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若凡
哥爾多尼是在世界戲劇史上有著舉足輕重作用的喜劇改革家、現實主義喜劇創造者,其創作于1745年的《一仆二主》生活氣息濃郁,人物形象生動,喜劇色彩強烈,體現出現實主義喜劇的獨特魅力。此劇作至今仍活躍在世界舞臺之上,被搬演為電影及影視劇等,成為有著百年成功歷史的特別長壽的戲劇。本文試圖探索《一仆二主》達到突出喜劇效果的幾點原因。
在中西方的戲劇故事情節中,仆人是一類典型的形象符號。這一群體的存在看似無足輕重,實則對故事情節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而且在形象的塑造上很多時候是主人公地位和心理的反映。他們身處低位,卻機智靈活,常常憑借自己的小聰明將主人戲弄一番。而他們也因為普通下層勞動者的定位更貼近觀眾的身份和境遇,言行舉止和心理狀態讓觀眾感同身受。在一些喜劇中,他們會輕而易舉博得觀眾的會心一笑,成為制造笑料的重中之重,也推動著劇情走向皆大歡喜。《偽君子》中的女仆桃麗娜、《一仆二主》中的特魯法爾金諾以及莫里哀喜劇中的諸多仆人等都是此類形象的典型代表。除了“仆人”這樣特殊而又帶有喜劇色彩的人物定位,《一仆二主》中的特魯法爾金諾也有著獨特的性格魅力。哥爾多尼認為,莫里哀注意刻畫人物性格,但其劇中人的性格往往是單一的,“性格喜劇”中的人物應具有復雜的性格。所以他創造的特魯法爾金諾便是一個有著多重人物性格的仆人。他有著農民淳樸憨厚、勤勞善良的特點,又因為生活的磨難而增添了機智樂觀、幽默調皮的個性。
特魯法爾金諾本是一個合格的仆人,他很誠實,從他的第一個主人彼阿特里切對他的評價中就可以看出。而他作為一個仆人的能力也不可小覷,他盡職盡責,使出渾身解數為主人服務。作為一個有經驗的仆人,他對自己的上菜技巧自信滿滿,不惜大費周折地給人講解演示,也因此撕壞了主人交給他保管的支票。當然他并不是完美的,也會貪圖小利,在給主人上菜的過程中因為自己的食欲多點幾道菜,以品嘗菜品的名義悄悄吃幾口,那是他作為大城市里的謀生者的真實表現,并不能掩蓋他內心本質的善良。他以自己的聰明伶俐周旋于兩個主人之間,卻一次又一次地鬧出各種烏龍,并“臨危不亂”地加以解決,甚至將同時侍候兩個主人視為對他能力的考驗,并因此感到得意。
他認真而又滑稽的形象無疑是全劇最大的亮點,作者似乎是借用了一種“戲劇性反諷”,給觀眾和“被蒙在鼓里”的特魯法爾金諾造成一種認知上的差距,讓觀眾明知道特魯法爾金諾又惹出了茬子,卻還要看著他在那洋洋得意,從而發自內心地想要發笑。
法國著名美學家狄德羅認為:“喜劇藝術就是在可笑的不協調的規定情境中盡量去求協調,從而產生層出不窮的笑料。”由此,喜劇中的事件、人物行為及環境經常成為正劇和悲劇中不可能出現或不許可的。因此,想讓喜劇中的大量夸張和巧合變得合乎邏輯和真實可信,就需要從人物心理上找到合乎情理的依據。哥爾多尼極其重視表現喜劇人物內心的真實性和產生喜劇性格及其喜劇動作的心理根據,也正是因為這種情節的真實合理性,才能讓觀眾發自內心地笑出來。不像現在市場上的很多喜劇片,強行制造笑點,刻意搞怪,《一仆二主》中的情節環環相扣、層層推進,一步步將劇情推向喜劇效果的巔峰。
不得不說,劇中的每一次巧合都具有偶然性,卻合情合理,這也是一部作品真正體現出戲劇性魅力的地方。如果這相愛的兩人沒有在威尼斯里住進同一家客店,就無法給特魯法爾金諾創造“一仆二主”的機會;如果特魯法爾金諾取信回來時猜對了信件的主人,也就無法讓弗羅林多得知愛人出走的消息,更無法使他留在威尼斯苦苦尋找。但其中的每一次誤會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當時的那個情境里可以說是注定的,從當事人的心理出發,他是一定會這樣做的。如果特魯法爾金諾沒有答應服侍弗羅林多,接下來整個“一仆二主”的故事便不會發生,但當時饑腸轆轆、苦等主人無果的特魯法爾金諾在沒有著落的情況下是一定會答應的;如果在兩個主人發現對方的物件時,特魯法爾金諾沒有說謊對方已經死去的話,他們就不會選擇自殺從而在大廳相遇,可是當時害怕露出馬腳又慣于耍小聰明的特魯法爾金諾一定會想出自以為能夠息事寧人的謊話。可以說,每一個細節都有它出現的理由而并不顯荒謬,帶領著觀眾跟隨劇情一步步走向誤會的深淵,激起觀眾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從而使其期待著謎底最終揭開。除此之外,該劇采用多線索模式,除了弗羅林多和彼阿特里切的愛情主線,還有克拉里切和西里維俄、特魯法爾金諾和思米拉爾金娜兩條線索,三條線索在情節上彼此交纏、相互推進。這體現著嚴密的邏輯,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偏頗都將導致接下來的情節無法推進,甚至造成結局的改變。劇中的矛盾沖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讓觀眾在層出不窮的笑料中合不攏嘴。
該劇作最具有直接沖擊力的,也是最能為大眾所接受的,是勇于追求愛情的人物形象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浪漫主題。在中西方的戲劇傳統中,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主題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喜劇色彩。年輕人追逐愛情的過程是自由的、大膽的,他們相戀的過程更是甜蜜的、美好的,這樣的主題無疑是令人愉悅輕松、心馳神往的。
劇中主人公勇于追求自己的愛情,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源于愛,可以說愛情是此劇中影響主人公行為舉止的最大原因,使這一連串故事的發生有了合乎情理的推動力。最開始弗羅林多的出走就是因為和彼阿特里切的愛情被她的哥哥阻攔,在決斗過程中他殺死了她的哥哥,將受到法庭的制裁;而彼阿特里切扮成男裝出走也是為了找尋愛人,并通過扮演哥哥騙到金幣以救得自己的愛人。弗羅林多聽到關于彼阿特里切的消息便決定留在威尼斯,兩人將彼此的信物隨身攜帶等細節無不體現著他們對對方的愛,最后兩人為了愛同時選擇自殺,更是將愛情的主題推向了極致。
除了弗羅林多和彼阿特里切兩人的愛情主線,另外兩對有情人的情感線索無疑是對愛情主題的強化。無論身份差異,人人都有追求愛情的權利,都有收獲愛情的機會。兩家的兩個仆人借著機會也沒少調情,從一開始思米拉爾金娜見到特魯法爾金諾就為愛情埋下了種子。最后所有誤會化解,呈現的是三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局。不難發現,只要有愛情,一切的一波三折都不過是烘托喜劇效果的手段罷了,眾人愛情的和諧圓滿將喜劇效果推向了極致。
200多年前,哥爾多尼對喜劇形式的大膽創新和突破,讓喜劇深深扎根于時代和人民的生活,刻畫性格鮮明的喜劇人物、創造貼合現實生活的情境、歌頌愛情的美好,使他的喜劇散發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非同一般的喜劇效果。哥爾多尼的優秀劇作對我們的喜劇創作仍然有著不可忽視的藝術價值和重要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