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武漢特派記者 崔萌 ●本報駐外特派特約記者 曲翔宇 青木 ●魏輝 陳一 柳玉鵬
全國新增確診病例繼續下降,為2月份以來最低值;除湖北以外全國新增確診病例56例,連續第15日下降;新增出院人數首次超過新增確診病例……國家衛健委19日發布的統計數據中包含的這些好消息,顯示出中國疫情防控向好變化的形勢越來越清晰,也讓因抗疫而付出巨大努力的中國人感到寬慰。經常給中國挑刺的《紐約時報》也稱,政府官員及世界各地的公共衛生專家表示,這些數字表明,中國控制疫情的積極舉措正在奏效。連日來聚焦疫情進展的同時,外界最關注的另一條主線是中國的復工復產情況——畢竟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急剎車”的影響是世界性的,供應鏈吃緊的喊聲已在多個行業冒出。對此,中國也有清醒認識和緊迫感,中央已多次就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做出部署。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9日就推動復工復產情況舉行發布會介紹,目前,廣東、江蘇、上海等一些經濟大省(市)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復工率超過50%。“珠三角出現節后搶人大戰”“北京等城市開始恢復生機”“西湖景點陸續開放”……外媒關注到的這些細節也傳遞出中國戰勝疫情、恢復社會生活的信心。
世衛官員:趨勢令人鼓舞
根據國家衛健委19日發布的數據,18日全天,全國新增確診病例1749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824例。全國除湖北以外新增確診病例連續兩天降至兩位數,18日為56例,前一天是79例。法新社稱,這是2月份以來新增病例的最低值。隨著當日新增136例死亡病例,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000人。
湖北省情況也有所好轉。1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18日,湖北除武漢以外地區新增治愈出院病例已連續4天大于新增確診病例;同時2月13日至今新增確診病例數呈顯著下降,累計確診病例數增幅趨于平緩,說明隨著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和全國對口醫療支援力量的加強,湖北省疫情得到較好控制,治愈率不斷提高。
美聯社稱,中國新增病例繼續下降,周三也是武漢開展集中大排查的最后一天,此次行動的目的是不遺漏任何出現相關癥狀的人。拉網式大排查19日交卷,《環球時報》記者當天在走訪中看到,武漢很多小區嚴防嚴控,嚴格執行非特殊人員禁止出入,并通過業主群團購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下沉社區的黨員干部做到了入戶調查摸排住戶情況。但記者也了解到,截至19日18時20分左右,武昌區仍有個別街道、社區封閉設施無專人值守,有人員隨意出入情況。
“12日以后,中國新增病例穩步下降,這種情況持續將為戰勝疫情帶來希望。”《紐約時報》19日稱,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周二表示,目前中國采取的戰略和戰術方法是正確的,“你可以爭論這些措施是否過度或者對人們有限制性,但公共健康事關重大——不僅是中國的公共健康,而且是世界上所有人的公共健康”。
英國《衛報》的文章也承認,中國行動速度之迅速、之徹底,令所有人驚訝。中國基本上把疫情限制在一個省,為世界其他地區贏得了時間。世界醫學界權威學術刊物《柳葉刀》在社論中稱,大量的新冠病例正在測試中國的衛生系統。然而,中國能夠在幾天內為受影響的病人建造一所醫院,沒有其他國家能以這樣的速度調動資源和人力。
在中國19日發布疫情數據后,亞洲股市普遍反彈。法新社稱,市場普遍預期新冠病毒只會對公司收益和經濟增長產生短期影響。此前一天,蘋果公司警告,由于疫情影響,該公司將無法實現季度營收目標,美國和歐洲市場的下跌并未延續至亞洲。不過由于中國股市最近上漲較快,19日有所回落。路透社稱,隨著中國新增確診病例連續下降,人們對中國控制住疫情感到樂觀,原油價格周三上漲1%。
世衛組織應急行動司司長理查德·布倫南19日在開羅表示,“我們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巨大進展……趨勢非常令人鼓舞”。回答《環球時報》記者提問時,布倫南說,中國除湖北以外的新增確診人數連續15日下降,連同這幾天傳來的其他一些好消息,是疫情防控向積極方向發展的趨勢。盡管如此,疫情仍未到達拐點,我們不能自滿。作為一種由新型病毒引發的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勢瞬息萬變,全球、各地區和國家層面各主體不可掉以輕心,仍需高度警惕,通力合作。
“世界工廠”努力重啟
