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文哲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戶生產內容,在短視頻領域指由缺乏專業視頻制作能力的普通用戶生產的內容;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指專業化生產內容,在短視頻領域指創作者以較為專業的影視制作手法生產的內容,也指在某一領域擁有專業知識的創作者在該領域生產的內容。
YouTube的成功使UGC模式廣為人知,土豆網、優酷網等國內平臺爭相模仿,但是由于社會差異,這一模式不僅產生眾多問題,也難以變現盈利。于是,各大視頻平臺紛紛將目光由UGC模式轉向購買影視版權和自制節目,PGC迎來第一次崛起。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流量資費的降低和移動社交平臺的發展,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興起,UGC重回大眾視野。但經過多年發展,短視頻生態正由野蠻生長轉向精耕細作,此時PGC再度崛起。
相關數據顯示,25.7%的抖音用戶認為抖音同質化內容過多,39.1%的快手用戶認為快手的同質化內容過多①。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UGC短視頻平臺將視頻生產權限下放,普通用戶通過便捷的拍攝手段為平臺創造了海量內容,其中不乏跟風模仿的同質化作品。當某個短視頻流行之后,往往會引來眾多模仿作品,原本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意反而使人厭倦。一些抖音話題挑戰在激發用戶參與的同時,也會導致用戶產出內容創意雷同。當用戶看到這些作品后,算法又會根據用戶行為再次推薦類似內容,放大這種同質化,造成用戶審美疲勞。
注意力經濟下,一些UGC創作者為獲取流量,熱衷于以低俗搞怪的方式表達淺薄粗鄙的內容,或是盲目追求所謂的潮流,傳播偏離主流價值的思想。自殘自虐、異物吃播等內容在短視頻平臺上頻繁出現,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并被要求整改。受資本和流量的驅使,一些內容盲目迎合用戶生理與情感的淺層需求,將解構、戲謔、反傳統的表達作為一種習慣,不僅造成UGC短視頻平臺的泛娛樂化現象,也容易誤導青少年的價值觀念,對社會風氣產生不良影響。
一方面,短視頻因其碎片化的傳播形態,很難展現事件全貌;另一方面,短視頻平臺在下放UGC內容生產權的同時,也將原有的把關權分散給每個用戶,造成專業把關缺失和監管難度增大。普通用戶對內容的辨別和審查能力不強,一些缺少前因后果、背景資料或未經證實的信息很容易流入市場;也有部分用戶為博得關注,有意斷章取義,或發布虛假內容。同時,由于用戶長期處于觀看短視頻的習慣中,思考方式已逐漸碎片化,很容易被極具沉浸感的短視頻所影響。因此,此類內容往往會煽動大眾情緒,影響大眾判斷,成為網絡謠言滋生的溫床。
單純的娛樂消遣和簡單刺激難以滿足用戶高層次的、立體化的需求。例如,許多用戶在娛樂的同時,已將部分注意力分配到知識技能的學習中。根據企鵝智酷發布的《抖音&快手用戶研究報告》,喜歡觀看教程類的用戶占抖音的43.3%,在快手占38.6%②,用戶逐漸從“追求有趣”到“兼顧實用”,大量教程類短視頻應運而生。許多內容雖然短小精悍,但往往淺嘗輒止,無法將知識點闡述透徹,難以滿足用戶深層的學習需要。因此,專注垂直領域、側重知識傳播的PGC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學者胡泳認為,UGC存在一種向PGC過渡的趨勢,正在向“業余的專業化”轉型③。從內容上講,當UGC在某一領域連續提供優質內容時,它就逐步走向了PGC的生產領域;從制作上講,部分UGC在發展過程中可能逐漸擁有固定演員、攝影攝像人員、新媒體運營人員等相關團隊,已經超出普通UGC的范疇。例如,“papi醬”最初用UGC模式創作,但接受融資之后,擁有了更強大的資金支持和個人團隊,實現了UGC向PGC的轉型。
人工智能、VR、AR等新技術的出現豐富了短視頻表現的可能性,高帶寬、低時延的5G又為這些技術的應用提供了保障。5G的無線傳輸速度超過10Gpbs,每秒下載速度高達1.25GB,是4G傳輸速度的幾十倍甚至百倍;同時,5G發送、傳播、處理時延的時間不到1毫秒,是4G的十幾分之一④。PGC創作者擁有專業的創作團隊,也更容易獲取相關資源,更容易將先進技術應用于未來的短視頻,為用戶帶來全新的視聽體驗。例如,在體育行業內應用5G和人工智能后,人工智能設備可以根據評論員的語言、運動員姿勢、距離變化、觀眾聲音等信息,迅速捕捉賽場焦點并進行剪輯。
