少,且天氣多雨潮濕時,應盡量避免施工活動。
(3)瀝青混合料攤鋪。借助攤鋪機完成施工段的整幅攤鋪,且為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加以保障,除需確保厚度同設計要求相符外,攤鋪上面層時,還應借助無觸點電腦式平衡梁方式對攤鋪的平整度、厚度加以控制。攤鋪機在攤鋪過程中先以試鋪的方式對振搗頻率及攤鋪速度加以確定,再勻速展開施工。施工過程中,應禁止機械中途停頓、變速,開始攤鋪前,需將熨平板預熱至140℃。
(4)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及成型,此階段施工主要分為以下幾步驟:①分段碾壓。碾壓施工活動需三個階段展開,即初壓、復壓及終壓,在施工中多以輪胎壓路機、鋼輪壓路機共同展開壓實作業,各分段長度以30~50m為宜,先初壓、再復壓、最后終壓,各分段間還應設置標識,安排專人負責移動,以便司機分辨。初壓完成后,以面層無開裂及推移現象為合格;復壓完成后,以面層表面未見顯著輪跡為合格;終壓完成后,以表面光潔平整及顏色均勻一致,且無顯著輪跡為合格;②以雙輪輕型鋼輪壓路機作為初壓器械,攤鋪混合料后穩壓,以2—3km/h為碾壓速度;以2臺重型雙鋼輪壓路機作為復壓器械,以4.5—5.5km/h為碾壓速度;以1臺重型膠輪壓路機作為終壓器械,以5—7km/h為碾壓速度。上述碾壓均至少需碾壓2遍;③啟動或停止壓路機作業時,避免急剎車。向壓路機中加水時,需先將壓路機行駛至復壓完成的路面邊緣停放,完成加水后,一個就地碾壓平整后,駛離原位,并保持壓路機轉向角度于35°以內,相鄰位置的碾壓寬度需重疊1/2~1/3輪寬;④針對構造物接頭位置、難以壓實的邊緣位置可借助振動夯或小型壓路機壓實;⑤瀝青混合料碾壓當天,需封閉交通,壓實位置禁止停放任何車輛或器械,不可散落油料及礦料等雜物。
(5)接縫處理。因本施工為整幅攤鋪,故無縱縫。以平接縫完成橫向施工縫的處理,攤鋪段端部位置以3m直尺設定接縫位置,以人工刨齊方式加以鏟除。后續攤鋪時,將刨切的肥料清除干凈,并均勻少量粘層瀝青,自接縫處展開攤鋪。
綜上所述,針對舊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混凝土已為滿足民眾日常行車需求及保障行車安全的必然要求。同時,為進一步提高道路路面整體使用性能,還需加強施工質量控制,確保施工質量。本文即以瀝青找平層、改性瀝青面層兩部分對施工質量控制展開具體分析,望借此可有效增強路面整體使用性能,保障民眾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