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邏輯進路與法治保障*

2020-02-22 08:05:51魏文松
時代法學 2020年2期
關鍵詞:文明法律改革

魏文松

(東南大學法學院,江蘇 南京 211189)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要求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19(2).。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我國進入新時代后,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改革工程,同時也在環境法治體系層面提出了新的法律要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對我國發展實際狀況的全新研判,人民大眾對包括生態環境在內的諸多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和期待。在這樣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中,如何充分保障人民大眾的生態環境權益,如何強化對生態價值的保障,如何踐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為新時代下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命題。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背景下,從法治的視角出發,應當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納入到法治化的軌道,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這項改革的進行。因此,應當進一步明確新時代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邏輯進路,并審視如何為其提供充分的法治保障。

一、問題的提出

生態文明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人之間所建立的一種良性循環、穩定發展、持續向好的系統形態。因而有學者認為“生態文明既可以是人類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中所取得的積極成果的總和,也可以是一種更高級的社會形態”(2)王燦發.論生態文明建設法律保障體系的構建[J].中國法學,2014,(3):34.。生態文明的基本理念是要求人類在與大自然交往的過程中尊重自然規律,珍愛大自然的一切饋贈,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生態文明建設的終極目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狀態(3)吳賢靜.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法的正義追求[J].時代法學,2013,(6):36.。因此,黨和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生態文明成為了我國近些年來發展過程中持續追求的價值目標。生態文明體制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規范、政策安排、組織實施等體制機制的統稱,同時是實現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構成部分。我國之所以將生態文明建設放置于較為突出的位置,既是因為生態文明建設是化解嚴峻形勢和擺脫發展短板的應對之策,同時也是因為生態文明是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全面和諧的價值追求(4)劉湘溶.關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2014,(2):5.。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應當是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總結過往發展經驗,反思固有的體制性障礙,是重新型構我國生態文明體制的前提基礎。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四個重要方面: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5)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19(2).。從我國整個發展的戰略布局來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新時代下我國深化改革發展范疇中的重要理論命題。在新的歷史階段中,應當通過體制革新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格局,保持自然環境應有的寧靜、和諧、美麗。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過程之中,我們不得不面對所暴露出的環境管理體制改革的內在沖突、環境執法改革的合法性問題、環境監察改革的合法性問題以及生態環境損害問責的合法性問題等法律性問題(6)陳海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環境法思考[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8,(2):65.。因此,我們應當反思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進程中,如何進行包括法律制度、政策規范等頂層設計的構建,充分發揮制度建設的引領和保障作用。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是保證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穩步推進的關鍵,既要依靠制度規范構筑生態環境的管控標準,也要依靠法治手段加大環境污染的懲治力度。那么,在新時代下如何重塑新的邏輯進路指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如何通過法治保障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供堅強后盾和正當依據,是進一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性問題。

二、新時代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邏輯進路

強調新時代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推進,要面對的最基礎性的問題就是秉持什么樣的價值理念,進而對改革的邏輯進路進行證成。新時代要樹立新的發展觀念,以新的邏輯進路引領新時代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為此,應當秉持三個層次的邏輯進路來指引新時代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一是要以法治邏輯引導體制改革;二是要因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三是要構建多層次的監管機制。

(一)以法治邏輯引導體制改革

堅持法治邏輯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全面推進我國的法治建設,不僅需要把法治置于辯證思維之中,而且還需要把法治邏輯推演下去(7)陳金釗.法治邏輯、法理思維能解決什么問題?[J].河北法學,2019,(7):5.。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邏輯,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法治邏輯內涵。在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進程中,應當合理協調好改革與法治的互動關系,堅持以法治邏輯引導體制改革,遵循以法治保障改革的實施、以改革推動法治的發展的法治邏輯。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為新時代我國各項改革事業中的重要一環,堅持以法治邏輯引導這項改革的落實,可以從制度層面破除阻礙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非理性因素,也可以從理論層面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供邏輯證成,還能夠在實踐層面為這項改革供應法制體系保障。與此同時,堅持法治化的改革理念,也意味著生態文明建設從傳統的粗放式向現代化的一種轉變,為從根本上扭轉傳統改革方式的弊端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堅持以法治邏輯引導體制改革,即為新時代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邏輯進路之一。

