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廟會
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人流趕來的斗笠
從四野鄉鄰趕來的老母親小媳婦
從老爺廟來的和尚玉皇頂來的道士
一陣微風細雨,燕子呢喃
南城門早早地打開了
還愿的土布包上纏著紅絲線,穿過
護城河的木板車坐著兩個孩子一筐倭瓜
敬上一炷香,求官求財尋個如意郎君
求子許愿治病消災驅魔降妖
都要去面見藥王爺
鳳凰山熱鬧了
就像一本小人書打開了,里面人來人往
這么多人圍攏著鳳凰山
多么像夜晚的燈火圍攏著黑暗
這么多人面向她,向她說著心里話
在她面前上香磕頭流淚
這些情節讓我想到:生活
有時候多么細微
那么多人丟失了茫然又轉身去尋找茫然
你也加入抬神像的人群吧
繞城一周,讓煙熏一下讓火燎一下
讓它更像一座大慈大悲的神
隨著人流走到鳳凰山頂
你會發現,此時的白云和星星更遙遠
其實,所有人的愿望都不大
和一粒灰塵一樣,總會落在低處
并充滿了煙火味
背景鏈接:從清代起,鳳凰山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藥王廟會”,老百姓則稱之為“鳳凰山廟會”。每年的農歷四月二十八前后三四天中,商賈云集,游人如織,盛況空前,一片太平盛世的繁華盛景。
明遼東長城:螞蟻嶺
可能是戰爭留下的一輛銅車馬
還可能是戰爭的銅車馬踏碎的殘磚碎瓦
我不想去贊美它
是戰爭里的殺戮仇恨里的搶掠誕生了你
遼東以東的幾截白骨堆放在那里
現在,我們叫它長城
山之陽抵御異邦的鐵蹄和彎刀
山之陰呢,羚羊和母鹿相愛了
河水不聲不響,陽光明亮
陶瓷和皮毛正在交易,
一群人一輛馬車一隊駱駝,正在穿梭
螞蟻嶺,明長城
攔得住千山萬水又怎么攔得住萬里長空
戰爭卷走了我的牛羊井水和珠寶
還有屋內的經卷屋頂的油氈天上的月亮
馬蹄聲里烽火燃燒,蒼鷹留痕舉目荒涼
如果鮮血和死去就是戰爭
如果戰爭就是丟失了春天和不再相戀
那我寧愿拆掉這山脊這垛口這石柵欄
讓山南的鳥雀找到山北的巢
讓山北的牛羊咀嚼山南的草
背景鏈接:明代遼東長城從鴨綠江起,由東南向西北,跨越寬甸、鳳城進入本溪境內,全長共計115公里。明遼東長城螞蟻嶺段全長30公里。由城山起點北去,從南大嶺開始,經鳳城、寬甸交界的螞蟻嶺,向西北越過邊墻線上的第一座高峰——海拔526.8米的螞蟻嶺,到達東湯鎮北樓村北的金家溝。螞蟻嶺長城大部分由高山大嶺相連,一般山脊海拔均在300米以上,邊墻特點是以山險為墻,用石封堵溝谷。螞蟻嶺山口自古為交通要道,現在東湯鎮咸家村四道溝北槽子山鳳城與寬甸交界處內側仍有殘敗的長城50米長,高1米左右,石墻寬5米左右。
道臺衙門
己經過了三更天了,老街冷清
風往南吹往北吹也吹不出這窄窄的街路
不用注意火燭和匪盜
雨快來了天也快亮了
那個蹣跚的步履深一腳淺一腳
一個白天一個夜晚
一些事情永遠地消失了
兩個石獅子閉目養神
一架木輪車吱吱呀呀地穿過護城河
早起的是我的兄弟
他側目看著北府的二小姐腳步細碎
軟綿綿的身段兒扭進了龍鳳寺
瓜和菜送進了道臺衙門
宴飲的吹奏聲驚飛了柏樹上的烏鴉
小人物閃開,大老爺出行
滿街滿巷拖起了大辮子
大花轎出城了,儀仗出城了
大煙槍出城了,鳥籠子也出城了
巷口一個孩童手拿糖葫蘆
兩道鼻涕拖得長長的
像那個清王朝越走越遠的影子
背景鏈接:舊時被鳳城老百姓稱為“道臺衙門”的地方是指晚清時設在鳳凰城的東邊兵備道署衙門,衙門舊址在老鳳凰城里的上帝廟前?,F在鳳凰山紫陽觀前的一對石獅子,就是原鳳凰城東邊兵備道署衙門門口的石獅子。偽滿時期建縣公署時,這對石獅子曾在偽縣公署門前,文革后又被運到紫陽觀外,也算是歷史文物了。
瓦溝烽火臺
鷹收回了翅膀,天空仍舊掛在天上
風從草尖上掠過,云仍舊飄在云上
可仇恨卻無法收回,太陽
也收不回夜晚的羽毛
還是給我八百里平川吧,稻谷熟了
河水東流,如果我還能夠站起來
我要登高遠眺,看一看我的弟兄們
是不是也被燒得漆黑燒得疼
我只能醒著,拒絕黑夜拒絕入夢
你想回頭嗎,可哪里是你的歸途你的岸
你想在風中找尋嗎,可秋霜萬里
鳥鳴無痕,你只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月黑了風高了,旌旗十萬
除了死亡沒有什么能讓它停下馬蹄
草長了雪飄了,枯骨成堆
除了喊叫和刀鋒你找不到一片完整的時間
我累了,讓我側身或者躺下
其實我就是一個小小的烽火臺
你可以不愛我,我的哭泣只留給自己
前面的人走遠了,后面的人還在停歇
而我己沒有時間等你回來
在我還沒有失去記憶的時候
抓緊時間做完自己的事情——
不是你把我點燃
就是我把自己點燃
背景鏈接:瓦溝烽火臺位于鳳城市東湯鎮興隆村瓦溝屯東北1.5公里的大頂山峰頂,是明遼東長城烽火臺,臺基石砌,周長60米,石砌邊框內夯土臺高2米,臺頂直徑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