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玲 王 丹 高 莉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江西南昌 330006
壓力性損傷是住院臥床患者常見的護理并發癥,是由于患者身體局部長期受壓或受潮等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導致局部組織缺氧、缺血等致患者軟組織水腫、潰爛壞死[1-2]。心內科危重患者臥床易發生壓力性損傷,增加住院天數和經濟負擔,故預防壓力性損傷顯得尤為重要。在我國壓力性損傷的發生率是臨床護理質量管理的重要指標而被納入醫療機構評價體系中。泡沫敷料是預防壓力性損傷常用的減壓敷料類型[3-5],但在臨床使用中,由于泡沫敷料的遮擋,護士無法動態觀察皮膚,交接班需揭開泡沫敷料,導致泡沫敷料粘貼性降低而增加了敷料脫落的概率和更換敷料的頻率,從而增加了患者經濟負擔和不適,本研究經過長時間摸索,將泡沫敷料進行十字開窗法改良,取得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14例患者。納入標準:患者入院時Braden 評分≤18 分。排除標準:入院時患者骨隆突處已發生壓力性損傷,合并有糖尿病,骨隆突處及周圍皮膚有紅斑、紅疹、瘢痕、結痂等患者;精神病患者;不配合護理患者。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得知情同意。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57)和對照組(n=57)。兩組的性別、年齡、住院時間、Braden 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一般資料的比較
1.2.1 材料 康惠爾拜爾坦泡沫敷料,規格型號3420,12.5 cm×12.5 cm[康樂保(中國)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1.2.2 干預方法 兩組均采用預防壓力性損傷的護理措施:①應用Braden 評分表進行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12 分<Braden 評分≤18 分的患者每3 天評估1次,Braden 評分≤12 分患者每天評估1次;②使用氣墊床、翻身軟枕、足跟零壓力等預防壓力性損傷措施;③建立翻身卡,每隔2 h 護士翻身1次;④責任護士每班嚴格進行皮膚交接;⑤保持床單整潔干燥無皺褶,皮膚清潔;⑥根據心內科疾病特點給予低鹽低脂、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⑦在壓力性損傷高發部位包括骶尾部、足跟和髂棘使用泡沫敷料[6-7]進行無張力粘貼;⑧每天護士評估后護理記錄中記錄皮膚受壓情況;⑨如泡沫敷料出現卷邊和松脫即采用無張力撕脫方法更換。觀察組在常規預防壓力性損傷護理措施的基礎上,使用前在泡沫敷料中央行縱橫2 cm“十”字形剪開(圖1,封三)后粘貼,對照組完整粘貼,觀察組護士交接班時直接從敷料開窗處觀察皮膚,對照組按護理常規揭開敷料觀察皮膚。

圖1 泡沫敷料十字開窗法示意圖
①住院期患者壓力性損傷發生率:使用美國壓瘡專家咨詢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壓瘡分期系統[8]對患者是否發生壓力性損傷和壓力性損傷分期進行甄別。②泡沫敷料更換頻率:比較患者住院期的平均泡沫敷料更換頻率。③護理滿意度:患者出院時發放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采用谷波等[9]研制的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量表,對兩組進行滿意度調查,分別以滿意、較滿意、不滿意進行打分,該量表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分半信度為0.885。總滿意=滿意+較滿意。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2)。

表2 兩組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n(%)]
觀察組與對照組因病情較重且Braden 評分<12分Ⅰ期壓力性損傷分別有1例和3例(5.3%),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95,P=0.309)。
觀察組更換頻率平均值為(5.10±1.21)d/次,對照組更為(2.70±1.06)d/次,觀察組敷料更換頻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009,P<0.05)。
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在住院期間,護士用Braden評分量表進行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實施壓力性損傷預防措施,在壓力性損傷高發部位采用兩種方法進行泡沫敷料減壓,每班護士觀察局部皮膚改變情況,并根據泡沫敷料的粘貼牢固度更換,結果顯示,泡沫敷料十字開窗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壓力性損傷是臨床護理中的難點,也是護理質量控制的重要評價指標。一旦發生壓力性損傷,給患者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壓力與醫療負擔。美國NPUAP 認為,大多數壓力性損傷是可通過采用預防措施來避免的,同時花費在預防措施上的費用小于治療費用[10-12]。在經常受壓的骨隆突處用聚氨酯泡沫敷料預防壓力性損傷能有效的減少壓力性損傷的發生[13]。泡沫敷料主要通過分散剪切力、減少摩擦力重新分布壓力及保持局部皮膚適宜的微環境達到預防壓力性損傷的效果[14]。泡沫敷料使用方法簡單、價格便宜,除具有減少局部壓力的作用外,還能同時維持皮膚適宜的濕度,增強皮膚的耐受性。黃蕾等[12]報道中泡沫敷料在我國使用較廣泛。本研究結果顯示,泡沫敷料十字開窗法與普通泡沫敷料應用,預防壓力性皮膚損傷的效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泡沫敷料十字開窗法不影響泡沫敷料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樣能達到預期的壓瘡預防效果。
新型敷料操作簡單、費用低效果好,護士和患者對新的壓力性損傷預防措施接受度高。泡沫敷料成為預防壓力性損傷最好干預措施,其他依次為水膠體敷料、液體敷料和薄膜敷料[12]。此類敷料具有多孔性,表面張力低,富有彈性,可塑性強、輕便等特點,但其也有粘貼性較差,敷料不透明,難以觀察創面情況等缺點[13-16],而2014版國際《壓瘡預防和治療臨床實踐指南》強調使用預防性敷料時,每次更換敷料或至少每天評估皮膚有無壓力性損傷形成跡象[2],但泡沫敷料的粘貼影響護士對患者皮膚的動態監測,同時交接班時反復撕扯泡沫敷料易造成患者皮膚的損傷,導致泡沫敷料的更換頻次增加。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泡沫敷料十字開窗法敷料更換頻次低于對照組(P<0.05),泡沫敷料十字開窗法能預防壓力性損傷的效果較好,無需撕脫敷料就可直視受壓皮膚情況而減少更換敷料的頻率,為患者節約費用,為患者減輕負擔。
泡沫敷料使用可很好地減輕受壓部位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適感,同時使用泡沫敷料十字開窗法避免反復因撕扯敷料給患者皮膚帶來的刺激,從而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因為使用該方法可更為直觀的觀察皮膚情況,縮短交接班時皮膚觀察時間,從而也得到護士的一致好評。
綜上所述,泡沫敷料十字開窗法使用在患者壓瘡預防過程中有便捷、安全、有效的特點,因本法需破壞敷料的完整性,因此未來出現改進新一代產品,能讓患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