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 吉喆
《西虹市首富》是開心麻花團隊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由閆非、彭大魔聯手執導,影片不再拘泥于一貫的舞臺劇影視化,而是將1985年上映的《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進行本土化改編,從劇本到表演,都打上了“開心麻花”式喜劇烙印。在本土化改編過程中,保留了“意外繼承遺產—花掉高額考驗金—最終繼承遺產”的敘事主線和部分細節,但由于不同國家、時代、文化背景、商業訴求的差異,在改編過程中對情節設置進行了本土化的處理。
《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講述了棒球運動員蒙弟在最貧困的時候天降橫財,只要他在一個月之內花光3000萬美金,就能繼承舅公3億美金的遺產。于是,蒙弟開啟花錢不眨眼模式,然而錢卻意外翻倍,最終通過“誰也不要選我”的口號競選紐約州州長,從而花光所有考驗金順利繼承遺產。通過參與選舉,形象地諷刺了人們的金錢觀念、選舉制度和政治體制,使影片成為帶有黑色幽默的社會諷喻劇。
《西虹市首富》基本保留了原作敘事主線,以主人公王多魚如何在一個月內花光10億元為主線,與財務小姐的感情糾葛為輔線,講述了主人公由繼承天價遺產的激動到費盡心思花光錢的瘋狂,再到錢款反而倍增的焦慮,直至最后推出“減肥險”過關。中間穿插了踢假球、被碰瓷、學區房投資、與股神吃飯、表白夏竹、夏竹被綁等情節,其中踢假球、碰瓷、學區房等情節屬于社會熱議話題,顯現出導演一定程度上對現實的觀照和諷刺。王多魚最終用人性中的善戰勝了金錢的誘惑,成功繼承300億。
對比兩部電影的情節設置,《西虹市首富》本土化改編與原作相比,有幾處比較明顯的不同,但是并沒有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情節,甚至消解了喜劇在感官刺激之外難能可貴的理性精神,導致全片的“降格”①。
考驗金作為敘事重點,故事都是圍繞考驗金的處理方式進行展開,但是在處理的過程中,繼承的規則、采取的手段、臨界點反應均有所差異。
《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里的舅公以小時候抽煙的經歷,闡述了為什么要限期花錢的目的,將一個長輩的智慧和良苦用心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而《西虹市首富》架空了繼承規則的深層含義,規則制定這一行為失去了有價值的動機,淪為一場淺薄的鬧劇。
《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中,絞盡腦汁通過競選州長花完了這筆錢,向觀眾揭露了商界財閥與政治之間的勾連,直指美國選舉制度的問題,從而引發觀眾對政治體制的思考,體現社會諷喻劇的責任感。而這樣的情節明顯不符合我國國情,所以作為喜劇呈現的《西虹市首富》將選舉的橋段改為售賣“減肥險”,通過這樣一反常理的操作把錢花光。在這個過程中,將國民仇富和一些人愛占小便宜的劣根性放大。在影片的這個橋段中,使用快節奏的音樂配以快速剪輯,將受脂肪險金蠱惑下的各行各業人們的狀態一一展現,奇觀式的行為為影片增添了密集笑料,然而歡笑的背后是空洞的價值能指。
《西虹市首富》在花光考驗金情節設置的過程中,缺少現實生活和情感邏輯而放大了怪誕行為,與《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相比,缺少現實的質感,顯得批判現實的能力不足。在《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中,能通過情節設置層層推進,映射出美國當時社會的現實生活。
《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花光所有錢的時候,之前奉承他的酒店經理、服裝師對他的態度被打回原形。但是依舊有朋友愿意解囊相助,陪他度過余生。用這樣的方式體驗到人間冷暖,轉變對金錢的態度,這是布魯斯特舅公的良苦用心。在《西虹市首富》里的揮霍和營救,使王多魚通過了二爺的終極考驗環節。這樣的處理手法簡單粗暴,生硬地與主題掛鉤,缺少了意猶未盡的意味。
《西虹市首富》中王多魚是三流足球守門員,與原作中的棒球接球員不同。一方面,棒球在我國并不普及,另一方面足球在中國有著更為復雜的情緒,像是扶不起的阿斗,愛恨交織話題度高。加之電影上映時間是2018年7月27日,當年俄羅斯世界杯剛剛結束,外在氛圍濃郁容易借題發揮。
