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亞濤 田發
摘 要:上海作為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內地城市,龐大的老年人口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上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樣也相應地改變了上海居民的消費結構。通過分析上海1997—2014年老齡化進程下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探討老齡化背景下如何從消費角度緩解老齡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并建議從“老有所養”與“老有所醫”兩個方面應對老齡化,完善老年消費模式、養老醫療,開發銀發經濟市場,從而激發老年消費市場的經濟活力。
關鍵詞:上海;老齡化;消費結構;影響;應對建議
中圖分類號:F12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36-0090-02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的生產生活以及物質條件等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各個城市GDP以及人均消費也在不斷地增長。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面臨經濟發展帶動產業升級的同時,勞動力市場也面臨一定的沖擊。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齡化人口最多的國家,老齡化一方面沖擊著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影響著產業結構,另一方面基于不同年齡層人口消費習慣的不一致,居民的消費結構也隨之發生改變。上海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中國的金融中心以及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同樣面臨著老齡化沖擊。因此,分析經濟水平較高及老齡化程度之深的上海消費結構的特點有利于把握我國以后如何應對日益加深的老齡化,促進上海老齡化背景下消費結構優化升級,對全國其他城市平衡老齡化背景下的消費問題起到一定的引導跟示范作用。
一、中國老齡化的現狀與老齡化的影響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 465萬,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12.6%,總人口突破14億。一般而言,當一個國家或者地區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大于7%時,就進入了老齡化的范疇。換言之,我國正處于老齡化社會,相對于西方國家,我國老齡化更具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點——未富先老。恐“老”是世界各國政府都擔心的事情,尤其是對于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來說,之所以擔憂我國的老齡化進程,可以從老齡化對我國兩方面的沖擊來看。一方面,老齡化會影響我國的勞動力供給,一部分勞動力到了退休的年齡,而我國之前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又降低了人口出生率,雙重因素疊加造成勞動力供給不足。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企業數量巨大對勞動人員的需求也最多,兩者相互沖擊我國的勞動力供給,勞動力不足連鎖反應就是影響社會產能,導致經濟滑坡等。另一方面,老齡化會沖擊財政體系,對我國的財政造成壓力,老齡化對養老金、醫療體系、社會保障等造成壓力,擠占財政支出。但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并不是百害而無一利的,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對于醫療保健、養老保險、養老旅游甚至養老機器人等方面都是利好,未來“銀發經濟產業鏈”將會是資本熱衷的新領域。
二、上海老齡化的現狀與特點
1.上海老齡化的現狀。上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高地,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科創領域等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繁華的都市生活下,存在著一個尖銳的社會問題就是“老”。這里的“老”并不是指建筑,而是人口的老齡化,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上海是我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也是我國內地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末,上海市全市常住人口總數2 418.3萬,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 455.1萬,60歲以上戶籍人口483.6萬,平均每3個上海人中就有一個60歲以上的。65歲以上戶籍人口317.7萬,戶籍人口老齡化率為21.8%,即平均不到5個戶籍人口中就有一個65歲及以上老年人。
2.上海老齡化的特點——老齡化時間早及老齡化程度深。作為近代工業重鎮跟東部沿海城市,上海自建國以來經濟水平發展便進入了快車道,經濟與富裕程度也早早領先全國,上海自1979年進入人口老齡化城市如今已達40余年,1979年上海65歲及以上老年人比重已經超過7%,相較于全國平均老齡化時間提前20年之久。而提前進入老齡化并沒有停止上海老齡化率的增長,1979—2018年,短短不到40年的時間里,上海老齡化率已經翻了1倍左右,而上海常住人口老齡化率14.3%。作為中國的金融中心及特大型城市,外地來滬的年輕群體大幅度拉低了上海的老齡化率,讓上海老齡化程度表面上看起來并不是那么嚴重。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將對上海的養老保障、財政體系、勞動力供給,消費結構等產生很大的沖擊。
三、上海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結構的影響分析