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進行。回顧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路程,法治與改革是兩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對二者關系的澄清與重塑從未間斷過,對二者關系的準確把握是我國改革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的關鍵因素。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進行,能夠產生良好的實踐效果,將改革納入法治化軌道,是實現改革措施正確性和科學性的正向依托。在改革開放的歷程中,我們不斷修正對法治的認識觀念,進而提出了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相關重大改革事務。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是法治化進程中的兩種向度,前者蘊含著以法治為遵循的理念先導,后者則體現出以法治為手段的路徑引領,二者相輔而成、相伴而進,共同促成著法治化目標的實現。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實踐中,應當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以法治引導改革的實施,保障改革的完成,是這項改革應當堅持的正確法治邏輯。

(二)因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

新時代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的歷史定位。對我國處于新的歷史階段的科學判斷,得益于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準確把握,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新時代下我國發展所面臨和應當著力解決的問題。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體現了以人為核心的發展理念,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解決,從某種意義上講,即是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這一問題的回應。與此同時,社會矛盾的轉化也昭示著新的發展需求的產生,社會大眾對于生活的需求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在內的其他諸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生態環境方面,大氣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環境問題較為突出,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也面臨著較大的阻礙與挑戰。如何破解生態環境領域這些發展難題,是新時代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內在要求。因此,因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即為新時代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邏輯進路之二。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應當堅持以人為本。任何一場改革都必然有其內在的價值追求,而這種價值追求又通常不會割棄對于人的理性關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也不例外。對于人性的重新發掘與認識可以追溯至西方的文藝復興時期,自由、平等、公正、人道主義以及人本主義等理念都是對人性價值的擴充與賦予,以人為本是對傳統人性解放的再度超越。在新時代下,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新研判,以及對于人與自然環境關系的重新定位,包括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在內的多項改革措施的開展,都是對以人為本的體現,也是對傳統人性發現的一種現代提升。相較于以往,在我國如今的發展思路中更加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更加提倡對自然規律的遵循,將人與自然關系的持續調和融入到了我們的改革發展舉措中。因而,在新時代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更應當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結合自然發展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創新相關體制機制,更加注重對人性的關懷與保障。

(三)構建多層次的監管機制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應當構建多層次的監管機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一項涉及多個方面和多個領域的重要改革工程,推動這項改革的落實,必須輔之以一定的監管機制,而且應當構建多層次的監管機制。從宏觀角度來看,多層次的監管機制應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監管機構的建設。監管機構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的主體性存在,側重于從主體層面構建和完善尚待組成或既有的機構,并由其落實改革措施和承擔改革責任。監管機構的構建既有助于解決改革措施由誰實施的問題,同時也有助于理清責任由誰承擔的問題。因此應當建立生態文明的責任追究制度,對在使用自然資源過程中對生態系統造成損害、破壞或損失的行為,依法追究當事人責任的制度(8)黃蓉生.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論析[J].改革,2015,(1):44.。其二,是監管制度的建設。監管制度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的客觀性存在,側重于從客觀側面健全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既包括立法的完善,也包括政策的出臺,同時也暗含有各項體制規范的形成。多層次監管機制的形成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的內在要求,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避監管不力所帶來的改革風險。因此,構建多層次的監管機制,即為新時代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邏輯進路之三。

