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正式施行。《條例》對農民工、相關政府部門、用人單位及工程建設領域單位等不同主體的權利與義務作了哪些具體規定?下面,小編就來梳理一下。
農民工: 《條例》賦予了農民工哪些權利?要求其承擔哪些相關義務?
權利:
有按時足額獲得工資的權利。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通過銀行轉賬或者現金支付給農民工本人,不得以實物或者有價證券等其他形式替代。
可要求施工總承包單位或分包單位與其簽訂勞動合同、進行實名制登記并辦理工資銀行卡(本人保管),領取工資時,可索要本人當月工資清單進行確認。
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有權依法投訴,或者申請勞動爭議調解仲栽和提起訴訟。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行為,農民工有權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投訴、舉報的農民工可向承辦的相關職權部門了解案件辦理情況。
義務:
應當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完成勞動任務。
不得編造虛假事實或者采取非法手段討要農民工工資,或者以拖欠農民工工資為名討要工程款。在權益受到侵害時,要依靠法律途徑依法維權,不能采取爬樓、堵路等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和暴力手段。
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 《條例》規定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有哪些職能職責?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負責,健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目標責任制,并納入對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進行考核和監督的內容。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加強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矛盾的排查和調處工作,防范和化解矛盾,及時調解糾紛。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的組織協調、管理指導和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的監督檢查,查處有關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等相關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履行行業監管責任,督辦因違法發包、轉包、違法分包、掛靠、拖欠工程款等導致的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財政、公安等相關部門依法承擔相應職責,做好與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相關的工作。
用人單位及工程建設領域單位:《條例》規定用人單位、工程建設領域單位等必須履行的責任有哪些?違反規定要承擔哪些后果?
用人單位
責任:
承擔支付農民工工資的首要責任,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應當依法予以清償。
要與農民工書面約定或者依法制定規章制度規定的具體支付日期,并按期足額支付工資,同時編制書面工資支付臺賬,并至少保存3年。
違反規定的后果:
以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代替貨幣支付農民工工資、未編制工資支付臺賬并依法保存,或者未向農民工提供工資清單、扣押或者變相扣押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的銀行賬戶所綁定的農民工本人社會保障卡或者銀行卡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不依法配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查詢相關單位金融賬戶的,由金融監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工程建設領域單位
建設單位
責任:
應當有滿足施工所需要的資金安排;向施工單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擔保;與施工總承包單位依法訂立書面工程施工合同;按照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支付的要求約定人工費用;按照合同約定及時撥付工程款,并將人工費用及時足額撥付至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人工費用撥付周期不得超過1個月。
違反規定的后果:
未依法提供工程款支付擔保、未按約定及時足額向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撥付工程款中的人工費用、拒不提供或者無法提供工程施工合同、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有關資料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相關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項目停工,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施工總承包單位
責任:
應當與分包單位依法訂立書面分包合同,約定工程款計量周期、工程款進度結算辦法;
按照有關規定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專項用于支付該工程建設項目農民工工資;
根據分包單位編制的工資支付表,通過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直接將工資支付到農民工本人的銀行賬戶并向分包單位提供代發工資憑證;
在工程項目部配備勞資專管員,對分包單位勞動用工和工資發放等情況進行監督;
按照有關規定存儲工資保證金,專項用于支付為所承包工程提供勞動的農民工被拖欠的工資;
在施工現場醒目位置設立維權信息告示牌。施工總承包單位或者分包單位應當依法與所招用的農民工訂立勞動合同并進行用工實名登記;
施工總承包單位、分包單位應當建立用工管理臺賬,并保存至工程完工且工資全部結清后至少3年。
違反規定的后果:
未按規定開設或者使用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未按規定存儲工資保證金或者未提供金融機構保函、未實行勞動用工實名制管理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相關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項目停工,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給予施工單位限制承接新工程、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等處罰。
未對分包單位勞動用工實施監督管理、未實行施工現場維權信息公示制度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相關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拒不提供或者無法提供工程施工合同、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有關資料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相關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項目停工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分包單位
責任:
對所招用農民工的實名制管理和工資支付負直接責任;
應當按月考核農民工工作量并編制工資支付表,經農民工本人簽字確認后,與當月工程進度等情況一并交施工總承包單位;
不得將工程項目違法轉包,接受施工總承包單位的監督、配合施工總承包單位的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或變相扣押農民工的工資卡。
違反規定的后果:
未實行勞動用工實名制管理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相關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項目停工,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給予限制承接新工程、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等處罰。
未按月考核農民工工作量、編制工資支付表并經農民工本人簽字確認、未配合施工總承包單位對其勞動用工進行監督管理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相關行業工程建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