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不是藥神》《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李攀江 周夢涵
電影《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和《我不是藥神》均是改編自社會新聞真實事件的電影。學院派認為前者的藝術造詣要更高一些,原因是影片對于人性和社會本質的探求要更為深刻。《我不是藥神》的成功之處在于將“陸勇案”中的主人公改為無病者的同時對構思與敘事節奏拿捏得足夠準確。這種準確也可以理解為導演選擇的一種“揚棄”,一種對于中國觀眾受眾心理分析的抉擇,一種對于根據現實事件改編成影視作品中的取舍。并且導演劇本改了三年,用人物弧光的手法給現實藥丸裹上了一層糖衣,讓觀眾和審查方容易接受影片中的現實主義精神。
電影《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主角塑造直接借鑒羅恩·伍德魯夫的真實經歷,這位享樂主義者在被告知自己得了艾滋病僅剩30天的生命后,在大限將至時開始了對生命的渴望和追求。由于唯一被批準的抗艾藥物AZT還處在為期一年的雙盲實驗階段,他根本等不到救命藥。想自救就要出奇招,他先是買通了醫院里的清潔工給他AZT,后來藥源斷了,他開始按照清潔工給的地址找到墨西哥瓦斯醫生,并接受他的非常規療法。在生死線上掙扎回來的羅恩想要販賣這些藥,但是由于官方不批準,他就成立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開始用會員制分發藥物,如此開始一邊販藥一邊與美國藥管局抗爭,并將自己的生命期限從醫生斷定的30天上升到2557天。這是意志戰勝病魔的過程。
電影《我不是藥神》改編自國內真實事件“陸勇案”,影片主人公程勇,從一個與妻子離婚、上有老下有小的麻木中年失敗者,在偶然中得知販賣印度“格列寧”是一個發家致富的好路子后,開始了販藥的生涯。一開始程勇只是為了從中謀利,所以當危機來臨,他把自己的代理權讓給賣假藥的“張院士”,導致自己之前的好伙伴呂受益因為吃不起藥而死去。這讓程勇的良心開始覺醒,重新頂著風頭賣藥,最后黃毛為了不暴露出程勇的行蹤,而選擇自己去和警察周旋,最終車禍去世。程勇在巨大的打擊下開始人性的覺醒,將5000元的藥降到500元,不惜傾家蕩產也要救助病人。這是人性打敗金錢的過程。
從對劇情發展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兩部影片劇情的相似之處,同為平凡人販藥救命的過程,但是羅恩是為了自救,程勇是為了救他人。這兩部影片的視角不同,《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中情緒壓抑,羅恩與命運斗,與當權者斗,把矛頭削得十分尖銳。《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相比之下更為輕松詼諧。影片前半部分為喜劇的基調,從把代理權讓給“張院士”開始慢慢走向沉重,之后的一些事件真的是把前邊幸福的生活撕碎并且再踩兩腳給觀眾看。總的來說,《我不是藥神》的情感表達并沒有《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那么尖銳。
兩部影片的人物情感變化是有所不同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中的主角羅恩是在自救過程中通過與同伴雷蒙的長期接觸,從一個“恐同”者變為懂得尊重LGBT人群,并在最后與藥管局的抗爭中得到了法律上的讓步,但是從劇作分析找不到明顯的人物弧光,因為并沒有明顯的從根本上的人物性格的轉變。《我不是藥神》中,主角程勇的人物性格變化就更為明顯突出,一開始只為從販藥中獲取暴利,但是隨著好友們因病去世、為救自己而發生交通意外身亡,這種巨大的推動力讓程勇的個人意識得到覺醒,這種人物情感張力的改變就是“人物弧光”。