法治建設是構建多層次監管機制的核心。法治建設是對構建監管機制的進一步展開,同時也是對堅持法治化改革理念的體現。法治建設之所以是構建多層次的監管機制的核心,是因為法治可以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供剛性和外在的監督力度,不同于道德監督的柔性和內在的監督力度,法治所發揮的成效往往更為顯性,也更為直接。具體而言,法治建設應當包括三個層面。其一,在立法層面,應當更加注重完善現有法律法規,使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有法可依,為改革的落實提供制度保障,提升法律對于生態環境破壞行為的規制和懲罰作用。其二,在執法層面,應當進一步彰顯行政執法作用,落實法律規范中的各項要求,增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其三,在司法層面,應當加強維護司法權威,運用多種司法手段解決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各種利益糾紛,協調好因改革實施而產生沖突的各方利益群體的關系。

三、新時代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法治保障

以法治促改革是我國推進和落實各項改革措施的重要價值理念,為統籌好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中各項事務的安排落實,應當提供充足的法治保障。法治保障是新時代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根本性保障,同時也是確保各項改革措施相互有效銜接的關鍵。在法治層面,應當注重從多個維度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供法治保障,更好地實現生態價值。

(一)生態文明入憲是根本保障

憲法文本確定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愿景。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以下簡稱《修正案》)一個突出亮點就是增加了有關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為未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宏觀方向,同時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奠定了來自于根本法層面的保障。《修正案》第32條將憲法序言第7自然段中的“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修改為“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此同時,《修正案》第46條將《憲法》第89條“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中的“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修改為“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就功能主義層面而言,生態文明入憲體現出生態觀的憲法表達、生態制度的憲法安排以及生態權利的憲法保障等三個層面的體系性功能(9)張震.生態文明入憲及其體系性憲法功能[J].當代法學,2018,(6):50.。生態文明入憲不僅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規范依據,也為體制改革和生態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進一步推動生態文明入憲從文本向實踐的轉向。《憲法》第26條明確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國家組織和鼓勵植樹造林,保護林木。因此,縱觀整部憲法文本,《憲法》第26條加上前文所述序言中關于生態環境保護新修訂的內容,形成了憲法序言與憲法總綱對環境憲法的共同規定,建構了對生態文明建設更為嚴密豐富的憲法規范供給力度,因而有學者指出“基于此種憲法文本變動,生態文明建設的規范供給力度大大加強,我國的環境法治也邁向了憲法化的新階段”(10)張翔.環境憲法的新發展及其規范闡釋[J].法學家,2018,(3):90.。雖然憲法文本從根本法層面和法律最高效力位階上勾勒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觀圖景,但更為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落實這些條文規范,真正推動生態文明入憲從文本向實踐的轉向。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應當進一步落實憲法,促使憲法走向實踐化,把對憲法的實施提高到新的歷史水平。除此之外,應當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對憲法的實施,切實有效發揮憲法文本對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根本法保障作用。憲法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的規范指引,但根源于憲法條文的原則性與宏觀性,加之在司法實踐中尚缺乏足夠的憲法適用經驗,因而對于憲法規定的落實尚需借助部門法之力展開。

