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管理信息系統作為一種數據管理方式,在高校信息化領域已經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并順應了智能化、高速化、網絡化的時代趨勢,對各類學校實現基礎數據的統一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因此,如何充分運用現代環境下的信息技術,合理利用信息平臺和信息網絡等方式,高效的將學校各種信息整合,從而實現資源共享,使管理更高效,成為每一個教育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管理信息系統;資源共享;計算機網絡
中圖分類號:TP399-C1?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20)18-0176-04
Abstract:As a way of data management,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20 year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conforms to the era of intelligence,high speed,and networking. Trends play a huge role in realizing the unification of basic data in various schools. Therefore,how to mak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odern environment,rationally use information platforms and information networks,and efficiently integrate all kinds of school information,so as to realize resource sharing,make management more efficient,and become more and more every education manager questions to think about.
Keywords:MIS;resource sharing;computer network
0? 引? 言
信息化發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智能管理領域的實力和發展狀態。隨著科學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人類在各個領域的工作流程逐漸趨于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事實上已經成為計算機MIS。近幾年,MIS系統在教育領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教育信息化建設被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和研究者所重視。如今,高等學校在計算機網絡方面的應用程度已成為各個學校對技術進行改造從而提高學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就當前環境下,結合作者考察單位情況,從MIS特點、高等學校對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以及MIS在高等學校管理中如何良好發展三個方面分析闡明高等學校信息管理中MIS系統的重要地位。
1? MIS特點分析
所謂MIS,是指可以進行信息的收集、傳遞、存貯、加工、維護和使用,由人、計算機及其他外圍設備等組成,主要進行日常事務操作的系統,其用途是管理需要的記錄,并對記錄的數據進行相關處理,將處理后的信息及時反映給管理者。MIS實質上是由大量數據庫組成的,具有統一規劃的數據庫是MIS成熟的重要標志。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MIS事實上已經成為計算機MIS。
1.1? 確定的信息需求
每一個MIS都是根據需要確定功能的,也就是說,每一個MIS都會根據信息需求的不同而存在一些差異,其目的是為了滿足對這些信息的需求。所以MIS是有針對性的系統,如果沒有確定信息需求,MIS將無法正常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1.2? 信息的可采集與可加工
信息在MIS中是可以被采集和加工的。系統中的大量數據并不是每一次都全部需要的,有時會存在信息不完全或者需要后期處理的情況可以根據需要采集信息,再對采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利用或保存。
1.3? 可以通過程序為使用者提供信息
程序是為了實現特定目標或解決一個或多個特定問題而用計算機語言編寫的命令序列的集合。使用者,這里重點說的是系統維護人員,可以通過運行后臺的計算機程序獲得相對應的信息。
1.4? 可以對信息進行管理
MIS的目的就是對信息進行管理,自然具備管理信息的能力。對信息統一整合、歸類、管理、保存、提取等,是MIS的基本要求。MIS的這一特點使使用者可以隨時從系統中準確調出需要的信息,以便更科學合理的做好管理工作。如本校用到的用友系統可以清楚地將財務會計、人力資源、融資等信息清晰的體現出來,每個類別的工作都可以逐個進行信息資源整合。如圖1所示。
2? 高等學校對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筆者對本校的各個部門工作進行了透徹分析,高等學校的教育除了學校教育最基本的通性,即職能的專門性、組織的嚴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內容的系統性、手段的有效性,還有下文所述的幾個特點。
2.1? 學生上課性質的靈活性
對于義務教育的學生上課性質是早晚時間固定,且全員都要在確定的時間接受確定的課程教育,上課的地點也比較固定,學生和教師的關系是一對一或者一對多,這里的“一”和“多”指的是以班級為單位的授課。
對于教務系統的工作者來說,排課是相對簡單和容易的。而高等學校課程種類較多,一個老師可以給不同年級甚至不同專業卻有相同課程的班級講一門或者多門課,同時上課地點是不固定的,學生上完一節課后,在上下一節課時換教室是一種常態。因此,高校的上課性質相對靈活。
本高校教務處利用青果系統對課程、班級和學生等資源進行協調整合,合理高效地利用資源。課程的要素需要調整時,可以做到迅速操作解決問題。如圖2所示。
2.2? 學生信息的多元性
一方面高等學校是在為即將步入社會的學習者提供學習專業知識的場所,其需要收集及管理的信息種類相對較多。另一方面高等學校的專業較多,對于課程、專業以及在校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也較多。所以站在學生處管理學生的角度來講,在校生,甚至畢業生的信息種類具有多元化的特性。
2.3? 教學者或管理者的信息的完備性
