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
2020年春夏之交,枝頭繁花正盛。回首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籠罩下的這幾個月,我們欽佩于“逆行者”的勇氣,自豪于全國上下萬眾一心,也感動于抗疫一線人員數十日的堅守。我們都知道,驅散疫情的不是流逝的時間,而是每個人的不懈努力。
從24小時為醫務人員提供送餐的武漢餐館,到“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硬核跨界,各行各業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都在為戰勝疫情默默努力。作為市場的風向標,廣告業的傳播效果顯著,因此對輿論有著巨大的帶動作用。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時期,電視公益廣告也成為抗疫隊伍中一股特殊的力量。
2020年除夕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出公益廣告《大愛無疆》,內容不僅涵蓋勤洗手、勤通風、戴口罩、不聚集等重要科學防控知識,還凝聚著中國人民面對疫情不畏艱難、眾志成城的民族力量,以特殊的形式向觀眾傳遞著疫情的嚴峻性以及群防群控的必要性。緊要關頭,公益廣告與新聞報道相結合,其“推介有利于人類社會進步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思想意識”的說服作用得以生動實踐。這樣的說服作用不僅體現在總臺,地方電視臺也根據當地實際,注重新聞報道與公益廣告相結合,根據民眾熱點議題制作出的兼具品質和實效性的抗疫公益廣告遍地開花。廣西廣播電視臺順應當下短視頻傳播的規律,制作了《口罩如何戴》《改變陋習》《飲食安全篇》等公益廣告在各類媒體平臺滾動播出。這些公益廣告融入說唱等富有創意的文化元素,使觀眾在無形當中獲取科學防疫相關信息,對提高民眾科學防疫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除此之外,飽含深情與力量的抗疫歌曲也以文藝的方式表達著危難時刻人民由衷的心聲。廣西廣播電視臺先后承制歌曲《平安歸來》和《相信中國》的音樂電視,并在全臺各頻道密集安排播出。這一首首歌曲贊頌著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創造的生命奇跡和他們的驚人毅力,展示了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必勝信心。如此集中、大規模地播出公益廣告是特殊時期的非常舉措,原本可看可不看的公益廣告成了凝聚人心、傳遞能量的重要載體,精良的內容創作豐富和活躍了電視媒體版面的同時,也成為新的收視亮點。
廣電總局節目收視統計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全國地方衛視頻道晚間新聞收視率全面大幅增長,12省市收視率漲幅超過50%。可見,疫情影響下的“宅”生活使得客廳經濟迅速升溫,電視再一次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娛樂身心的重要工具。被重新分配的用戶時間為觀眾回歸大屏創造了優勢條件,疫情影響下電視節目的生產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想要真正力挽狂瀾,廣電媒體必須迅速應對,創新視聽模式,打開新局面。
湖南衛視在元宵晚會現場沒有觀眾的情況下,將座位設計成“彈幕式觀眾席”,讓觀眾與現場“云”互動。節目《歌手·當打之年》用“云錄制”的創新制作形式,讓五地歌手在云端同歌唱,共抒情,營造出“天涯共此時”的勝景,“云錄制”貫穿其中,讓觀眾有足夠的體驗感和參與感。“云錄制”的概念讓人耳目一新,也給疫情影響下的電視節目制作帶來了更多可能。
2020年3月26日上午,“戰疫情奔小康奮進新時代——2020年‘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特別節目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渠道面向全國播出,正式拉開了廣西“壯族三月三”活動的序幕。一改往日歡聚一堂對山歌、嘗美食,民俗節慶遍地開花的方式,疫情影響下的廣西本土民俗節日也突出了“不一樣的三月三,網聚也精彩”的特色。廣西廣播電視臺“云”游廣西、“云”上歌圩、“云”美食等創新節目應運而生,創意打頭陣,多方聯動,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廣西衛視從3月26日開始,每天四個時段分別推出“相約三月三”系列展播節目《踏歌行》《非遺錄》《嘉年華》和《壯鄉美》,持續播出1個月,讓廣大群眾足不出戶即可共度佳節。此外,廣西衛視還聯合廣西視聽移動客戶端、廣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十堰廣播電視臺,制作推出了180分鐘的《好春光·新聲活云嗨三月三》特別節目,邀請世界各地的朋友參與節目“云對歌”,展示壯韻風情,使受眾看得見時代元素,品得到民俗文化,呈現出“戰疫情環球共克時艱,三月三華夏同此歡樂”的特點。節目兼顧用戶參與和疫情影響下的人文關懷,如此別開生面的節目形態賦予了“壯族三月三”不一樣的年度意義,使得每個時代親歷者都印象深刻。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對于電視媒體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受眾需求驅動下,也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全社會復工復產也在穩步推進,沉寂的市場再度復蘇,提升群眾的消費信心是關鍵。各級媒體開始進行輿論引導,引導群眾走出家門,重拾消費信心。
2020年4月6日晚,朱廣權與李佳琦連麥公益賣貨直播“為湖北拼單”,央視新聞的淘寶直播間觀看超過350萬,一直播直播間獲得1.2億觀看,“小朱配琦”累計賣出價值4014萬元的商品。5月1日晚8點,由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組成的“帶貨國家隊”在央視新聞客戶端、抖音、國美美店微信小程序等平臺進行直播帶貨活動,3個小時里成交額超過了5億元,觀看人數也超過了1000萬。
疫情影響下,直播帶貨為傳統媒體更好地發揮服務功能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后疫情時代”語境下,幫扶型的直播帶貨成為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經濟回暖的重要推手,各省市的直播帶貨活動空前火爆。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電商直播用戶規模達2.65億,占網購用戶的37.2%。借“壯族三月三”的節慶契機,“壯美廣西·三月三暖心生活節”系列活動上線,全面整合區內30萬家線上線下門店,開展系列主題促銷活動,重振消費信心。廣西廣播電視臺各頻道頻率積極開展直播帶貨活動,綜藝旅游頻道、經濟廣播(FM97.0女主播電臺)、教育廣播(私家車930)三臺聯動,推出“壯美廣西·暖心生活節”融媒直播活動,以“縣長+主持人”搭檔代言、社會參與等形式,推出“縣長書記當導購”“我帶爆款來趕圩”“我是種草官”等系列直播帶貨活動,助力“桂品出鄉”。南寧沃柑、柳州螺螄粉、橫縣茉莉花、百色芒果等出現在直播臺上的“桂字號”品牌一經推廣就成了不少網友的心頭好,同時也是疫情期間各地活躍經濟的重要因子。
廣西各級媒體都在探索新技術環境下的內容生產,讓網絡直播成為經濟回暖的新引擎。截至2020年4月13日,廣西共有54位市長、縣長開展了65場直播帶貨活動,累計觀看量超過3800萬人次,累計銷售額超過2600萬元,為推動廣西線上新型消費發展、提振經濟動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持續擴散蔓延,全球范圍內經濟貿易受到嚴重沖擊,我們只有立足于自身實際擴大內需、持續挖掘消費潛力以應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經濟環境。順應當下互聯網、智能化、數字化等前沿科技的發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網絡直播經濟的各個環節,“直播帶貨”不只是“幫扶式”快速復蘇經濟的手段,還可以為社會經濟轉型升級帶來更多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