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杰
(南陽市中心醫院 血液凈化科,河南 南陽 473000)
慢性腎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是指多種原因導致慢性腎實質損害,腎臟萎縮,無法維持基本功能,表現為厭食、惡心、貧血、心功能衰竭等。臨床常通過血液透析治療CRF,可清除機體代謝廢物、多余水分,維持酸堿平衡。但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現焦慮、沮喪、抑郁等負性情緒,影響患者治療[1]。故需對患者實施有效護理,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心智覺知干預是指客觀觀察身體內部及外界環境等各種刺激產生的心理體驗,通過認知、暴露、放松、自我管理等機制緩解負性情緒[2]。本研究以我院CRF 血液透析患者為研究對象,實施心智覺知干預,觀察對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9年4月我院100 例CRF 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入院時間分組,各50 例。觀察組男28 例,女22 例;年齡43~76 歲,平均(59.43±7.12)歲;透析齡3~38月,平均(21.36±8.12)月;學歷水平:小學及以下4 例,初中27 例,高中13例,大學及以上6 例。對照組男29 例,女21 例;年齡44~75 歲,平均(59.82±6.87) 歲;透析齡3~39月,平均(21.83±8.56)月;學歷水平:小學及以下5 例,初中26 例,高中14 例,大學及以上5 例。2 組基線資料(性別、年齡、透析齡、學歷水平) 均衡可比(P>0.05)。
二、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符合CRF 診斷標準[3];均行血液透析;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精神異常;合并嚴重心、腦、肺疾病;惡性腫瘤。
三、方法 2 組均行血液透析治療。
1.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保持病房干凈整潔,指導患者用藥,進行血液透析護理。
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心智覺知干預,包括觀軀體、觀呼吸、觀想法,共干預8 次,45min/ 次,1 次/ 周。具體如下:⑴觀軀體:第1~3 次,進行軀體掃描、心智覺知散步。A.軀體掃描:告知患者盤膝而坐,播放《致愛麗絲》《勃蘭登堡第二協奏曲》等輕音樂,引導患者關注軀體反應,若患者感覺軀體存在惡心、頭痛、乏力等癥狀,觀想到軀體哪個部位,哪個部位就感覺不舒服,并向護士提出疑問,得到正面解答后,感覺問題解決,但持續時間短,心理再次出現疑惑,重新咨詢,護士應告知患者問題出現的原因,引導患者放松,感受軀體信號。B.心智覺知散步:告知患者每日抽出0.5~1h 散步,同時進行軀體掃描,記錄心智覺知散步心得,第2d 詢問其自我訓練感受,監督患者完成自我訓練。⑵觀呼吸及觀想法:第4~7 次,進行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合理情緒療法。A.心理診斷階段:護士積極與患者交流,傾聽患者傾訴,了解患者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應激源及疾病、治療認知情況,判斷患者負性心理行為、不良認知,小組討論決定問題解決順序。B.領悟階段:取舒適體位,指導患者進行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練習,引導患者注意胸腹部起伏,感覺胸腹部起伏變化。患者放松后,鼓勵患者正確面對錯誤認知、負性情緒應激源,糾正患者對疾病、治療方式的認知。若患者存在“疾病治愈無望,不再治療”等心理,護理需講述康復病例,增強患者治療信心,疏導患者負性情緒。C.再教育階段:再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其他錯誤認知,并糾正。⑶總結:第8 次,結束訓練,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需常觀軀體、觀呼吸、觀想法,堅持練習。
四、觀察指標 1.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AS) 評分評估對比2 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SDS 評分、SAS 評分總分均為100 分,評分越低,負性情緒越輕微。2.采用心智覺知注意覺知量表(MAAS) 評分評估2 組干預前后心智覺知度[4],15 個條目,總分90 分,評分越低,心智覺知度越低。3.采用腎臟疾病生存質量專用量表(KDQOL-SFTM) 評分評估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5],包括生理職能、活力、癥狀與不適、認知功能、腎病對生活的影響等,總分100 分,評分越低,生活質量越差。4.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滿意度量表(NSNS) 評估2 組護理滿意度,總分95 分,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總滿意=非常滿意+滿意。
五、統計學分析 SPSS 22.0 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s) 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結果 一、SDS 評分、SAS 評分 干預前2組SDS 評分、SAS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DS 評分、SAS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二、MAAS 評分,KDQOL-SFTM 評分 干預前2 組MAAS 評分,KDQOL-SFTM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MAAS評分,KDQOL-SFTM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三、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00%較對照組82.00%高(P<0.05),見表3。
討論 據統計,我國慢性腎臟疾病患病率達10%~30%,終末期腎病發生率為336/100 000[6]。CRF 發生與糖尿病腎病、慢性腎盂腎炎、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等多種疾病有關。血液透析雖可替代腎功能清除部分代謝廢物、多余水分,但無法徹底治愈疾病,患者需長期進行血液透析,加重患者負擔,患者易出現負性情緒。因此,需對患者實施有效心理護理,以改善其心理狀態。
心智覺知干預強調患者客觀觀察軀體感受及心理活動,改變患者以往關注目標的“行動模式”,幫助患者建立關注過程的“存在模式”,以暴露、認知、放松、改善患者負性心理行為,糾正其錯誤認知[7]。心智覺知干預起源于佛教禪學,包括冥想訓練(觀想法)、禪修訓練(觀軀體、觀呼吸),可強化患者正能量,增強其心理抵抗力,提高患者心智覺知水平。觀軀體可促使患者感受軀體信號,有助于患者明辨想法與現實,幫助患者正確認知疾病與自身身體狀況,避免出現嚴重負性情緒。軀體掃描、心智覺知散步通過一對一指導、自我訓練,可確保觀軀體的持續性。而觀呼吸、觀想法是通過合理情緒療法,加之胸式呼吸、腹式呼吸放松,改善患者負性心理行為,糾正錯誤認知。徐雪芳等[8]研究發現,心智覺知干預可改善尿毒癥患者心智覺知度,改善患者負性心理,提高其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SDS 評分,SAS 評分低于對照組,MAAS評分,KDQOL-SFTM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心智覺知干預應用于CRF 血液透析患者,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患者心智覺知度及生活質量。本研究還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00%高于對照組82.00%(P<0.05),提示心智覺知干預應用于CRF 血液透析患者,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表1 2 組SDS 評分、SAS 評分對比(±s,分)

表1 2 組SDS 評分、SAS 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SDS 評分 SAS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50 56.71±5.85 43.96±4.18 53.45±5.63 41.32±4.05對照組 50 55.84±5.72 48.15±4.67 52.69±5.41 45.76±4.41 t 0.752 4.727 0.688 5.244 P 0.454 <0.001 0.493 <0.001
表2 2 組MAAS 評分、KDQOL-SFTM 評分對比(±s,分)

表2 2 組MAAS 評分、KDQOL-SFTM 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MAAS 評分 KDQOL-SFTM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50 56.56±4.75 79.85±6.14 58.26±5.17 76.40±8.59對照組 50 57.93±4.61 75.12±5.60 59.13±5.35 68.92±6.43 t 1.464 4.025 0.827 4.929 P 0.147 <0.001 0.410 <0.001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綜上所述,心智覺知干預應用于CRF 血液透析患者,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患者心智覺知度、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