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徐天寶
攜手奔小康,魯渝一家親。
2019 年9 月3 日,地處重慶市大山里的龍潭鎮花蓮村、魚水村的村民,意外見到了一群來自山東省屬企業的風塵仆仆的脫貧幫扶人員。這是魯商集團赴重慶對擬幫扶項目進行實地考察的工作組人員。他們深入項目現場,實地考察幫扶村莊的環境,渴了喝一口山泉水,餓了吃一口自帶的干糧。工作組與村民座談,并分別與4 個貧困村簽訂幫扶協議。這是山東省屬企業積極落實東西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的一個生動剪影。
山東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入推進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工作的意見》出臺以來,省國資委高度重視,委黨委把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黨委書記、主任張斌親自研究部署。各省屬企業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明確對口支援工作分管領導、責任部門,積極履行國有企業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
省國資委對外合作與綜合協調處進一步整合完善國資委機關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工作職能,加強對省屬企業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工作的統籌協調。對外加強與省對口支援辦公室以及前后方工作機構的聯絡,爭取工作支持;對內加強與省屬企業的溝通聯系,建立扶貧協作微信工作群,發揮“省屬企業新疆黨建工作交流提升綜合協作區”作用。通過暢通聯系渠道,形成了省屬企業對口支援扶貧協作的內外聯動、上下協調、共同推動的工作機制。
兩年來,省國資委結合省屬企業實際情況和受援地需求,積極組織省屬企業開展對接,了解產業政策,交流合作意向,考察產業項目,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其中,繼成功組織開展省屬企業青海行、西藏行活動后,2018年11 月,組織5 戶省屬企業赴新疆開展考察投資活動,與新疆兵團12 師國資委簽訂了國企國資合作框架協議,協調山東能源集團向12 師捐贈50 萬元資金,用于支持當地教育衛生醫療事業。同時,積極組織省屬企業重慶行活動,4 戶省屬企業赴重慶參加了第二屆“西洽會”展會活動,山東國投權屬企業浪潮集團和山東重工權屬企業濰柴集團分別參加山東館展覽,水發集團、山東能源集團與重慶有關企業開展了投資合作洽談。
為加大對西部地區產業幫扶力度,省國資委鼓勵支持省屬企業在受援地重點投向工程機械、汽車制造、交通建設、商貿物流等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延伸上下游產業鏈,促進當地經濟協同發展。截止到2018年底,5 戶省屬企業在重慶開展業務,投資額達100 多億元。7 戶省屬企業在新疆投資項目20 多個,累計完成投資143.08 億元,安置解決新疆就業人員近4000人。在對重慶的結對幫扶活動中,省國資委組織魯商集團、山東高速集團、水發集團與重慶尚未摘帽的13個貧困村開展魯企渝村“心連心”結對幫扶活動,捐助幫扶資金130 萬元,簽訂結對幫扶協議,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活動。
2018 年12 月,由魯商集團與山東省發改委共同發起,山東重慶對口協作產業聯盟成員單位銀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市開州區香石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牽頭組織的首批重慶深度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進入銀座超市銷售項目正式落地實施。產業聯盟作為政府與企業的溝通橋梁和扶貧產業協同平臺,旨在推動魯渝扶貧協作,促進兩地產業合作共贏,發揮比較優勢深化合作帶動脫貧,助力扶貧協作事業發展,實現資源共享、產業互補、共贏發展。
截至2020 年6 月30 日,共從重慶市開州、云陽、酉陽、萬州、奉節等10 個深度貧困縣引進18 個品類、近百個特色單品的重慶優質農產品,累計推廣524 土紅苕銷售近2 萬斤,林下散養土雞、珍珠雞銷售近500只,重慶青花椒銷售近4000 斤,奉節縣石崗鄉藍莓銷售6000 余斤,巫山縣巫峽鄉石榴銷售近5000 斤,實現銷售收入105 萬元。該項目不僅解決了部分重慶農戶的實際困難,還給山東人民帶來了味道獨特的重慶農產品,滿足了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文章開頭提到的龍潭鎮花蓮村,村民的安全飲水問題一直是個“老大難”。魯商集團使用幫扶資金修建3 個10 立方安全飲水池,鋪設供水管網2000 米。該項目于2019 年10 月開工建設,2019 年12 月全面完工,幫扶資金已全額支付到施工單位。項目的順利投用,有效解決了當地村民56 戶269 人(其中建卡貧困戶17 戶73 人)的安全飲水問題。
在興隆鎮,魯商集團幫扶修建興隆中心小學校籃球場。該工程內容為新建EPDM 籃球場51 平方以及新安裝籃球架1 套,10 萬元幫扶資金已全額支付到施工單位。項目使興隆中心小學1000 余名師生受益,使學生身體得到了更好的鍛煉,豐富了學校師生的業余生活。項目惠及興隆鎮300 余戶貧困家庭學生近400 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250 余人。
據了解,重慶的貧困村多在山區,自然條件相對較差,交通不便,水利設施老化失修,用電質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務不夠到位,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上學難、就醫難、居住條件差等問題比較突出。多數貧困村經濟結構單一,土地拋荒嚴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或能人大戶帶動和輻射作用發揮有限,持續增收能力不強。這也給山東省屬企業的幫扶工作帶來了新的考驗。
為此,水發集團緊緊圍繞結對幫扶工作目標,委托權屬公司水發農業投資集團成立結對幫扶小組,厘清幫扶思路,堅持求真務實,確保結對幫扶工作落實到位。幫扶小組第一時間對接扶貧協作對象,分別與重慶市城口縣倉房村、復興村、密水村簽訂了《魯渝扶貧協作魯企渝村“心連心”結對幫扶框架協議》,及時撥付幫扶資金,做到專款專用,真正發揮幫扶資金的帶動作用。
助力貧困村實施精準扶貧,山東高速集團黨委安排專人主動與重慶彭水縣黃家鎮白沙河村等6 個未摘帽貧困村村委及鎮政府對接,了解當地情況和基本需求,于2019 年8 月初順利簽訂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在充分了解當地情況和基本需求后,山東高速集團充分調動各方面資源,按照協議于2019 年給予6 個貧困村每村10 萬元幫扶資金,用于貧困村養殖場擴建、道路新建、道路和便民中心改造、人居環境整治、環衛設施購買等項目。
構建精準扶貧模式,改變捐贈為主的輸血式扶貧模式。山東省屬企業以產業資源優勢為依托,形成“多位一體”的造血式精準扶貧模式,充分發揮產業扶貧帶動作用。其中,魯商集團旗下易通發展集團依托自身大數據資源優勢和山東一卡通線上線下渠道資源,在山東一卡通在線商城“易通助農”板塊增設重慶專區,開展一攬子“巴味渝珍”重慶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的線上線下推薦活動,推動魯渝扶貧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