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執行總編 蘭恒敏
海洋興則山東興,海洋強則山東強。圍繞建設海洋強省,山東省國資委和省屬企業近期頻頻展現大動作。
7 月29 日,山東省屬企業暨煙臺市海洋產業重點項目招商簽約活動在煙臺舉行。會上,22 個輻射帶動強、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的重點項目簽約落地,合同總金額高達265 億元。“耕海1 號”海洋牧場綜合體、全球首制超大型海上油田設施一體化建設及安裝和拆解裝備——“藍鯤號”、煙臺海上世界、南北長山島東部海域海洋牧場綜合開發、小清河港口群開發等13 個重點涉海項目進行了現場推介,涉及海洋工程裝備、基礎設施建設、海洋文化旅游、現代海洋漁業等多個領域。
8 月10 日下午,省國資委與煙臺市推進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生態產業發展對接座談會在山東大廈舉行。會上,長島綜合試驗區推介了現代海洋漁業、文旅康養產業、鄉村振興3 個板塊8 個項目,山東海洋集團介紹了“耕海一號”智慧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運作模式,山東文旅集團介紹了與長島文旅產業合作的規劃設想,其他省屬企業圍繞主責主業和可合作的領域項目,與長島方進行了“一對一”座談,交流合作意向,并重點就如何利用長島豐富的海洋和旅游資源、加快省屬企業海洋和文旅產業發展、助力海洋強省建設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
8 月8 日,由山東省政府主辦,青島市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省國資委、山東港口集團共同承辦的“青島·陸海聯動”研討會在青島舉行。此次會議范圍更大,邀請了沿黃九省(區)省會(首府)城市、膠東經濟圈五市以及部分陸港企業和現代服務業企業,圍繞“東西互濟、陸海聯動、開放協作、共促‘雙循環’”主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推動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新格局。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山東連續三次召開事關海洋強省建設的重要會議,山東建設海洋強省的決心、力度和措施可見一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必須激發內需巨大潛力,積極拓展消費空間,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積極提升供給質量;必須著力暢通互聯互通大通道,加強基礎設施連通,完善物流體系,深化陸海聯動,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循環起來,為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勁動力。
山東正著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以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為依托探索更加自由便利的政策,以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為依托放大示范效應,以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為依托強化引領帶動,不斷提升對外開放層次水平。
尤其可喜的是,山東港口集團、山東海洋集團等省屬企業,不僅在建設海洋強省中一馬當先,較好地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而且越來越注重敞開胸懷與青島、煙臺等地方政府合作,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中遠海運集團等央企合作。
大循環、大開放、大聯動,需要大視野、大格局、大力度。巨艦出海,必須形成合力。山東省屬企業建設海洋強省的路子走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