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東 王云鳳
摘要:寫好教學實施報告有助于教師自我診斷、持續改進和迭代發展。教學實施報告是基于學生實際學習過程和成果的質量分析、教學思考與學術研究。撰寫報告要有客觀、有效的數據支持,科學、系統的分析方法,求真、務實、嚴謹的工作作風。報告主要由教學內容在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描述、教學設計策略與方法的凝練概括、教學實施過程和成效的分析與總結、教學改進的思考與研究等內容組成。
關鍵詞:職業院校;教學實施報告;課堂教學改革;教學診斷與改進
中圖分類號:G71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9094-(2020)12C-0013-03
為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部署,2019年,教育部對《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方案》(以下簡稱《比賽方案》)做了修訂,教學能力考查點增加了“完成評價目標達成、進行反思改進的能力”,參賽作品材料新增了“教學實施報告”。其目的是引導教師不僅要關注教學內容和方法,還要以學生為主體,對教學過程、自身教學行為及學習任務實施的成效進行診斷分析,總結得失,思考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從而實現自我診斷、持續改進和迭代發展。
一、準確理解教學實施報告的撰寫要求
《比賽方案》要求:“教學團隊在完成教學設計和實施之后,撰寫1份教學實施報告。報告應梳理總結參賽作品的教學整體設計、教學實施過程、 學習效果、反思改進等方面情況,突出重點和特色”[1]。2020年,《比賽方案》征求意見稿進一步提出要突出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的創新舉措和成效。教學實施報告是基于學生實際學習過程和成果的質量分析、教學思考與學術總結。教學實施報告的基礎信息是學習成效,亮點是特色創新。教師需要建設網絡課程,應用信息技術管理學生的學習過程,獲取學生的學習信息,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感態度、學習能力及學習目標的達成度,分析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方法的有效性,提煉出可推廣、可示范的創新舉措。
二、有效獲取和利用學生的學習信息
撰寫教學實施報告需要有客觀、有效的數據支持,科學、系統的分析方法,求真、務實、嚴謹的工作作風。
準確獲取學生數據。教學實施報告不同于教學設計和教案,它是基于實踐的教學研究與思考。教學團隊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全面、準確、實時獲取學生學習行為及成果數據是實施教學總結與研究的基礎。通過視聽、傳感等設施獲得學生學習行為、狀態等信息,通過調查、投票、頭腦風暴、討論等獲取學生情感、認知等信息,通過作業、測試、互動評價、小組協同等獲取學生學習能力、成效等信息。
科學處理學習信息。在采集海量學習過程數據的基礎上,需要對數據進行篩選和過濾,獲取有效的結構化數據。應用反饋環形、交互網狀、多因素等已有的學習分析模型,對處理過的數據進行分析,進而對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等環節的創新性、有效性和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度形成可視化的分析結果。
綜合利用分析結果。學習信息分析結果不僅應用于學術研究和報告撰寫,教師應根據分析結果,針對不同特征的學生進行評估和預測,在不同程度上調整教學策略、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教師引導學生依據分析結果,審視自己的學習成效,有針對性地調整學習方法,獲取學習資源,建立起更好的師生、生生協同關系,增強學習的幸福感。
三、基于課堂教學實踐做好教學反思與學術總結
教學實施報告至少應包括教學內容在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描述,教學設計策略與方法的凝練概括,教學實施過程和成效的分析與總結,教學改進的思考與研究等內容。
第一,概述教學內容在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實施報告的第一段是報告的開篇,概括說明本課程的性質,在專業教學標準中的地位,面向的職業或工作崗位,學習項目或任務的構建,擁有的資源與環境,選用的教材與參考資料,采用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后獲得的核心能力與專業能力,本單元教學內容或實踐項目在課程中的地位。
第二,分析教學設計策略與方法。教學實施報告不同于教學設計和教案,不可以把教學設計和教案中的內容直接搬進教學實施報告。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有教學內容分析、學情分析、學習目標設計、學習任務設計、學習情境設計、學習過程設計、學習資源設計、學習環境設計、學習評價設計等。[2]教學實施報告應結合數據分析和學習成果,對主要內容的設計思想和應用成效進行說明,如“學情分析”,在教學設計中主要概括學生的學業基礎、學習能力、情感態度、信息化素養等,在教學實施報告應說明學情的來源,學情分析的方法,分析結果對設計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難點、選擇教學方法的作用等。報告中對教學分析與設計的凝練不能面面俱到,要剖析有特色的教學設計環節,提煉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創新點,以及對課程思政、勞動教育、1+X證書制度及新工藝、新標準、新技術的思考。
第三,總結教學實施過程和成效。課堂上學生的狀態影響教學進程,也考驗教師的素質與能力,如安排5分鐘討論,學生可能不感興趣無意參加,也可能討論激烈停不下來,或者提出超乎教師認知的問題。因此,對教學實施的總結,不能全部基于課前設計好的教案,應結合學生的學習實踐,著重描述任務實施、評價反饋、適時調整、補充拓展等動態過程。報告可以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對教學實施過程及成效進行梳理。
課前任務主要有預習新課內容、編寫任務實施計劃、查詢應用案例、制作或選擇學習資源、完成調查問卷、測試、互動評價等。報告應基于學生課前學習的真實數據,分析課前任務設計思路的創新性,實施方法和評價反饋機制的有效性。可以從課前學習任務的多樣性、學習過程的協作性、評價反饋的及時性、資源推送的個性化等方面進行歸納和總結。
課堂是在教師主導下,按學生認識、能力和情感的發展實施的一系列活動,是教與學融合、師生協同發展的交互過程。[3]教學實施報告不必過多關注學習內容、教學模式等教學設計方面的內容,而是要聚焦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行為。例如,如何應用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何組織學生同伴互助、合作探究,讓學生在適合的活動中發揮出自己的特長;[4]如何采用評價策略和分析技術,及時掌握學生整體和個體的學習狀態和成效,對不同狀態的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反饋與幫助等。