(二)加強行政法與刑法的部門法規制效力

借助部門法之力能夠為生態價值保障和體制改革提供更為具體的規范依據,提升改革實施的法治保障力度。從行政法的視角出發,就憲法與行政法的內在關系而言,在實踐層面憲法的實效性是確保行政法不脫離憲法軌道的根本保障,而行政法實踐則起著補充、完善和推動憲法發展的重要作用(11)周敬敏.行政法實施憲法問題研究[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7,(5):24.。行政法作為涵蓋許多法律規范的部門法,是指導生態文明建設有效進行的法律制度體系,其能夠推動憲法規范在實證層面的細化。據統計,到2013年,我國已制定了9部環保法律、15部自然資源法律、50多件行政法規、近200件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800多件國家環境標準、1600多件地方性環境法規和規章,初步形成了環境保護法律體系(12)強化環境法制頂層設計 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報道—人民網http://cpc.people.com.cn/n/2013/0729/c367366-22367849.html.。另外,行政主體也是推動生態環境立法得以實施的主體性力量,環境行政與環境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既有賴于憲法原則與憲法精神作為前提性指導,也需要形成完備的環境保護法律制度體系,同時還需要行政機關及其相關工作人員的規范運用權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有序進行,各級環保部門也需要破除地方保護主義,切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從刑法的視角出發,刑法作為規定最為嚴厲強制方法的法律,具有行為規制、法益保護以及權利保障的突出功能,對保障人權和維護社會秩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根本任務就是要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刑法》分則第六章專門規定了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總共涉及了9個條文15個具體罪名。除此之外,《刑法》分則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第八章瀆職罪等章節的相關條文也涉及到了對生態安全的規定。刑法對于憲法確立的生態文明建設指導原則起著重要的落實作用,但刑法同樣也存在諸如立法規定較為分散,不利于打擊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的犯罪行為以及立法籠統,缺乏針對粉塵、噪聲、破壞草原等破壞環境或資源的具體罪名的規定(13)馬章民,張琛.生態安全的刑法保護及立法完善[J].河北法學,2014,(6):117.。為進一步整合刑法對于自然資源的保護效力,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刑法規制力度,切實保障公民的生態環境權利,應當對刑法相關規定進行完善,可以考慮在刑法中構建專門的破壞生態環境罪一章,擴充刑法條文,增設諸如噪聲污染罪、破壞草原罪、破壞野生植物罪以及破壞特殊保護區罪等相關罪名(14)馬章民,張琛.生態安全的刑法保護及立法完善[J].河北法學,2014,(6):118-119.,以應對日益復雜的環境侵權事實。與此同時,還應當進一步明晰生態文明保護的責任主體,強化相關主體的責任擔當意識,加大對污染環境行為的懲處力度,確保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單位和個人,增強法律規制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社會實踐中各種污染環境的事件之所以會層出不窮,其主要原因就是污染行為的成本代價較低,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規制力度不夠。因此,有必要提升刑法對于生態污染行為的懲治效力,發揮刑法對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保障作用。

(三)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基礎性法律

從現有法律規范來看,我國還沒有制定專門的生態文明建設基礎性法律。為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進行,實現對生態價值更為有力的保障,應當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基礎性法律規范。雖然《環境保護法》一直以來被學界稱為環境保護的基本法,但從立法目的、制定程序以及內容規范三個方面來看,都不足以將其定性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法。其一,從立法目的來看。現行《環境保護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于2014年4月24日修訂通過,第一章總則第1條明確規定制定本法的目的是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從此條規定來看,《環境保護法》并未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要立法目的。其二,從制定程序來看。依據《立法法》第7條的規定,基本法律的制定權限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則是有權制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環境保護法》并不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而是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因而環境保護法并不能稱為基本法律。其三,從內容規范來看。從《環境保護法》后續監督管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以及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等章節來看,缺乏較為直接的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規范。因此,為克服涉及生態環境的有關法律之間內容碎片化、相互矛盾沖突的問題,也有學者提出在生態環境領域,可以制定“生態環境基本法”,在自然資源領域,可以制定“自然資源基本法”(15)孫佑海,孫希博.生態文明載入憲法背景下我國生態環境立法的若干思考[J].環境保護,2018,(7):8-9.。

應當通過多種途徑構建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基礎性法律規范體系。構建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基礎性法律規范體系的意義在于能夠依靠專門性的部門法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為直觀、更為科學的指引,同時能夠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供切實有效的法治保障。構建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基礎性法律規范體系有兩種途徑:其一,是構建獨立的生態文明建設法。為了突出這樣一部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法律的地位,需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來制定,其立法目的應當是主要為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立法內容應當符合新時代下關于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現實需要,同時還要明確法律責任的規定,創設對阻礙、破壞生態文明建設等行為的懲罰性規定。其二,是完善現有法律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定。可以主要通過完善《環境保護法》來達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可以在這部法律中增設一章來具體規定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內容,并適時修改相關環境保護單行法,增加生態文明建設法治有關內容。但完善《環境保護法》的途徑依然無法從法律位階上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基礎性的法律,因而這種途徑只是權宜之計,我們仍需探索更為可行的方法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基礎性法律規范體系。