在人物關系方面,《西虹市首富》比《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更復雜。后者沒有延展更多的感情線,唯一一次示愛也是在對方背影消失后淡淡說出。喜歡對方的前提不是為了利用,而是切實感受到對方的善良與真誠。此外,監督員與舅公沒有情感糾葛,只是盡忠職守完成老人的遺愿。而《西虹市首富》中擴展了王多魚與莊強之間的友情、與夏竹之間建立在利用基礎上的愛情、二爺和二奶的同性戀情,通過復雜的人物關系,制造且放大了喜劇因子,這樣更適合商業片的操作手法。
1902年麥克奇翁創作了小說《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一直到今天118年的時間里,在各個國家地區有過13次改編,堪稱經久不衰的熱門IP,不過每次改編,情節上都有所差異。本土化改編對主題有著不同的闡釋與處理,與以下幾個方面息息相關。
首先受制于不同時代和國家的情況。《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上映于1985年,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美國腹背受敵,夾縫于兩次金融危機中。里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結構性政策,但第九次金融危機的硝煙并未完全散去,國民經濟、通貨膨脹、失業問題還未得到徹底解決。而中產階級家庭瘋狂進入消費的年代,美國人的娛樂休閑消費支出增加了一倍多,美國富人把炫耀式消費推向了新的高潮②。電影《華爾街之狼》和《當幸福來敲門》就是那個時代不同階層的一個縮影,這個時期,社會貧富差距逐步變大。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的創作多了現實主義色彩。
《西虹市首富》隱去具體的城市,架空時代背景,將故事發生在虛擬城市西虹市,采用了超現實的敘事手法,將焦點集中在喜劇創造上。在劇本設定方面,通過讓生活中可以發生但不會發生的一些荒誕之事成為現實,并讓觀眾看到其后果,來安排影片的敘事邏輯。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現實,加之相應的藝術表現,達到喜劇效果,博人捧腹。
其次,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金錢觀的不同。中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為人處世方面更加懂規矩,比如王多魚盡管潦倒,但是“貧賤不能移”,作為守門員就要守得住底線,不會因利妥協而選擇踢假球。在面對來自金錢和人性的終極靈魂拷問時,盡管糾結,但依舊選擇了“人性”,這些與中國傳統的價值觀相吻合。《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并沒有凸顯主角光芒,泡妞打架,他有普通人的缺點,也沒有放在道德的神壇上接受審判。
再次,創作目的不同。《西虹市首富》繼承開心麻花的喜劇基因,所以在本土化創造的過程中,偏重語言沖突、巧合設計,導演集中火力烹制喜劇效果。沈騰的表演將王多魚性格的對立面進行融合,在這種對沖突情緒的把控里很好地釋放出喜劇本該具有的張力。《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中,男主角的扮演者是當時的喜劇大師理查德·普賴爾,他在出演該片時已經因喜劇脫口秀編劇兩獲艾美獎,但是在這部劇里,其表演乏善可陳。反過來看,這樣的處理方式,也容易讓觀眾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情緒不被表演牽制,更大力度地彰顯社會諷喻劇的精神內核。
基于不同的時代背景和市場訴求,在面對同一劇本時,導演也會有相應的闡釋和處理方法。《西虹市首富》票房收獲25.27億,但是喜劇不能止步于迎合觀眾笑料、追求市場效益,也要兼顧深層語境表達,承擔起反映現實的責任。
注釋:
①廖夏璇.“轉譯”的困境:一次“降格”的本土化改編——電影《西虹市首富》觀后[J].東方藝術,2018(16):93-97.
②余金聲.揭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消費主義的面紗[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