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網絡的快速普及對我們生活的各方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互聯網+”所帶來的諸如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給各行各業造成了很大沖擊,但也提供了很多機遇,并引發了各行各業的改革創新。為了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課堂進行教學改革——實施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教學效果明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主動學習意識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混合教學;互聯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20)18-0187-04
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ll aspects of our life. “Internet plus” brings great impact on all industries,such as cloud computing,internet of things and big data,but it also provides a great opportunity and has led to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all walks of lif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plus” era,the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lassroom——the 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has obvious effect. Students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active learning awareness have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
Keywords:blended teaching;internet plus;education reform
0? 引? 言
現今社會,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優質教育和終身學習也已成為信息時代教育發展的重要特征[1]。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傳統的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信息時代的發展,也不能滿足信息時代對人才的渴求,因此必須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化教學,實施“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變革,是高職院校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改革實施的有效途徑。
1? 混合教學的定義
混合學習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將面授教學和在線學習相融合的“線上+線下”教學[2],學習者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以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2? 課堂教學出現的問題
目前在“UI界面設計”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諸多普遍性問題:
(1)“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的普及,對學生的誘惑力很大,聊天、追劇、刷屏等,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2)課堂上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的參與度幾乎為零,導致學生頭不抬、眼不亮、嘴不動、手不動,無法掌握知識和技能。
(3)課堂上教師忙于傳授知識,與學生互動少,不認識學生,學生對老師也是形同陌路,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4)課后無法跟蹤學生的學習,學生又缺乏自主學習的驅動力,導致學習僅僅局限于課堂,受限于時間和空間,學生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特別是“UI界面設計”課程設置偏向于實踐教學,以往的教學模式單一,課堂上教師進行知識點和案例講解,布置作業,學生實踐練習,教師無法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沒辦法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引導,導致學生普遍缺乏學習興趣,被動學習。
3? 混合教學設計
2019年4月,教育部提出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即“雙高計劃”。“雙高計劃”的總體目標是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3],其核心就是課程建設。課程建設需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進行深度融合。作為全國第一批入選“雙高”建設的高職院校,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也在積極開展教學模式改革,改變傳統教學過程的組織形式。
從課程的實際情況出發,本院軟件技術專業“UI界面設計”課程進行了“線上課程資源學習+線下實訓課堂討論”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改革。教師在優慕課在線教育綜合平臺上傳課程資源,發布預習任務,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討論答疑、獨立完成作業。教師在線下的面授課堂結合學生線上反饋的主要問題進行講解,通過上機操作練習檢查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并安排課堂互動,如討論交流、匯報總結等教學活動。
學生的學習活動由以往的完全線下學習改變為“線上+線下”的形式。線上活動有課程討論、章節測試、問卷調查、課程作業、學習筆記等;線下活動有小組研學、匯報展示、發問答疑、組間互評等。教師要多設計學生參與式的學習活動,增加課堂上學生團結協作、討論交流、匯報展示、相互評價的互動式學習,可以內化知識、體驗技能、提高素養。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改革,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主動學習意識和信息化素養得到有效提高。
4? 混合教學過程實施
4.1? 線上資源建設
線上資源的建設,首先需要對課程知識點進行分解,制作課件,錄制和編輯微課視頻,設定知識點的學習目標并開發配套的習題等。每個微課視頻時長控制在10分鐘以內,視頻時間短,知識點明確,學生學習目標清晰,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完備的線上資源是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前提,學生有充分的學習時間掌握知識基礎,從而保障課堂教學的質量[4]。教學平臺上設置在線討論和問卷調查,以便教師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整學習內容。“UI界面設計”網絡課程在優慕課在線教育綜合平臺設置了單元學習、課程資源、課程活動、課程問卷、課程作業、播客單元等分類欄目,如圖1所示。