(四)提升生態文明法律實施效果

法律監督是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對于生態價值的保障也離不開法律監督作用的發揮。制度的邏輯在于運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如若在新時代下取得一定的成效,應當在現行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法制規范基礎之上,繼續完善與匡補,進而不斷提升生態文明法律實施效果。通過審視良法與善治的辯證關系,生態文明入憲與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基礎性法律規范都是屬于第一層次的“良法”,而確保給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強大的動力支持和法治保障,還需從第二層次“善治”著墨,因而應當監督相關法律制度的實施,既在法律實施的過程之中進行過程監督,又在各項改革措施實施完成之后進行評估監督。所以,有學者提出以行政監督與訴訟監督兩種監督方式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監督體系(16)趙旭光,李紅楓.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保障[J].中國行政管理,2017,(12):91.,依據對行政監督的廣義和狹義的區分,廣義的行政監督包括所有對行政權行使的監督體系和方式,而狹義的行政監督僅指行政系統內部的監督體系和方式。與此同時,以環境公益訴訟為主的司法監督具有舉足輕重的價值。

責任追究是規制生態文明違法行為的重要舉措。有權必有責,改革就是對固有體制機制的改造和革新,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意味著一種新的賦權,賦予改革機構一定的權限去落實改革措施,因此為確保權力的理性行使以及改革的順利進行,應當構建責任追究機制。在地方生態環境保護中,要真正落實黨政同責,任何一個地方的黨委,都要從政治、經濟、民生的角度,全方位看待環境問題,切實負起領導和決策的責任(17)孫秀艷.生態文明建設須落實黨政同責[N].人民日報,2019-08-06(5).。在新時代下,構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責任追究機制,既要對改革機構和改革實施主體進行責任追究,也要對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其他主體進行責任追究。“將生態文明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的新要求,對現有的法律理念與實施機制提出了嚴峻挑戰,”(18)呂忠梅.論生態文明建設的綜合決策法律機制[J].中國法學,2014,(3):20.面對生態文明建設所提出的這些挑戰,應當運用法治的思維和方式予以解決,通過法律的有效實施破解這些難題,而責任追究制度的形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生態文明法律實施的效果。依靠責任追究機制,將責任落到實處,明確權力主體和責任主體,確保權責一致,嚴厲懲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中的違法違紀行為。

總之,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頂層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保障,應當積極應對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為其順利實施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進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我國新時代下的一項重要改革工程,這項改革的意義和影響非常深遠,是確保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抓手,既對國計民生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也關乎對公民個人生存權與發展權的保障,因而應當切實推動這項改革的順利實施,正確協調改革中多方主體的利益關系。然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實施仍然面臨著諸多的挑戰與困境,特別是屢禁不止的環境違法行為對這項改革產生了較大的阻礙影響。因此,有必要從法治的角度出發,充分審視新時代下這一改革的邏輯進路與法治保障,積極回應社會發展對于生態文明的時代訴求,依托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確保改革走向縱深是較為科學和理性的路徑選擇,這項改革才將會取得更為顯著的成效。

猜你喜歡
文明法律改革
請文明演繹
銀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漫說文明
改革之路
金橋(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對不文明說“不”
改革備忘
改革創新(二)
文明歌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中國衛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亚洲动漫h|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激情乱人伦|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欧美日韩成人| 国产欧美网站|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婷婷|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区|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www精品久久|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91啪在线| 91精品人妻互换|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国产色偷丝袜婷婷无码麻豆制服|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动漫精品|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99热最新网址|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不卡网| 欧美激情第一区| 伊人福利视频| 欲色天天综合网|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www精品久久| 亚洲天堂高清|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国产在线小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日韩在线2020专区|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日本道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1区| 欧洲av毛片|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久久毛片基地|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