教學實施報告對課后環節的分析,可以聚焦三個方面。一是課后任務的構成。課后任務涉及學習成果總結與評價,知識鞏固與拓展,能力提升與創新。二是課后任務的形式。課后任務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主選擇完成。因此,課后任務的形式應該是開放的、多樣化的、多層次的、菜單式的、交互式的。三是課后任務的實施。課后任務的實施要引入指導、幫扶、合作、激勵機制,讓學生自主探索中及時得到精準答疑解難。[5]
第四,思考教學中的特色與問題。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課堂教學改革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彰顯“企業與學校聯姻的跨界合作、產業與教育鏈接的需求整合、共性與個性并蓄的框架重構”等職業教育基本特征。特色與創新的提煉不僅要注重教學模式的創新,更要重視教學活動中工匠精神、職業精神的培養,公共基礎課教學內容聯系時代發展和社會生活,專業課程內容反映相關領域產業升級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實訓教學內容源于真實工作任務、項目或工作流程、過程。特色和創新點不能是假設的理論,必須是在實踐中應用并得到有效驗證,且具有較大的借鑒和推廣價值的真實的舉措。
找準問題是教學改進的前提,是寫好教學實施報告的關鍵。教師可依據學生的學習成果,從教師、教材、教法三個層面思考教學設計、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產生問題的原因。在教學實施報告中,教學改進的方法不能是口號和愿景,必須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切實可行的方法或措施。例如,作業互動評價環節,學生不能進行客觀評價,評價結果不準確,教師要分析是學生沒有掌握在線互動評價的操作方法,還是評價指標的表述不精準容易產生歧義。如果是評價指標有效性不夠,需要教師進一步學習教學質量管理方面的知識并完善評價指標;如果是學生不認真實施互動評價,需要教師進一步學習心理學和教育管理學方面的知識,優化評價的實施的程序與方法。
第五,凝練報告的主要內容。教學實施報告的最后一段可以從四方面對教學實施報告進行概要說明。一是本單元教學的總體成效;二是在梳理總結過程中應用了哪些方法和教育教學理論;三是教學團隊的構成及發展方向;四是本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的設想。
教學團隊通過撰寫教學實施報告,能更理性地認知職業院校學生、環境、技術、社會需求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深刻領悟擁有現代職教理念、先進教育技術、科學管理方法的意義,從而強化教師課堂教學診斷與改進意識,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能力,增強教學團隊的凝聚力、執行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姜麗萍.新方案、新要求、新作為——對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11).
[2]張躍東.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程序與方法[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35).
[3]崔曉慧,朱軒.信息技術環境下高職“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職教通訊,2016(27).
[4]張躍東.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機制與應用模式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4).
[5]王云鳳.職業院校“課堂革命”的策略與方法[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8).
責任編輯:陳向陽
Research on the Writing Strategies of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Repor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Yuedong &WANG Yunfeng
(Nanj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 Nanjing 211135,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Writing a good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report is helpful to the teachers' self-diagnosis,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iterative development. Th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report is based on the quality analysis, teaching thinking and academic research of the students' actual learning process and achievements. The report should be supported by objective and effective data,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methods, and realistic, pragmatic, and rigorous work style. The report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eaching contents in the course, the concise summary of teaching desig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effect, and the thinking and research of teaching improvement.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report;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