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微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結束了對非洲三國——埃塞俄比亞、安哥拉和塞內加爾的訪問,這三個國家都是中國的重要貿易和投資伙伴。不出所料,蓬佩奧在贊揚自由市場經濟模式的同時,又一次抹黑中國與非洲的合作,宣稱“(非洲)國家應當警惕專制政權做出的空洞承諾”。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美國國務卿時隔兩年后訪問非洲,而與此同時英法德等老牌殖民勢力在新年伊始也加緊了重返非洲的步伐。非洲為何突然成了美歐的“香餑餑”?
冷戰結束后,非洲長期以來都是“被遺忘的大陸”,老牌殖民勢力紛紛撤出非洲。一是非洲不在其全球戰略焦點上,二是主流精英層始終存在種族主義觀念。但是,一旦發現競爭對手加強與非洲的關系,這些傳統勢力就不再淡定。比如冷戰期間,當蘇聯勢力進入非洲后,美、英、法迅速采取行動。如今看到中非合作在非洲風生水起,他們也坐不住了想插上一腳。這才是美歐當前加緊關注非洲的一個最重要背景。蓬佩奧此行的重點是為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繁榮非洲”做項目宣傳和推廣,而在此過程中,其將石油資源豐富但貧困的安哥拉視為對抗中國影響的主要國家,因為“以石油換基礎設施”的“安哥拉模式”一直是美國的眼中釘。
在經濟層面上,保護主義盛行導致美歐不得不加緊占領新興市場。目前,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中有多個在非洲大陸。據聯合國機構發布的數據,非洲GDP增速預計到2020年達到3.2%,2021年達到3.5%。2019年就有25個非洲國家經濟增長至少達到5%。而且,到2050年,非洲人口將翻一番達到20億。所以,非洲經濟的巨大潛力也吸引著美歐。例如,英國首相約翰遜在“英非投資峰會”上強調,英國在尋求與非洲國家建立更牢固的聯系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此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非洲的經濟動力。
對于非洲來說,外部國家“能否為非洲實現經濟增長、應對人口膨脹提供實質性的支持幫助”才是核心關切。幾乎所有的非洲國家在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中都需要巨額投資,而西方提供幫助的現行路徑早已顯示出局限性。對此,美歐又將如何拉攏非洲,也考驗著他們的政治智慧。
而面對老牌殖民國家的“排兵布陣”,中非發展合作只有不斷創新升級、提升可持續性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筆者認為,盡管西方炮制的“債務陷阱”論調已經不攻自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非洲國家當下面臨的國際籌資風險和壓力。鑒于債務的可持續性直接影響發展的可持續性,因此創新中國對非洲的發展籌資模式、擴大混合融資規模不僅有助于緩解和分擔借貸相關方的風險,而且也有助于推動中非發展合作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這一原則之下,可鼓勵和引導開發性金融機構做好項目的前期風險和收益評估、精準設計融資方案,從而有效動員商業資本共同助推非洲發展、分享新興大陸的發展紅利,為中非合作注入持久的動力?!ㄗ髡呤巧虅詹繃H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
環球時報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