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明
針對近兩年重點關注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國家持續出臺一系列政策,制定了具體的建設標準和運行規范,加大了專項資金的支持力度。國家層面為媒體融合轉型設計的藍圖,為各地的媒體融合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這為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充分利用制度優勢進行跨界融合指明了方向。走好這條道路,是必須面對的重大政治任務,其本質就是充分整合各類資源,打造新時代的治國理政新平臺。
媒體融合自2014年成為國家戰略以來,縣域主流媒體非常積極地進行了全方位的嘗試,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多成果,涌現出很多產品,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微信、微博、個人公眾號等大量自媒體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媒體的格局,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更是讓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的份額一縮再縮,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帶來了傳播格局的深刻變革。縣級媒體因為發展滯后,存在著體制僵化、實力薄弱、觀念陳舊、人才匱乏等諸多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尚未具備靠自己規范運營獲得持續發展的造血能力,導致媒體格局重塑,媒介競爭不斷向移動端聚攏。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資金基本來自縣級財政支持和自主運營收入。由于縣域市場規模較小、資金實力不強,大部分縣級融媒體中心僅靠自身運營難以實現盈利。以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為例,新昌縣融媒體中心由新聞傳媒中心(報社)和新昌廣電總臺兩家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整合而成,主要以自主經營為主,縣級財政支持一年不到400萬元。2019年,兩家媒體經營收入加起來不到3000萬元,融媒體技術平臺建成后,每年運行、維護、推廣經費和新大樓日常運營開支、薪酬支出等新增1300多萬,年度總支出在6000萬元以上,收支缺口占比一半多。新昌融媒體中心現有員工143人,僅靠現有的經營收入,舉步維艱。
對于縣級融媒體中心來說,體制是發展過程中的最大痛點和最深無奈,總是處于行政管理、事業編制、市場化要求的畸形狀態。政治化的帽子、行政化的手段、非市場化的激勵,造成運營業務事業化、用人機制機關化、養人要求企業化。在運營過程中,既要符合黨委政府的要求,又要適應市場經濟的規律。在績效突破、人才招用等方面想要突破政策給予傾斜,幾乎不可能。
對于縣級融媒體來說,從組織層面看,大部分人認為報社與廣電合并就是融媒體了,其實媒體融合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涉及到縣域編辦、人社、財政、廣電等多個部門,需要政府牽頭進行研究落實。從管理層面看,一些人依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開拓創新的市場意識。從業務角度看,隊伍老化,能力缺失,人才隊伍結構很不合理,特別是專業的技術人員稀缺,跟不上融媒體建設的步伐。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同志指出,“媒體融合發展不僅僅是新聞單位的事,要把我們掌握的社會思想文化公共資源、社會治理大數據、政策制定權的制度優勢轉化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綜合優勢”。這就明確了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定位,要利用自身的制度優勢獲取盡可能多的優質資源,構建起“互聯網+媒體+智慧政務+政府數據公開+智慧城市運營”的智能媒體新平臺,把優質資源轉化為治國理政的新能力和新平臺。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一項艱難的探索,除了要營造“寬容失敗、鼓勵創新”的輿論環境外,關鍵是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給予資金、數據、政策等全方位的支持。在資金的補助上加大力度,財政經費保障實行“黨員訂黨報”工程;在保障基本經費的同時,采取財政撥款、項目補助、以獎代補、政府購買等多種形式,支持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和運營;在政策的配套上給予傾斜支持,實行績效工資上不封頂;支持承辦鄉鎮(街道)大型節會,承辦本地商務、會展、節慶等活動,用活動開發市場、吸引用戶;支持政府服務端口接入APP,將可以開放的數據、信息、服務優先向縣級融媒體中心開放;優化完善新聞媒體績效考核;支持下屬傳媒公司開展產業經營,優先承建和參與本地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以縣級融媒體中心為主體,整合當地的政務資源、政府大數據資源和智慧城市資源。
縣級融媒體中心需要財政的支持,更需要擁有自我造血的能力,上下合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按照綜合功能模式構建新時代治國理政新平臺。1.“主力軍”加快挺進“主陣地”,在政府支持下整合戶外屏、公交車等縣域內所有媒體資源,通過“媒體+政務+服務”運行模式,更加準確及時地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成為當地新聞傳播和輿論引導的核心與主導力量,充分發揮主流輿論陣地功能。2.整合各類資源,政府發文統一運營政務微信等各類平臺。破除各個部門之間的本位主義、“信息孤島”“數據孤島”和“利益孤島”,把分散在政府的政府網站、政府數據以及分散在政府部門下的各個政務微博、政務微信、政務號統一整合到縣級融媒體中心這一平臺,統一管理,協同發布,一個聲音,多個出口。在輿論傳播與輿情溝通上牢牢掌握主動權,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讓智慧政務資源與縣級融媒體中心有機融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向本縣用戶提供以政務服務為核心的各類本地化服務,不斷強化綜合服務平臺功能,達成“服務群眾、引導群眾”的目標。3.積極實施下沉戰略,提供以政務服務為核心的各類本地化服務,提供信息交互空間,擴大社區信息樞紐功能,不斷強化綜合服務平臺的能力。4.按照“移動優先”“數據優先”“智能優先”的思路,進行徹底的互聯網轉型,從內容+融合轉變到真正的互聯網+融合,重點在有政策門檻的領域,比如智慧政務、本地化服務、智慧城市運營等領域拓展資源,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牽頭方和運營的運營方,壯大智慧城市功能,真正成為黨委和政府提升現代治理能力的核心抓手。
人才是最核心和最寶貴的資源。選準配強縣級融媒體中心班子是第一關,要選派格局高、眼界寬、敢擔當、無私心,具有學習能力和領導能力的人擔任一把手,注重班子成員搭配,既要有業務強、具有互聯網思維的業務型干部,也要有善經營懂管理的企業型干部,還要有強政治會溝通的黨務干部,形成合力。
同時要允許人才自主招聘,引進懂互聯網的新媒體人才、技術人才和各類復合人才,打通編外人才的成長通道,滿足融媒體中心新型人才結構的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方式,進一步優化隊伍和提升全體員工的能力,真正讓新時代治國理政新平臺的戰略定位切實落地。
縣級融媒體中心不是廣電的,也不是報業的,而是我們黨和政府基于互聯網打造的融媒體中心。它具有政治溝通、社會整合、民生服務、危機化解、文化黏合等功能。我們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縣級融媒體中心必將成為我們黨重要的執政手段,成為新時代治國理政的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