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召開的成都市人社工作會上,溫江區人社局被評為“成都市人社工作先進單位”,并獲得社會保險、人力資源協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改革、和諧勞動關系、行風建設5個單項獎,綜合排名“全市領先、二圈第一”。2020年,溫江區人社局將圍繞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目標不變、任務不減、標準不降”,以“365”人社工作要點為抓手,凝心聚力再出發,推動人社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
一是就業市場仍將進一步承壓。疫情導致經濟減速,致使勞動力需求放緩,導致就業市場進一步承壓。同比去年指標來看,溫江區城鎮新增就業減少13.24%,失業人員再就業減少23.8%,就業形勢總體上不容樂觀。
二是社會保障仍需進一步克堅聚力。據統計,疫情發生以來,溫江區企業參保人數較之前減少近4500人,主要集中在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同時,失地農民安置、就業以及全民參保等問題亟待解決,如何最大限度減少疫情的影響,如何快速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是當前人社部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三是勞動關系仍需進一步加強治理。疫情期間勞動力返崗復工問題是當前勞動關系的焦點,特別是制造業企業表現尤為明顯。所以,加大對特殊時期企業勞動關系處理的指導服務,確保勞動關系總體和諧穩定,是人社面臨的現實問題。
一是應對風險,防范集中失業。建立117家重點企業監測樣本,整合8個社會化服務網格力量,定期召開產業部門、園區聯席會,聯防一次性20人以上規模裁員,將全年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二是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發揮“互聯網+”經濟逆勢增長優勢,支持企業適應群眾線上消費需求增加靈活就業崗位,支持各類投資主體創建創新創業園區、孵化基地、眾創空間等,預計帶動城鎮新增就業5500人以上,幫助失業人員再就業不低于2600人。
三是提升技能促進就業。提升全民技能,全年開展企業崗前、在崗等技能培訓1.3萬人次;開展農民工、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培訓不少于30班次1000人。同時,加強對重點領域風險源的排查研判,用最暖就業城市提升群眾幸福感。
一是持續兌現企業降費政策。按照“應免盡免、應減盡減”原則,全面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穩產滿產、紓難解困。
二是開展“中人”待遇重算。通過強化部門聯動、舉辦政策培訓、設立服務專員、開展上門服務等方式,平穩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有序推進養老制度向公平性、可持續性邁進。
三是開展失地農民社保攻堅。針對項目促建、土地征用中的4大類13項遺留問題制定專項化解方案,分類分期逐步解決。
四是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暢通與公安戶籍、常住人口數據銜接,精準核實人戶分離人員信息;拓寬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參保面;建立社保扶貧人員動態管理制度,實現貧困人員社?!按U全覆蓋”。同時,加強社保擴面稽核,不斷優化保障體系。
一是完善勞動關系服務平臺。搭建集“法律咨詢、投訴舉報、調解、司法援助、司法確認”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勞動爭議“一站式”糾紛實體服務平臺,完善“指尖上的勞動監察”勞資糾紛微信受理平臺,積極探索“溫江仲裁APP”在線服務平臺,提升服務質效。
二是做好根治欠薪工作。全覆蓋開展欠薪隱患“拉網式”排查,將工程建設領域及勞動密集型企業納入動態監管,結合入企雙訪,大力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引導企業依法規范用工,確保月度欠薪案件發生率不高于0.5‰。
三是創新辦案方法。變“事后懲處”為“事前預防”,指導用工單位加強內部管理,減少違法成本;變“結案了事”為“案結回訪”,提升案件辦理滿意度;變“被動受理”為“主動服務”,積極做合法權益的“守護者”。同時,打造不低于2個的和諧勞動關系示范點,年度完成省級試點45個指標中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