在一所高等學校中,對于教學者和管理者的信息要求是比較高的,原因在于:其一,高等學校是培養各個專業領域的人才的場所,所以其教學者的配比不會是單調的,而是根據學校發展和定位來確定各個領域具有較高水平的專業教師;其二,高等學校中的教學者本身也是學習者,在高等學校中對于專任教師的專業素養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教師本身要有不斷學習、不斷探究的心態。因此,在大學中的教師培養培訓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對于高等學校中的人事處,不僅是對眾多教師基本材料的管理,還要不斷地對教師的信息做好及時更新。另外,一個大學之所以可以很好地運作,行政人員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對于行政人員的信息管理也是需要注意的。
本高校人事處自主開發人事管理系統對教育者、管理者等相關信息資源進行處理保存,該系統可以實現新員工的錄入、轉正、批假、培訓申請、調崗職稱基本材料上傳、工資查詢、社保查詢等功能,如圖3所示。
2.4? 學校資源信息的嚴謹性
一所大學從某種角度看比義務教育更有企業性的特點。尤其民辦高校,學校資金的運作是教育教學的基本保障。學校中的財產,不管是教育教學條件下的硬件資產還是放在賬戶上的軟資產都是服務于教育教學的必備資源。財務處等關系到學校財產的相關部門的信息量是十分巨大并要求嚴謹的。
如本高校財務處利用用友軟件對資金稅收等相關信息資源進行保存整理,做到及時記賬,當月清賬,每一筆費用的用途十分清楚明確,如圖4所示。
3? MIS在高等學校管理中如何良好發展
MIS建立與學校環境是密不可分的。現在的高等學校的管理者應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和科學管理思想,通過改進傳統的管理方式從而使管理工作走向信息化和數字化,讓現代管理模式變得具有開發性、科技性和戰略性,逐步實現高校管理的規范化、程序化、科學化,提高學校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就本人所在高校而言,該校于2004年成立,成立之初無信息管理系統,人事檔案、財務賬單全部是手寫紙質文件。在調查該校信息管理系統演變時也采訪詢問過一些在校時間較長的同事,反饋到的是當時的工作效率非常低,后學校成立網絡中心,該部門有很大一部分的工作是研發和管理信息系統,要針對每個部門的工作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發,開發的過程學校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并且MIS在開發過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專業人員持續進行維護和管理。現在學校用的教務系統、人事系統、OA系統都是網絡中心的專業人員在統一管理和維護。學校在業務上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形成了相對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如圖5所示。
因此,只有在具備完善的規章制度、合適的管理體制、科學的管理方法的基礎上,才能進行MIS的開發。作為一所高校,為達到MIS系統的開發條件要做到:第一,各個行政部門要有相對應的工作流程,管理工作要形成程序化;第二,各個部門要制定相對應的工作規范規定,做到管理業務標準化;第三,要做好定期的內容、格式等數據材料的完善從而實現報表文件的統一化。
此外,MIS技術的發展關鍵通過分析看來是由一個學校的規模、管理方法、系統性以及使用者習慣的變化推進的。小規模的高等學校一方面沒有足夠的資金可以投入MIS的研發,另一方面學校又要為了順應當下形勢的網絡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時代潮流,同時需要盡快收益,一般會沒有做好系統需求分析等工作就盲目運行一個不符合學校需求的MIS,從而使MIS的利用率大打折扣,設備閑置不用,反而造成了巨大的浪費。而大規模的高等學校有足夠的資金可以投入MIS建設中,其注重的是使用效果,是否真正地服務于學校。
本人所在高校在研發的過程中也投入了巨量資金,但節省了勞動力,從長遠的角度看是十分值得的。盡管學校成立了網絡中心,但有些功能仍處在難以實現的情況,如財務管理功能使用的用友軟件就是通過出資對外購買的方式引進的,但學校認為對財務工作進行信息化管理是很有必要的,這種信息化管理的思想讓本校長期保持良好發展的形式。
無論是小規模還是大規模的高等院校,實現無紙化辦公、提高工作效率,是使用MIS的最終目的。MIS在高校中發展要注意:第一,要建立符合社會發展客觀要求的管理制度。第二,要統一領導、統一規劃、分級管理,形成全校統一的信息管理體系實現信息的充分共享。第三,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不斷提高各部門信息化應用水平。從而,真正實現學校信息資源有效整合和共享。
4? 結? 論
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MIS可以實現根據學校發展需求和目前狀態,對信息資源方面做出有針對性的管理,是管理者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從某種角度來看,信息管理水平反映了一所高校的發展水平,MIS對推動高校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代環境決定了MIS是高校信息化管理發展的必由之路,但在發展過程中如何處理好需求和技術的關系以及發展過程中暴露出的各種問題,是高校管理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克倫克,博伊爾.管理信息系統:技術與應用:第10版 [M].袁勤儉,張一涵,孟祥莉,等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
[2] 江大偉,高云君,陳剛.大數據管理系統 [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9.
[3] 劉克興,高巖.管理信息系統 [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7.
[4] 關彬,董科.MIS系統在高校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 [J].內江科技,2010,31(3):114+140.
[5] 孫瑞英,蔣永福.信息資源共享的效率與公平問題研究——基于“智豬博弈”模型視角分析 [J].圖書館建設,2009(2):13-17.
[6] 張曉妍.高校辦公自動化的建設與發展探討 [J].現代信息科技,2020,4(1):107-108+111.
[7] 李昕.人事工資管理系統的開發方法與數據庫分析 [J].甘肅科技縱橫,2007(3):21-22.
作者簡介:朱越(1992—),女,漢族,天津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