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曉曉
期貨多是在商品交易所進行,通常情況下是以合約的形式,規劃好未來交割商品的時間,以此實現商品銷售。期貨交易中需要按期貨交易市場上的標準化合約進行,按照指定的時間、地點、價格及其他條件進行指定數量貨物的交易。隨著世界范圍內貿易體系的發展,期貨貿易這種貿易形式的出現為貿易雙方提供了新的渠道,也使貿易活動變得更加多樣化,為貿易雙方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提供了新的方式與方法。
期貨
期貨的概念與現貨是相對的,前者是指交易在未來進行,其交易內容可能是某種有實體的商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或金融指標;后者則是指現在直接完成交易過程。交易完成時間點上的不同是期貨與現貨最大的區別。期貨的交易日期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可根據實際需求指定交易日期,而期貨交易中簽訂的合約對維持金融秩序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常情況下期貨會被分為金融期貨與商品期貨兩種,商品期貨還有更詳細的分類。一般商品期貨的標的物在品級、質量、規格、數量上均有相應的要求,而且其價格會隨市場經濟環境變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金融期貨是指金融商品或金融工具,較為多見的有股指、利率等,金融期貨的交易也包括各種期權交易等。
期貨市場及功能
期貨交易需要仰賴期貨市場進行,期貨市場通常包括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所、期貨經紀公司及期貨交易者四部分,不同部分有不同的功能,四部分共同發揮功能形成了完整的期貨市場。
比較成熟的期貨市場在經濟學中是最理想的市場形式,由于期貨市場能夠實現包括期貨合約買賣的結算、為期貨交易提供擔保、對實物交易交割進行監督以及公布市場信息幾方面功能,因此期貨市場被認為是一種相對更高級的市場組織形式,同時也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必然會誕生的產物。
大宗商品貿易
大宗商品貿易的概念要先從大宗商品開始理解,當前普遍認為的大宗商品是指能夠進入流通、具有商品屬性但無法以零售的方式進行貿易的大批量物質商品,多用于農業生產活動及消費活動。而金融投資市場中的大宗商品,指的是具有同質化、可交易且能夠被廣泛作為工業基礎原材料的各種商品。金融投資市場中的大宗商品可簡單分為能源商品、原材料及農副產品三個類別,而針對這些商品進行的貿易活動則稱為大宗商品貿易。一般大宗商品需要滿足價格波動大、供需量大、易于劃分標準且運輸及儲存要求低等特點。
期貨市場的交易者通常分為供給方、需求方及貿易方三種,供給方與需求方是對立的,而貿易方則在兩者之間進行一定程度的投機活動獲取利益。這也就意味著貿易方的利潤獲取方式只能來自交易行為本身,而供給方及需求方獲得利益則需要建立在實體現貨的交易基礎上。以供給需求雙方原用來進行交易的現貨市場而言,商品的市場價格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雙方對交易能否進行的判斷,甚至商品市場價格就是決定單次交易能否成功兌現的核心要素。但問題恰恰也就出在這里,市場本身的環境非常復雜,因而沒有人能夠在每次交易過程中均能有效判斷市場風向,這也就使得期貨交易因其核心功能——能夠通過合約將因價格波動產生的風險進行控制——而受到交易雙方的重視。
供給方只有將商品銷售之后才能獲得所需的利潤,因此商品積壓的數量越大、時間越長,給供給方造成的損失也就越嚴重;需求方則時刻處于盡量控制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中。因此期貨市場交易對于供給方來說,期貨市場的業務能夠保證其掌握的商品在規定時間內順利售出,其價格也能確保供給方獲得理想的利潤;需求方則能夠根據完全公開的交易信息了解供需雙方的關系水平,并對未來一段時間內商品價格走向進行預估,這就使得需求方控制原料采購成本的目的得以實現。
大宗商品的供需關系與零售不一樣,在大宗商品貿易過程中,需求方往往占據更有利的地位,為確保需求方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依然能夠順利完成交易,供給方往往需要在商品的生產加工過程中耗費大量精力。由此可見,對期貨市場了解較多的多是供給方,而需求方對期貨市場的了解多停留在表面(不考慮專業期貨經紀公司),而供給方由于掌握了更多關于期貨市場的內容,因此在交易過程中會隨著商業模式的進化而轉變為為需求方提供人性化的服務,以期貨交易與現貨交易結合的方式控制產品銷售量與利潤,這種行為除了幫助需求方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風險之外,對強化雙方的合作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通常大宗商品貿易在應用期貨市場的過程中會以下列三種方式規避市場風險。
其一是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指供給方擁有大量可銷售現貨或需求方對現貨有大量需求的情況下,供給方前往期貨市場買進與現貨數量相等、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貨合約(如果是需求方則是賣出),之后尋求合適的時機將期貨賣出或買進,以這種方式實現獲取利潤的目的,從而規避因現貨市場價格變動造成損失。套期保值的交易方式能幫助需求方實現對成本的鎖定,而對于供給方則能幫助其獲取預期的利潤。
其二是點價交易。與套期保值這種單方面即可進行的交易形式不同,點價交易需要雙方共同進行配合方可完成。點價交易過程中要由雙方事先商定好貨物的數量及升貼水(確定遠期匯率的走勢,遠期匯率高于即期稱為升水,反之稱為貼水,相應的價格稱為升水金額與貼水金額),之后等到交易成交時,以期貨當時的市場價格作為約定價格進行結算,因此這一期貨交易方法中升貼水的確定較為關鍵。通常在確定升貼水時,要考慮合約時長、運費、產品質量及是否會隨時間發生貶值等。點價交易對于需求方而言,能使需求方在交易過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性,需求方在點價交易過程中可對商品在市場上的價格走勢進行判斷,并最后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采購;而供給方則需要耗費更多精力,在與需求方確定商品數量之后要迅速在預交易月份的合約上進行反向下單操作,也就是說供給方要在點價交易前期商定完成后迅速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的操作,實現對其有利的鎖定,將商品因市場上價格波動造成的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內,而供給方還擁有向需求方收取一定額度保證金的權利,從而確保需求方即使因為意外毀約,無法順利完成交易,供給方依然能夠獲得一定程度的經濟補償。
其三是期貨套利。期貨套利根據操作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種類型,主要以跨品種套利及跨期套利為主。跨品種套利是在對某種期貨商品按照之前簽訂好的期貨合約進行買入或賣出時,對另一種有相關性的商品期貨合約進行相應的操作(買入或賣出均可,操作方式按照商品品種及貿易策略制定),如兩種商品互補或互為替代品,就可根據不同的操作等待合約價格上升或下降至一定程度時,再以平倉操作獲得相應的利潤;跨期套利是以同種類型但時期不同的商品進行,在合約價格出現價差時運用對沖的方法獲取利潤,如棉絮在一年內不同時間價格產生變化的不同合約等。
期貨市場本身擁有較為成熟的體系,同時也擁有用于供需雙方參考的龐大信息量,因此在大宗商品貿易中,貿易雙方均可以運用期貨市場實現控制成本及降低風險的目的。但期貨市場尚存在一些技術壁壘,這就使得貿易雙方要在國家指導下學習先進的商業模式,推動個人實力與國家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