人物弧光在劇情的創作中可以分為人物塑造、激勵事件、設埋伏、繼續給主角施壓、高潮及結局。回到《我不是藥神》中就會發現,在人物塑造方面,導演給了程勇一個落魄低迷有著中年危機的人物設定。激勵事件就像是一塊大石頭,投在了主人公本來平靜如水的生活中,不是讓水波漣漪,而是激起巨大的水花。激勵事件必須徹底打破主人公生活中各種力量的平衡。該片的激勵事件就是程勇發現用自己手頭的資源可以搞到“印度格列寧”貨源并從中謀取暴利來改變生活的現狀。設埋伏環節中就是讓陸勇知道賣假藥被查的后果,就是讓自己賣假藥掙來的錢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同時還要坐監獄,這讓程勇選擇放棄藥品代理權。繼續給主角施壓階段很明顯,首先是自己之前的好友呂受益因為吃不起藥而去世,這給程勇帶來沉重打擊,讓其鋌而走險繼續開始販賣“印度格列寧”,又一個心靈的顫動就是黃毛為救自己而車禍離世。前邊的壓力直接造成高潮的來臨,程勇開始瘋狂給病人藥品,吃不起的他甚至可以賠本賣,這時人性打敗金錢,主人公也就真正成為了病人心目中的“藥神”。結局就是程勇被警察帶走,法院進行宣判,人民政府對藥品進行調整。
通過這種劇作方式,通過某些事件,讓主人公有一個內心的訴求,而這個訴求必定會打破主人公當前生活中的一些既定的生活規律,主人公會陷入猶豫,這時就會有新的壓力出現,讓主人公不得不投入到這個選擇中,而這個選擇往往會充滿著改變,這個改變可以是從負到正也可以是從正到負,總之這個選擇就是要讓主人公的生活與之前不同,開始走上另外一條路。隨著情節的發展,主人公在環境的施壓下,會做出最終重大的抉擇,這個重大抉擇也會是高潮的前一刻,所有的壓力都要迫使主人公不得不這樣選擇。這樣的劇作方式和邏輯,會讓劇情動作自洽,讓觀眾產生認可和共情效應,同時這一環套一環的節拍,也會給劇情節奏帶來良性的影響,讓觀眾覺得主人公不得不這么做。
劇作的需要。即便是好萊塢純商業片也是如此,例如《鋼鐵俠系列》《蜘蛛俠系列》,其中人物的變化推動著劇情的變化,而劇情的變化反過來也在影響著人物情感的變化。“有人批評了他們或者是他們認識到了錯誤,于是他們立即改正過來。再不然他們受到一次震動,就在一夜之間徹底轉變了。這種情況曾經出現過,但是,更普遍的情況是,人們一點一點地改變,從暴躁到耐心,從膽小到勇敢,從憎惡到相愛,是漸進的過程。”①運用這種對人物性格漸進化的刻畫手法,可以讓觀眾在電影這短短幾十分鐘內,認可人物的人生經歷和情感轉變,同時也將人物刻畫變得更加深刻。
觀眾的需要。觀眾不太吃只有明星和炫酷鏡頭沒有內核這一套了,最直觀的例子就是《敢死隊3》(2014)和《變形金剛5》(2017)的口碑崩盤,雖然有明星和大導的加持,但是由于觀眾產生不了共情作用,影片口碑一跌再跌。回到《我不是藥神》中會發現,主人公程勇的情感變化也在牽動著觀眾的心。從這個層面來講,觀眾也是需要“人物弧光”型的創作的,因為觀眾在心理認知上很接受這種風格。
通過同題材的影片對比引出對“人物弧光”劇作方法的討論,發現“人物弧光”式的劇作方法確實有助于劇作家創作出令觀眾買賬的影片。不論是現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還是重新架構一個世界觀的影片,劇本作為一劇之本,在影視創作環節中處于基礎與核心的重要地位,而人物是劇本最基礎與核心的元素,因此打造一個性格豐滿、形象生動、立體多維的人物角色,一直是編劇孜孜以求的目標。影視行業的從業人員,特別是編劇,應當靜下心來揣摩這種劇作方式。當然,“人物弧光”的創作方法不是規則,更不是公式,一切理論都有待于付諸實踐。
注釋:
①呂遠.“英雄的歷程”——好萊塢主流故事模型分析[J].當代電影,2010(10):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