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
2019年6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對外發布《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是新世紀以來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第一個關于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綱領性文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指導意見》立足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一中國教育發展的最新、最根本要求,針對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以及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進行了系統的設計與部署。
不言而喻,普通高中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中間”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性作用。辦好普通高中教育,對鞏固義務教育的普及成果,增強高中教育發展后勁和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具有相當突出的意義。
國家在這一時間點推出《指導意見》,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背景。
其一,黨中央國務院對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個環節,圍繞立德樹人設計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并強調要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這為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指出,要研究制定出臺相關的政策措施,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這是一種時代性新要求,必將有效推動普通高中教育的深層次變革與發展。
其二,普通高中教育發展進入了新階段。新世紀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普通高中教育快速發展,普及水平顯著提高,截至2018年底,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88.8%,這之中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更為重要的是,普通高中教育的整體辦學水平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已經進入到以內涵發展、提高質量為重點的發展新階段。當然,當前普通高中教育還存在著素質教育實施不夠全面、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嚴重、唯分數唯升學率評價教育質量等突出問題,亟需通過推動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來加以破解和應對。換言之,推進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從一個重要的方面來說是因“問題”而生發出來的,具有相當明朗的問題意識,也是奔著問題的有效解決而去的。
其三,普通高中教育面臨著多維改革同步推進的繁重任務。當前,普通高中教育正處于普及攻堅、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三大改革同步推進的關鍵時期。哪一個方面都不輕松。特別是高考綜合改革,提出要探索“兩依據、一參考”的錄取模式,對普通高中學生的選課走班、教學組織、綜合素質評價等提出了嶄新要求,完成這些新任務迫切需要通過深化改革的方式,著力破解當前面臨的體制機制性障礙,確保各項改革能夠有效銜接、協同推進。
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推進是一項系統性的艱巨工作,教育中人需要自覺因應這一時代要求,積極作為,共同開創和營構新時代普通高中教育發展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