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茹
【摘?要】幼兒園是孩子們開始學習的開始,是進行幼兒早期教育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孩子們在接受教育時,并不會要求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強制性的去記憶知識,更多的是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們學會與其他人交流、相處,并初步的了解各個學科存在的形式,進而做到啟蒙教學的作用。孩子們通常進入幼兒園的年齡在3-5歲之間,一般都已經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了,但對于語言的運用效率并不高,因此再有幼兒園教學期間進行有效的語言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篇文章主要以幼兒園教研活動的有效性為中心展開相關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幼兒園、教研活動、語言教學、有效性
引言:
對于幼兒園而言,常常以集體的形式展開教學,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們加強自己的動手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在娛樂的過程中提升自己。對于語言教學來說,幼兒園時期,特別是大班階段更重視這一能力的提升,要求學生能夠清晰的表達出來,同時也要能夠聽懂其他人想要表達意思,在實踐中鍛煉語言能力,為日后學生升入更高的年級學習做好準備。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將教學任務與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相結合,重視教學活動展開的有效性,并對教學期間所取得的結果進行評價,保證教學活動一直處于不斷完善的狀態中。
1 細化教學目標,提升語言集體教學活動的針對性
對于幼兒時期而言,對于他們的語言教學需要通過多個方面的配合共同完成,教師應當以集體教學活動為基礎,設計大方向的教學目標,并對其進行分解,讓每次教學活動的展開都能夠起到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作用,最終通過分散目標的結合完成一個大的教學目標。基于此,我們可以將語言能力的培養教學氛圍基礎知識儲備、傾聽理解能力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加強、現實場景應用這幾部分,在實際教學期間,對于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來說,可以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在課堂上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學生在情境中展開對話,教師運用日常生活中交流的常用語展開教學,鍛煉學生聽與說的能力。當然,在這期間,最難掌握的就是對話的主題,主題的設立應當符合這一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那么對于剩下幾部分教學的實現,不僅要保證學生學習到知識,同時還能夠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
2 合理把握教學活動的數量控制,在教學期間不應急于求成
教師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應考到方方面面,站在綜合的角度開展教學活動。但由于這一教學任務的驅使,致使教師在教學開展期間往往過于重視目標的實現,忽視了教學量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接收能力,缺乏對于后期學生自己對教學知識吸收理解的考慮。這一問題的存在,明顯的影響了語言能力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首先應當制定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計劃,加強對活動質量以及數量的控制,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安排課程,這樣才能夠保證集體活動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真正的教學實踐時,為了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基礎知識儲備能力,每天都應有固定需要學習得生詞,并且每天結合一個固定的教學情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課堂上有充分的學習實踐,對知識進行笑話理解,真正的融入到課堂上,并在課后可進行反思總結。
3 摸索幼兒語言的習慣特點,實現教師與學生的無障礙交流
教師已經是一個具有獨立思想的成年人了,而學生還處于牙牙學語的階段,二人之間存在著難以跨越的年齡差,他們的之間交流的難度也相應的提高了。因為一個成年人已經形成了屬于自己的語言模式,無論詞語使用的習慣還是說話語氣的表達,為了能夠將這一影響降到最低,避免幼兒在教師教學期間出現聽不懂的問題,教師應當仔細地觀察學生的語言特點,并按照他們說話的方式實現他們之間的無障礙交流,暢通無阻的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例如,幼兒在語言表達中所使用的語句通常是簡單的,或者僅僅使用一個詞匯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師在表達時也盡可能的使用簡單的句子,避免使用長難句影響學生的理解。其次,幼兒在表達中常常會將自己的想法運用不是那么恰當的詞語表達,這是教師應當對學生表達的內容進行猜想,并習慣這種方式進行傾聽,同時教師在傳遞思想時,為了契合學生這一年齡的特點,應當將中心詞匯多重復幾遍。在這種交流模式的影響下,拉近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同時為了有效的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在過程中向學生們提問幾次,幫助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也是對學生口語能力的訓練。
4 注重對集體活動氛圍的營造,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處于幼兒園時期的孩子們,幾乎是一張白紙,很多習慣與意識都沒有養成,自律能力與自制力都不夠強。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面對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困難,應當積極的應對,包括課堂紀律、聽課效率、活動參與積極性等問題。同時教師應當認識到想要通過安撫每一個學生的興趣來完成課堂教學,加強教學質量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所以教師在教學期間應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自己提高對課堂學習的興趣,這才是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幼兒只有自己有了興趣,才能夠集中注意力聽講,課堂紀律也變得更好控制。隨著多媒體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教學課堂也逐漸應用起這一技術來,在課堂上通過視頻演示的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對于知識學習好奇心,為教學活動的展開營造一個愉快的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幼兒園教學而言,要想有效的提升大班階段學生的語言能力,使其更好的展開集體教學活動,應當將教學目標與教學形式融合起來,通過課堂的努力與實踐,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借助集體教學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保證課堂的高效性。當然,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當不斷地總結經驗,提升教學水平,制定符合何以年齡段學生學習的方案,進而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為后期更高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莊云.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有效性探析——以中班語言活動《小動物進城》為例[J].好家長,2017(12):94.
[2]林菁.提升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十大策略[J].福建教育,2018(12):10-13.
(作者單位:陜西省咸陽市乾縣薛錄盤州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