本文從上海統計局選取了1997—2014年上海居民消費結構的數據。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97年的8 439元已經增長到47 71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國第一。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也跟隨消費觀念以及消費主體變更等發生轉變。
從1997—2014年消費結構變化可以看出,上海居民家庭消費支出中,食品消費煙酒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也就是恩格爾系數不斷降低,從1997年的51.7%降到2014年的35%。眾所周知,恩格爾系數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標,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降到30%,標志著上海地區已經達到最富裕的標準區間。衣著消費從8.1%下降到6.7%,衣著消費比例雖然略有下降,但是整體屬于居民消費的正常波動范圍。衣著消費占比的降低一方面由于其他消費結構變化擠壓了部分衣著消費,另一方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網購平臺的發達,衣著服飾等商品價格更加透明,消費者也變得更加精明更加追求性價比,從優衣庫以及Zara的火爆便可以看出。但是老齡化人口對于品牌的追求以及衣著更新的速度是遠小于年輕群體的,因此隨著老齡化的加劇一定程度上會降低衣著消費占總體消費的比重。居住消費從8.9%上升至9.9%,居住消費的增加主要來源年輕群體,老年群體相對來說居住消費已經趨于穩定,老齡化一定程度降低了消費結構中居住消費的比重,同時也增加了服務型居住消費的比重。
生活用品及服務從7.7%降至5.8%,表明近年來上海消費者對于生活用品的消費規模減少了;交通通信從5.8%升至16%,主要因為近年來交通以及通信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等,降低了上海居民上網的難度。教育、文化、娛樂從12.1%提升至16.2%,對于教育類支出提高一方面是由于受教育的群體、范圍以及教育周期變得更長導致,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越來越精”,近年來出現了更多的國際中學,很多高收入群體選擇把子女送到國外留學等。對于娛樂支出,尤其是上海這類大型城市占比是很高的,年輕群體在結束繁忙工作之后,周末對于娛樂需求舒緩身心要求是必要的。相對而言老年人對于教育娛樂等支出很少,雖然上海也有很多老年大學,但都屬于偏福利性質的,整體對于學費要求不大。
醫療保健從2.9%升至4.7%,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居民對于健康的重視和國家加大對醫療保健以及相關企業的投資,醫療保健消費是上升的,而作為老年群體不可避免地會因為進入老年以后面臨身體器官衰老,以及老年群體免疫力下降導致的各種癌癥等潛在風險。而上海作為中國經濟水平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老年群體對健康的重視尤為顯著,醫療養老也已經不是少數人的特權,現在乃至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年群體盡管沒病也會選擇定期進行醫療體檢保健等預防老齡化潛在的各種健康問題。多種對醫療需求因素影響下,可以預測未來居民醫療保健消費比重會越來越大。
四、對老齡化背景下居民消費結構的建議
隨著老齡化水平的加劇,老齡化對于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是顯著的。老齡化問題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中國很多城市需要面對的問題,人到老年消費能力有限并不是說老齡化就抑制消費,老齡化對養老產業、醫療以及老年旅游消費等無疑是有著推動作用的。相信不久的將來,“互聯網+5G產業+醫療”等來解決老年人醫療保健等會催生相應的頭部企業,相應地也會改變我國現有的居民消費結構。
隨著上海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老有所養”與“老有所醫”是解決我國老齡化問題的關鍵。從“老有所養”角度來看,步入老年群體這部分人如何安度晚年。從消費角度思考的話包括刺激老年人消費,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說法,提倡消費養老概念,老年群體似乎并不需要擔心食品煙酒類消費,只需在質量和安全上替老年群體把好關即可;對于其他用品及服務消費,比如發展老年人喜歡的古玩市場消費,收藏市場消費,推進健康養老,鼓勵老年旅游消費等,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相應地也帶動相關交通、餐飲等服務業的發展;對于衣著消費,形成一批專門服務老年人特點的服飾企業等。對于老年人文娛消費可以推動相關戲曲市場發展以及運用現代技術修復相關值得老年人回憶擁有情感的老電影、老電視劇等。
從“老有所醫”角度來看,可以強化醫療消費的三個關鍵點,前期鼓勵老年人進行定期體檢,提倡養老保健等,改善老年人“有病才投醫”的傳統心理,醫院或者醫療機構不僅僅是治病的,也是可以預防疾病的;中期老年人因病就醫消費提升醫療體系服務質量,服務專業化,國家應培養相關人才攻克老年人癌癥等高發病,提高對老年人患病的救治率等;后期建立老年人離院定期觀察以及跟蹤,防止老年人二次發病對自身健康的影響等,最終形成老齡化帶動消費的新格局。
參考文獻:
[1]? 石明明,江舟,邱旭容.老齡化如何影響我國家庭消費支出——來自中國綜合社會調查的證據[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9,(4):62-79.
[2]? 王潤之,魏君英.人口老齡化對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23):34-35.
[3]? 錢婷婷.上海人口老齡化對消費水平的影響研究[J].西北人口,2016,(6):78-85.
[4]? 沈佳麗.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結構影響的分析——以重慶市為例[J].當代經濟,2018,(2):118-119.
[5]? 張莉.中國人口老齡化與居民消費結構的統計檢驗[J].國際公關,2019,(3):184-186.
[6]? 李恒杰.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對居民消費影響的定量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20,(4):59-62.
[7]? 趙周華,王樹進.人口老齡化與居民消費結構變動的灰色關聯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8,(9):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