“UI界面設計”課程教學從“1+X”證書-Web前端開發課程體系中提煉課程知識點,結合移動APP的UI設計案例,將實際產品的設計項目引入課程,進行案例教學。課程知識點按任務模塊劃分,在單元學習模塊展示,每個任務分六步教學過程的形式展開,即“知識導學、課件導讀、視頻學習、實驗實訓、章節在線、作業”。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可以循序漸進地掌握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同時學生通過問卷調查、討論答疑等學習活動,將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惑點在線上進行反饋。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面授課堂的有限時間,而是可以不受時間不受限制地隨時隨地進行[5]。單元學習模塊如圖2所示。
教師在教學平臺可以上傳豐富的教學資源,供學生下載。教學資源包括PPT課件、微課視頻、微課視頻配套的案例素材資源以及課堂實訓所需要的素材資源,如圖3所示。
4.2? 線下課堂活動
線上學習讓學生大致掌握基本知識點,線下課堂教師的講授僅針對重難點以及學生線上學習遇到的問題進行講解答疑[6]。同時通過課堂上學生團結協作、討論交流、匯報展示、相互評價的互動式學習活動,讓學生把在線所學到的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并靈活應用。
“UI界面設計”課程是軟件技術專業的一門應用型專業實踐課,教師教學離不開軟件的操作。教師在線下課堂的案例講解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讓學生觀看教師使用圖像處理軟件制作作品,同時講解設計思路和方法。在課堂演示講解過程中,結合UI設計作品的效果圖,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討論研究,思考如何創意創新,創作出滿意的效果圖,實時引入新的知識點。整個教學過程直觀清晰,教學效果良好。
“UI界面設計”課程實踐教學的內容從簡單到復雜,剛接觸時要求學生熟悉設計軟件,能熟練使用軟件。隨著課程的深入,逐漸過渡到以創意設計為主。因為“UI界面設計”也是一門跟藝術設計相關的課程,它需要設計靈感,需要創新思維,所以“UI界面設計”的課程目標除了培養學生設計軟件的操作能力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藝術設計能力。
線下課堂設計了互動式的教學活動:學生分組針對具體的UI產品設計項目收集素材,進行分析。教師可以采用作品賞析,分組討論的方法,讓學生提出創新創意點,匯集大家的意見,提煉精華,創作出滿意的作品。教師可以隨時參與每個小組的討論,幫助學生進行最初的創意構思,并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改進,逐步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活動中,師生可以較好地互動、交流,調節課堂氣氛,增進師生感情。教師隨機選取小組和匯報人,代表整個小組展示匯報。匯報完畢,其他小組提問,相互打分,教師評價。
通過混合教學中小組討論交流,展示匯報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自信心的樹立,以及對未來職業的熱愛。此時的教師的作用是助學伴學,是引領者、合作者,讀懂學生的分析師,塑造品格的工程師。
4.3? “線上+線下”教學考核
在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教師都及時進行考核,以便準確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線上教學是學生進行在線學習,包括PPT課件、微課視頻學習,章節測試,實訓作業,討論總結等學習活動,可以借助優慕課教學平臺上的學情分析欄目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掌握。線下課堂教學有實踐操作,小組討論匯報等教學活動,教師全程參與,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期末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筆試或上機測試的方式,綜合考查學生對“UI界面設計”課程的知識掌握情況。
“UI界面設計”課程設計了詳盡的考核標準,采用過程考核(60%)+期末考試(40%)的方式。過程考核包括線上網絡學習和線下課堂活動的考核,如表1所示。
5? 混合教學效果
通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改革,結合“UI界面設計”課程的特點,發揮各自優勢,采取有效的教學和考核措施,提高了學生的軟件操作能力和創意設計能力。因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UI界面設計也在不斷變革,通過課堂互動交流,師生共同學習新知識,相互促進提高,師生感情更加融洽。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教師由主導者變為引導者、合作者,學生學習更有熱情,學習更主動,課堂更活躍,學習氣氛更濃厚。沒有睡覺的學生,沒有玩手機的學生,學習效果更好。
6? 結? 論
經過“UI界面設計”課程的混合教學改革實踐,大多數學生對本課程教學形式和學習收獲非常滿意,尤其是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激發了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以及未來的崗位更加了解和熱愛,與人交流合作、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混合教學的改革,讓課堂、師生關系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課堂成為學生研學、交流、展示、發問的舞臺,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展示自我,樹立自信,提升素質,親其師,信其道。
參考文獻:
[1] 吳勛.對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定位與思考 [J].職業,2017(36):21-23.
[2] 林麗萍,郜彥彥,張鳳英,等.“互聯網+教室”混合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研究——以食品微生物學為例 [J].現代教育科學,2016(12):118-123.
[3] 高志妍.“雙高計劃”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N].中國教育報,2019-04-09(9).
[4] 韓俊平,花艷麗.基于微助教的混合式信息化教學探索 [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10):91-94.
[5] 肖敏瓊.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院校公選課管理研究 [D].江西: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7.
[6] 張銳,于芳,閆先赟,等.“翻轉課堂”混合教學模式在《運動解剖學》中的應用研究 [J].遼寧體育科技,2017,39(6):100-103.
作者簡介:王敏(1976—),女,漢族,重慶人,副教授,工程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