用戶對專業、深度的優質內容永遠存在需求。長期處在信息過剩中的用戶在審美疲勞的同時,也提高了對內容的欣賞能力,對高質量內容的需求更加強烈。當下,成長于信息時代的90后、00后已逐漸成為短視頻的主要用戶,他們對內容的評判標準更加多元、立體,無形中提高了對質量的要求。PGC擁有專業的視頻制作水準、內容策劃能力和推廣渠道,應該發揮優勢,滿足用戶對優質內容的需求。“一條”作為PGC的典型代表,拒絕用通俗娛樂吸引用戶,而是用有深度的內容和精致的制作建立口碑。在制作過程中,5分鐘的視頻背后常常有10多個小時的素材,每個短視頻都要經過一個星期的剪輯。正因其專業的鏡頭語言、深度優質的內容和高質量的視聽效果,“一條”也被稱為“雜志化的視頻”。正如“一條”創始人徐滬生所說:“我們最核心的競爭力,除了報道,就是審美。”⑤
PGC增加在提高短視頻平臺內容質量的同時,也加劇了平臺內部的競爭。與UGC相比,PGC的商業屬性更強,以變現盈利為目的,在保持內容質量的前提下更需要流量和關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短視頻創作者有三種途徑樹立優勢。第一,面向大多數用戶,通過專業化的操作成為頭部,以規模效應盈利,此類內容大多具有泛娛樂性,如“papi醬”“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第二,加入頭部市場競爭,但要結合自身特點,細分用戶需求,形成差異化定位,例如同樣在美食領域,“滇西小哥”主打云南鄉村特色美食,“李子柒”突出清新古風的特點,“辦公室小野”則將辦公室當作廚房,用日常用品制作創意美食。第三,關注細分人群,開發長尾市場,立足于競爭較少的垂直領域。頭部畢竟只占少部分,隨著競爭加劇,更多的細分市場、長尾市場將被開發。
UGC雖然讓用戶生產出大量內容,但對短視頻的商業價值開發作用不大,PGC的增多則更有助于短視頻的商業變現。首先,垂直領域內的PGC為廣告主提供了更精準的選擇,便于廣告主根據產品特點和目標消費者,選擇合適的PGC進行精準投放;其次,隨著大眾消費水平的提高、對優質內容的追求和版權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用戶愿意為高質量內容付費,一些條件成熟的PGC可以推出付費機制增加盈利;第三,許多PGC創作者擁有穩定的人物形象,逐漸擁有自己的“粉絲圈”,借助人格化的魅力,通過電商途徑引流變現。以快手為例,專注女裝的“娃娃”擁有1540萬粉絲,在快手116賣貨節中,兩天總銷售額達8000多萬。還有來自普通家庭的“陜西老喬小喬父子檔”,憑借通俗易懂的教程和“老喬”和藹可親的形象,現已擁有575萬粉絲,并建立了自己的網店,銷售羊肉泡饃、秦椒辣椒粉、石子饃等陜西美食,銷量達6.4萬件。
短視頻占用的是用戶的碎片時間,這也就決定用戶對短視頻的關注也是碎片式的,因而短視頻很難引起廣泛討論或長久關注⑥。《抖音&快手用戶研究報告》顯示,抖音的存量用戶流失率達17.8%,快手達37%(新用戶引入不計)⑦。如何留存用戶,是所有短視頻平臺都要直面的問題。PGC的再度崛起,重構了抖音、快手等平臺以UGC為主的短視頻生態,只有重新認識PGC和UGC的定位和關系,構建新型PGC+UGC生態模式,才能實現短視頻的進一步轉型發展。
專業化是PGC與UGC的最大差異,也是PGC的品牌價值和核心競爭力。PGC創作者往往在自身領域有相對豐富的知識或經驗,內容生產流程完善,相關資源較為充足,具有持續生產力,因此適合通過持續生產優質內容打造自身品牌,將受眾粉絲化。一方面,PGC憑借其專業的創作水平,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內容和視聽體驗;另一方面,垂直領域的PGC定位于細分人群,專注于特定領域,對該領域的群體而言具有更強的吸引力,通過有說服力的專業內容獲得用戶認可。
普通用戶大多缺少拍攝優質短視頻的專業能力,內容生產呈碎片化,缺少打造產品和品牌的基礎,難以靠內容持續吸引用戶。但是,短視頻平臺為普通用戶提供了即拍即傳、實時分享的低門檻創作模式,極大地調動了用戶的創作熱情,也為UGC作者參與話題、模仿流行短視頻提供了便捷條件;用戶獲得的瀏覽量、他人的點贊和評論則將用戶納入平臺的社交網絡中,讓用戶在互動中獲得認同,感受到自我價值,從而提高對平臺的好感度。PGC雖然也有社交屬性,但主要存在于用戶與PGC創作者之間,在互動的范圍和靈活性上遠不如UGC。因此,UGC適合用于保證平臺的活躍度,通過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增強用戶黏性。
注釋:
①②⑦企鵝智酷:抖音&快手用戶研究報告[EB/OL].中文互聯網數據咨詢網,2018-04-09.http://www.199it.com/archives/709052.html.
③胡泳,張月朦.互聯網內容走向何方?——從UGC、PGC到業余的專業化[J].新聞記者,2016(08):21-25.
④宋朝澎.5G在4K超高清視頻傳輸的應用前景[J].西部廣播電視,2020(01):251-252.
⑤“一條”:文藝范公號的成功之道[EB/OL].上官,2015-06-29.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5538.
⑥羅曉莉,鄧明生.電視長視頻:講好故事,發揮優勢[J].新聞前哨,2019(0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