全力抗疫的同時,復工復產、穩就業、穩企業也是中國面臨的緊迫任務。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以“有序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和穩崗就業”為主題的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運行局二級巡視員唐社民介紹,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是當前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保證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重要舉措。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也多次部署。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復工復產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唐社民舉例說,37家重點監測的糧油加工企業已經復工36家,有色金屬行業重點企業復工率達到80%,煉油行業復工率超過60%。
《紐約時報》稱,停產引發不少警告,人們擔心如果這個世界最出色的制造業中心關閉時間太長,全球經濟可能會受到威脅。現在,隨著一些工廠轟鳴著緩慢地重新開工,重啟中國制造業這個任務的艱巨性正變得清晰起來。
臺灣《聯合報》關注到一個細節:從昆明發車的D4856次列車18日晚抵達廣州南站,這是新春以來抵達廣東的首趟外地工人返回工作崗位專車,同時也拉開珠三角搶工大戰的序幕。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則重點關注了生產蘋果手機的富士康鄭州工廠復工所面臨的困難,由于疫情限制了工人流動,這家蘋果手機最大生產廠的全面復工仍困難重重。
對于復工復產過程中面臨的很多問題,比如返崗工人不足、交通物流不暢、產業鏈配套難等問題,唐社民表示,有關方面都在積極地想辦法,幫助企業解決這些難題。路透社稱,一場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擾亂了中國國民經濟生活軌跡,也給“穩外資、穩外貿”的既定目標帶來考驗。隨著后續針對性政策繼續加碼、疫情日漸得以控制、企業全面復工,負面沖擊將逐步緩解,外貿訂單和外商投資計劃有望下半年反彈。
社會生活也逐步開始恢復。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稱,近日中國多個景區景點相繼宣布將恢復開放,并針對新冠病毒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一些景點要求游客佩戴口罩參觀游覽等。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昨日發布消息稱,西湖風景名勝區今天起將按規定有序開放已關停的公園景點,所屬的露天型收費景點原則上按正常經營時間開放。美聯社注意到,首都北京出現恢復生機的跡象:交通流量正在增長,有些餐館重新開放。
各國應理性對待
國際社會不斷對中國的抗疫努力送來支持。韓國外交部19日表示,當天向中國武漢派遣臨時貨機,運送由中央及地方政府、企業、公民團體等提供的救援物資;18日晚,日本東京塔再度以中國紅點亮,為中日兩國攜手抗擊疫情加油打氣;伊朗德黑蘭標志性建筑自由塔為中國點亮,并用漢語、英語、波斯語打出“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字樣……
由于整體防控形勢向好,菲律賓18日表示,允許菲律賓務工人員回到香港和澳門工作。目前中國除湖北以外,確診人數明顯下降,一些國家是不是也應該放松針對中國的旅行禁令?英國廣播公司稱,雖然世衛組織已呼吁,不建議各國實施旅游限制或貿易禁令,但仍有多國政府禁止來自中國的航班降落或禁止中國旅客入境。多名美國公共衛生學者強調,頒布旅行禁令并不一定能有效防范疫情,且已出現未到疫區卻染上新冠病毒的個案。加強公共衛生疾病的檢測和實施相關措施,才能提升各國防疫能力。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9日稱,如果旅行禁令繼續下去,澳各大學將面臨嚴重的財務打擊。由于新學期即將開始,一些院校80%以上的中國學生仍滯留海外。澳政府上周決定將旅行禁令至少延長至2月22日。
法新社19日稱,中國常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周二在布魯塞爾的發布會上警告,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球的應對措施,對中國采取旅行限制只會加劇恐慌。世衛組織18日也再次呼吁各方保持冷靜,不要過度反應。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應根據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
環球時報202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