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梅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 門診內科,河南 鄭州 450000)
高血壓性心肌病通常伴有心室肥厚或擴張等臨床表現,多由長期高血壓所致,若治療不及時或處理不當,隨病情進展,可導致心室重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治療高血壓性心肌病多以血管緊張素Ⅱ(AngⅡ) 受體拮抗劑為主,能防止血管平滑肌收縮,抑制病情進展,但其存在一定局限性,難以顯著減輕心肌肥厚。因此探索一種高效治療方案具有積極作用[2]。研究發現,腎素抑制劑在抑制心室重構、改善心功能方面作用較為突出[3]。基于此,本研究選取80 例高血壓性心肌病,經分組對比,探討阿利吉侖+AngⅡ受體拮抗劑對血壓、左心室肥厚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高血壓性心肌病患者80 例(2016年5月-2018年11月),簡單隨機化分組。參照組(40 例):女28例,男12 例,年齡59~75 歲,平均(65.72±2.83) 歲;高 血 壓 病 程7.8 ~24.9年,平 均(17.29±3.05)年;心功能分級(NYHA):13 例Ⅰ級,15 例Ⅱ級,12 例Ⅲ級;體質量指數17.5~26.3kg/m2,平均(22.94±1.35) kg/m2;聯合組(40 例):女25 例,男15 例,年齡57~77 歲,平均(66.05±3.21) 歲;高血壓病程7.5~25.3年,平均(16.84±2.77)年;NYHA 分級:11 例Ⅰ級,16 例Ⅱ級,13 例Ⅲ級;體質量指數17.0 ~26.8kg/m2,平均(23.05±1.19) kg/m2。2 組基本資料(年齡、高血壓病程、性別、NYHA 分級、體質量指數) 均衡可比(P>0.05)。
二、選取標準 1.納入標準:均經X 線胸片、超聲心電圖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為高血壓性心肌病;NYHA 分級為Ⅰ~Ⅲ級;臨床資料完整者;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2.排除標準:既往有阿利吉侖、AngⅡ受體拮抗劑等藥物過敏史者;存在心臟傳導阻滯、心肌梗死等嚴重疾病者;繼發性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冠心病者;合并肝、腎等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者;認知功能障礙、視力下降、溝通不利或精神行為異常,無法配合研究者。
三、方法 治療前7d 停止服用各種降壓藥物 1.參照組 口服100mg/次氯沙坦鉀,qd。
2.聯合組 基于參照組初期口服150mg/ 次阿利吉侖,qd,血壓無法完全控制者,劑量更改為300mg/次。2 組連續治療6月。
四、觀察指標 1.對比2 組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血壓[舒張壓(DBP)、收縮壓(SBP)]、心率(HR) 水平。2.采用超聲心動圖(型號:v730) 檢測對比2 組治療前、治療6月后舒張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間隔厚度(IVST)、心臟指數(CI)。3.以De-vereux 公式計算2 組治療前、治療6月后左心室質量指數(LVMI)。4.統計2 組不良反應(咳嗽、腹瀉、頭暈) 發生率。
五、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 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一、DBP,SBP,HR 2 組治療前DBP,SBP,HR 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聯合組治療6月后DBP,SBP,HR 較參照組低(P<0.05),見表1。
二、左心室肥厚相關參數 2 組治療前LVPWT,IVST,CI,LVMI 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聯合組治療6月后LVPWT,IVST,LVMI較參照組低,CI 較參照組高(P<0.05),見表2。
三、不良反應 聯合組出現1 例頭暈,1 例咳嗽,1 例腹瀉;參照組出現2 例頭暈,3 例咳嗽。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50% (3/40) 與參照組12.50% (5/40) 相比無顯著差異(χ2=0.139,P=0.709)。
討論 現階段臨床尚未完全明確高血壓性心肌病發病機制,多認為其與血管緊張素或去甲腎上腺素等因素密切相關,可誘導心肌細胞發生肥厚性改變或重構性變化,引發順應性減低[4]。因此治療高血壓性心肌病關鍵在于改善心肌收縮力,減緩心率,逆轉左心室重構,降低左心室質量。氯沙坦鉀是臨床常用AngⅡ受體拮抗劑,具有高度選擇性,可減少灌流量,延緩血液流速,抑制醛固醇釋放,預防動脈壁細胞增殖肥大,但僅單純應用氯沙坦鉀治療,整體療效不太理想,無法顯著緩解左心室心肌肥厚癥狀,故需與其他藥物聯合,以改善左心功能,減輕左心室質量[5,6]。
阿利吉侖屬口服腎素抑制劑,具有作用維持時間長、生物利用度高等優勢,能降低血漿腎素活性,拮抗腎素- 血管緊張素- 醛固酮系統(RAAS),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抑制血管收縮,降低水鈉潴留發生率,從而調控血壓[7]。本研究針對高血壓性心肌病患者實施阿利吉侖+AngⅡ受體拮抗劑治療,結果顯示,聯合組治療6月后DBP、SBP、HR 較參照組低(P<0.05)。提示二者聯合能顯著調控血壓、心率水平。同時阿利吉侖還能降低重構心肌內金屬蛋白酶含量,防止心肌纖維化發生,進一步緩解左心室肥厚,預防心室重構,改善心功能。本研究數據表明,聯合組治療6 個月后LVPWT,IVST,LVMI 較參照組低,CI 較參照組高(P<0.05)。說明阿利吉侖+AngⅡ受體拮抗劑治療高血壓性心肌病,能改善左心室肥厚。此外,本研究還發現,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50%與參照組12.50%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可見阿利吉侖+AngⅡ受體拮抗劑治療高血壓性心肌病,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
表1 2組DBP,SBP,HR比較(±s)

表1 2組DBP,SBP,HR比較(±s)
組別 例數聯合組 40參照組 40 SBP(mmHg) DBP(mmHg) HR(次/min)治療前 治療6月后 治療前 治療6月后 治療前 治療6月后145.49±15.83 125.03±13.29 89.04±10.35 76.32±7.57 75.03±7.99 61.05±5.83 144.72±16.04 135.74±18.36 88.69±9.84 82.49±8.45 74.96±8.35 67.22±7.59 0.216 2.989 0.155 3.440 0.038 4.077 0.830 0.004 0.877 0.001 0.970 <0.001 tP
表2 2組左心室肥厚相關參數比較(±s)

表2 2組左心室肥厚相關參數比較(±s)
例數 LVPWT(mm) IVST(mm) CI[L/(min·m2) ] LVMI(g/m3)40 13.49±2.27 18.29±3.15 3.59±1.01 186.92±19.88時間 組別治療前 聯合組參照組t 40 13.76±2.15 17.86±2.74 3.73±0.96 187.21±20.05 0.546 0.651 0.635 0.065 P 0.587 0.517 0.527 0.948治療6月后 聯合組 40 9.73±1.62 13.15±1.59 4.45±0.85 135.07±20.84參照組 40 11.85±2.06 15.09±2.72 4.01±0.70 158.32±22.16 t P 5.116 3.894 2.527 4.834<0.001 <0.001 0.014 <0.001
綜上可知,阿利吉侖+AngⅡ受體拮抗劑治療高血壓性心肌病,能顯著調控血壓、心率水平,改善左心室肥厚,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