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珊珊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等產生了巨大沖擊,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是傳統媒體的必然選擇。為了充分發揮電視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優勢,應積極豐富媒體傳播形式,基于網絡傳播的特點,創新節目內容和形式。同時也需要提高內容質量及輸出價值,擴大電視媒體影響力,使其在融媒體時代獲得更好的發展。
融媒體時代的全面到來改變了媒體傳播格局,同時也為電視媒體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融媒體時代為電視媒體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媒介創新、范圍拓廣、內容表現形式豐富等方面。電視媒體的融合發展及傳統電視媒體和網絡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可以利用互聯網、移動網絡的載體優勢,滿足人們便捷化、高效化的信息獲取需求。以原南寧電視臺“南寧頭條”為例,在電視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積極拓展手機APP、公眾號、網絡直播等傳播形式,豐富媒介形式,提高媒體傳播效率,使自身影響力得到明顯提升。在融媒體時代下,也改變了電視媒體的制作方式和傳播流程,可以利用各種專業軟件工具,快速完成節目制作,并依托于網絡廣泛傳播,通過提高新聞時效性,使內容更具有吸引力。此外,還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強大信息表現力,以受眾喜歡的形式傳遞新聞內容,提升其感染力,充分發揮電視媒體對于公眾輿論的引導作用。因此,融媒體時代的到來能夠為電視媒體帶來多方面積極影響,推動電視媒體創新發展①。
雖然目前多數電視媒體已經制定了融合發展計劃,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得到了普遍認同。但是在實踐過程中,由于傳統電視媒體與新媒體在傳播理念、傳播方式以及運營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別,如果把握不當,難以達到預期的融合效果。比如部分電視媒體對融合發展理解不夠深刻,將融合發展簡單看作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疊加,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分開經營和管理,缺乏相互聯系性。還有部分電視媒體由于資源投入不足、缺乏新媒體方面的人才,沒有充分發揮出新媒體的優勢。此外,現在電視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盲目建設新媒體欄目的現象,出現了內容同質化、專業水平低等問題,反而容易對傳統電視媒體的品牌形象造成損害。因此,有必要對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路徑進行深入研究,合理制定電視媒體融合發展計劃②。
在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過程中,首先應豐富媒體傳播形式,構建多元化媒介體系。比如原南寧電視臺在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過程中,積極建設“南寧頭條”APP和公眾號。截止到2018年10月,APP下載次數突破100萬,微信公眾號粉絲數量上升至15萬。依托于新媒體傳播途徑,“南寧頭條”通過短視頻、小程序、H5頁面等多種形式輸出新聞內容,獲得了較好的反響。其中,壯族“三月三”服飾秀換裝小程序等獲得廣西“廣電+”媒體融合創新優秀獎,《南寧渠道·絲路交響——小編帶你游東盟》由廣西新聞工作者協會選送參評中國新聞獎媒體融合獎項。還有在東博會等期間推出的“點亮城市名片”系列短視頻作品,獲得10萬+播放次數,極大地增強了相關活動媒體傳播影響力。又比如南寧廣播電視臺《新聞夜班》欄目,從2019年11月1日起開始在抖音平臺發力,截至2020年2月17日共發布視頻作品450條,總播放量約12億,增粉81萬,單條播放量超1億的視頻有9條,總點贊量3347.4萬。在更加豐富的媒體傳播形式下,可以滿足不同受眾的信息獲取需求,讓“南寧頭條”和欄目抖音真正成為受眾的一手資訊獲取中心③。
近年來,網絡直播獲得快速發展,并表現出非常巨大的影響力。一方面,面對突發新聞事件,及時開辟網絡直播通道,新媒體搶先發聲。另一方面,找準時機,做好主題宣傳,策劃先行,擴大影響。南寧臺在融合發展過程中,也積極制作網絡直播節目,改變傳統電視直播的單一形式。截止到2018年10月,“南寧頭條”APP直播總點擊量超過500萬次,包括《高考名師訪談》《東博會沖沖沖》等節目,利用其新穎的形式和優質的內容,獲得廣大網友的支持和認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春運愛·回家》系列節目的直播點擊量高達226萬次,極大地提升了南寧頭條在本地乃至全國范圍內的影響力。在網絡直播發展過程中,“南寧頭條”新聞積極尋求與國內知名媒體的合作機會,先后與今日頭條、騰訊新聞、搜狐新聞等展開合作,成功搭上網絡直播快車,使新媒體融合發展步伐得到進一步加快。
