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緊緊圍繞“穩企業、穩就業”這一目標,聚焦中央和省上階段性“免、減、緩”三項政策措施,把握時間節點、抓實工作重點、突破工作難點,以務實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一是從“早”抓組織準備。賡即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工作。同時,會同相關部門研究政策落實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重點、難點、痛點,提出合理化建議,最終形成了《關于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工作中特殊情況的處理意見》,對13種特殊情況進行了統一解答。
二是從“快”抓工作推進。依托騰訊云視頻會議軟件組織全市參保單位劃型分類云培訓,安排部署參保單位劃型分類工作;召開專題研究部署單位類型公示查詢、網上社保大廳改造、系統參數修改設置等工作,將鎖定大型企業名單下發至縣(市、區)同步進行比對核實工作;將單位類型劃分確認后的數據批量導入系統,在反復核實數據準確性、完整性的前提下,按照對應減免政策完成系統參數配置。
三是從“準”抓政策落實。實行“專人牽頭、專班負責、分級落實”工作落實機制,市縣兩級共組織45人的專門隊伍,主動加強和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通過數據比對、網站查詢、系統校驗等方式,按單位性質、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基礎信息進行分類清理。特別是對414家登記為企業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民辦幼兒園等特殊單位類型,按照對應所屬企業類型執行相應減免政策。除了省上下發的大型企業以外,最終完成了9500余家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社會組織和3500多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分類劃型工作和3000余條系統錯誤信息的變更修改工作。
一是服務企業實行黨員“一對一”。根據全市社保經辦機構黨員數量,從全市近7000戶參保企業中,按企業所屬產業類型、行業門類,選定198戶具有代表性的行業重點企業和存在暫時生產經營困難企業,建立黨員“一對一”聯系服務企業制度,向企業提供社會保險政策全程咨詢,涉及復工復產和人員就業方面業務全程代辦,涉及社會保險相關問題全程協助的“三個全程”服務。
二是政策宣講采取科室“全包干”。將全市涉及免、減政策的參保單位按所屬區域分級劃分為39個片區,實行科(室)分片包干負責政策宣講機制,將21000余張宣傳資料逐戶送到企業手中,并及時征求企業對政策落實、工作作風、服務能力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三是政策宣傳實現媒體“廣覆蓋”。通過電視、電臺、報刊等傳統媒體和“兩微一端”新媒體發布政策公告、進度動態等信息126條(次);印發政策宣傳資料9600余份,通過手機短信分3次向全市參保企業精準推送政策宣傳短信27800余條;錄制《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人物訪談》音視頻,在電視、電臺滾動播放32次;制作發布《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微課堂》動漫政策宣傳片,通過社保大廳、社銀網點的48塊電子顯示屏進行為期30天的全天候輪播。
一是念好監督“緊箍咒”。建立免減緩專門工作臺賬,對免減緩工作進行專項督查,對外公布申訴舉報熱線電話,接受參保單位和群眾監督,對存在政策落實不力、統計把關不嚴、管理服務不優等問題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嚴肅追責問責。加大風險控制力度,原則上對單位一次性人員新增超過5人、月基數申報同比超過500元的作為特別提示處理,經反復核實后對確實存在問題的由審計科進行稽核,涉嫌違規違法的交勞動監察部門依法處理。
二是優化服務“主渠道”。推行“綜合柜員制”業務經辦模式,設立社保費“免減緩”專門窗口,落實專人做好政策答疑和業務經辦工作。對符合減免條件的參保單位,只需通過“南充市社會保障網上服務大廳”據實申報費款期的繳費人數和繳費基數,業務系統自動生成執行減免政策后的征收計劃,參保單位按計劃繳費即可。對已繳2月份社保費的企業無需申請,在充分尊重參保單位的意愿和選擇的前提下,優先辦理退費或沖抵以后月份的繳費。同時,對書面承諾符合緩繳條件的企業只需提交緩繳申請即可辦理。
三是把穩問效“方向盤”。建立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成效評價制度,實行降費減負工作報告制度,要求縣(市、區)定期上報社保費減免統計報表和工作進度情況。截至4月底,已為全市符合條件的參保單位減免2-4月份社保費263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