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女兒最喜歡吃我做的番茄牛腩,但凡她周六從學校回來,我總要燜上一鍋,讓她吃個痛快。
接連幾天的暴雨,讓買菜都變得困難,好在市場供給充沛,就是價格不斷上漲,讓我的錢包吃緊。一夜的電閃雷鳴,讓我很是不安,直到凌晨三點才遲遲睡去。醒來一看表,還不到七點,起身拎把傘就沖到了菜市場。雖然風雨不斷,菜市場里依舊熱鬧,跟搶菜似的扎堆。好不容易擠到肉檔前,一邊挑挑撿撿一邊跟牛肉檔老板講價,老板還沒有回話,身后排隊的女人急了,沖我直嚷,“我們科爾沁的牛肉就這個價。”我扭過頭去,一臉尷尬,輕輕笑道,“澳洲牛肉也沒這么貴呀!”
以為這么一回問,至少讓她少說兩句,沒想到人家一臉鄙視與得意,沖出一句質疑的反問:“澳洲牛肉跟我們科爾沁的怎么比?”妥妥的自豪感沖天而起的樣子,我不敢再多說,看來這是個科爾沁草原來的女俠。
雖然我很想問她一句:“同是買菜人,相煎何太急?”又怕她又懟回來,不敢多說一句,悶頭選了三塊牛腩,買單走人。平時都是讓肉檔老板幫忙切成塊的,這次沒敢開口,怕身后女人再嚷:“我們科爾沁的牛肉哪里用切?直接燉了手抓著啃。”突然想起一句:不怕豬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又選了西紅柿、山藥、西芹、西蘭花與百合,這才一手舉傘一邊拎菜歸來。進家就埋進廚房,將牛腩清洗后切大塊,冷水里加蔥姜段、料酒與牛腩,煮沸后倒掉血水去腥氣,再用冷水將牛腩洗干凈。切兩個本地產西紅柿,一半先炒出味道,加洗凈的牛腩、蔥姜干辣椒翻炒,再加少許大料、桂皮、香葉與半鍋水,燒開后轉小火燜煮,一個小時后再加剩下的西紅柿。兩小時后,一鍋濃郁的西紅柿燜牛腩、清炒西蘭花、山藥百合炒西芹與雪白飄著熱氣的東北大米飯就擺上了桌,女兒洗好了臉,睡眼惺忪地坐到餐桌前。學習的孩子臉上有一道光,哪怕再疲倦,亦有如神靈附體般有著光彩,我一邊疼惜一邊欣慰,憧憬著孩子學業有成的未來。
小火燜出來的牛腩依舊美味,科爾沁牛肉的肉質也確實比澳洲牛腩更瘦、更結實、更彈牙、更有肉味,當然價格也好,至少貴了百分之三十。可是看到女兒一吃一大碗,這一鍋一天就能吃完,晚上回學校時,肯定是腸胃安妥,心情愉悅,便原諒了這高貴的價錢。
下午天氣突然轉好,微風不燥,樹枝輕搖,太陽也溫柔地高懸,立即奔了洗車點,花60元的高價洗得干干凈凈。送孩子上學的路上,母女溫柔傾談,仿佛去讀的不是高三,而是某個愉悅的興趣班。
周末一定要家人團聚,吃一頓可口的家宴,邊吃邊聊,這絕對是人生一樂,放松、愉悅、滿足與安心。于是治愈,有了明天繼續努力工作、發奮學習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