除了搭建直播平臺,傳遞新聞資訊信息,近幾年廣東電視臺、哈爾濱廣播電視臺、青島廣播電視臺等多省市電視臺已經開始或正在籌建“網紅”直播室,權威媒體平臺引入商業化傳播手段,二者結合竟擦出了“火花”。2020年初,央視新聞發起助農直播間,江西尋烏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楊永飛當起了“帶貨主播”,現場演示百香果花式吃法,推薦尋烏百香果,吸引超1000萬人次線上觀看,“愛心助農”尋烏專場直播在線觀看達到130萬人次。此外,還有美食、健身、育兒等直播,電視媒體主持人化身網紅達人,形式內容不斷推陳出新,成為直播行業中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在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過程中,需要建立全媒體新聞調度指揮中心,通過構建調度指揮系統、信息池和數據統計系統等,全面提升全媒體生產和傳播效率。時下索貝、大洋、新奧特等國內大型廣電企業都開發了新興的調度指揮系統,將多種功能集成至電腦屏幕或移動終端的方寸之間,為選題會、記者報題和文稿視頻審核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通過采用調度指揮中心開展相關新聞調度工作,將其作用發揮至最大化,使記者“移動優先”的理念得到明顯增強,新聞發布速度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在發生重大社會事件時,電視媒體可以與新媒體相互配合,第一時間發布相關資訊,并采用圖文加視頻的方式,對事件進展進行全方位動態跟進,做內容深化的報道。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新聞夜班》欄目將記者采制內容進行電視媒體與新媒體多手段編輯,雙屏發布,在新聞夜班抖音號開設《全民一心戰疫必勝》專題,持續關注疫情動態,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弘揚抗疫正能量,生產出了一批質量優、關注高、反響佳的作品。截至2月17日,總計發布疫情相關視頻作品220條,總播放量6.5億,其中72條點贊1萬+,單條最高點贊338萬。在自治區網信辦發起的抖音話題“戰勝疫情廣西在行動”前15名中,《新聞夜班》抖音號占據7席(作品分別位列第 1、4、5、8、10、12、13 位)。充分滿足受眾對于重大事件、熱點事件的涉獵需求,并起到引導輿論發展的效果,向社會傳遞積極能量。移動優先發布,電視深度報道殿后,這將是融媒體時代下,新媒體與電視媒體融合的最佳方式。
在電視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改變同質化、快餐化的現象,需要突出節目特點,把握好特殊節點,合理進行節目編排。比如在壯族“三月三”期間,“南寧頭條”APP推出“壯族服飾秀”換裝小程序,在上線12小時內,使用人數達到3.5萬,在最高峰期,單日使用人次超過60萬次。通過這種方式傳播壯族特色文化,增添節日氛圍,也使平臺的自身影響力得到顯著提升。突出平臺優勢,找準受眾興趣點,將電視媒體、新媒體整合起來,編排特色節目,與受眾開展互動,能夠收獲非常好的收視效果。通過把握好特殊節點,挖掘有特色的內容,以新穎的媒體形式進行展現,可以有效提升全媒體傳播質量,獲得受眾廣泛認可。再比如3月18日廣西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返程,《新聞夜班》利用當時已擁有128萬粉絲的抖音號進行跟蹤視頻發布,晚間電視節目中采取了特別編排,用1個小時的節目時長有面有點有細節完整記錄了醫療隊返回南寧實況。這樣的編排形式兼顧了時效性和權威性,取得了很好的收視效果。
在積極推動電視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加大人員培訓力度,提升媒體工作隊伍的綜合素質水平,解除本領恐慌。特別是在新媒體團隊的建設過程中,應積極引進富有經驗的新媒體運營人才,激發人員的創新創造力,從而不斷加快電視媒體融合發展步伐。落實到各媒體,就是要制定人才培養計劃,組織人員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提升媒體工作者的專業技能水平。應形成長效化培訓機制,并完善相關考核評價制度,將培訓考核作為績效考核的一部分,激發媒體工作者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在培訓過程中積極宣傳融媒體發展理念,幫助各崗位工作者掌握新環境下的工作技能,從而適應電視媒體的融合發展趨勢,提高崗位勝任力。
綜上所述,在電視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融媒體時代帶來的積極影響,通過豐富媒體傳播形式、提高媒體傳播質量,獲得受眾的認可和青睞。同時也需要不斷加快技術創新,完善資源配置,加強人才培養,為融媒體環境下的電視媒體運營提供支持。在此情況下,可以確保電視媒體融合發展計劃的穩步推進。
注釋:
①馬光倫.媒體融合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途徑[J].傳媒論壇,2019(20):29-30.
②潘影.新時期加強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發展[J].傳媒論壇,2019(20):34-36.
③李雪.媒體融合發展的現狀、制約和對策[J].經濟師,2019(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