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婉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我國新聞輿論工作,對于如何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做過多次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系統的媒體融合思想,提供了許多新的媒體融合思路,進行了一系列新的媒體融合安排部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雹贁祿@示,截至2019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為8.54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61.2%,網站數量518萬個②。另據國家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我國已在2018年建成全球最大4G網絡,到2018年12月底,我國移動寬帶用戶(即3G和4G用戶)總數達13.1億戶,全年凈增1.74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83.4%。4G用戶總數達到11.7億戶,全年凈增1.69億戶③。2019年6月,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2019年11月,5G商用套餐正式上線。伴隨著我國5G通信技術的不斷研發進步和推廣使用,在未來不太長的時間內,我國將會全面普及5G網絡和快速進入5G時代。由此可見,對于傳統主流媒體之一的報紙而言,在國家全面深化媒體融合和我國已經步入5G通信技術時代的大背景下,自身機遇與風險并存,面對日益增多的網民和手機用戶數量,人們的閱讀習慣和行為模式也隨之發生深刻改變,報紙的媒體融合轉型之路勢在必行。
當前,報紙要實現媒體融合發展,必須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時刻保持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定力,嚴格遵循報紙傳播的客觀規律和新媒體發展的客觀規律,增強互聯網時代下的媒體融合創新發展意識,始終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和媒體輿論導向,堅持內外統籌和協調發展,堅持改革,以創新求發展促發展,堅持整體化和系統化發展,堅持以先進的科學技術為支撐和輔助手段。
報紙要堅定不移地按照積極推進、統籌安排、改革創新、科學發展、規范管理、確保方向的總體要求,大力推動報紙和新媒體在排版布局、板塊安排、內容產品、平臺渠道、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既要狠抓二者的深度融合,又要強抓媒體融合管理,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確保報紙的媒體融合發展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和道路不斷前進。
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④。因此,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基礎上,加快報紙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應是未來報紙工作的重中之重。報紙要以內容為導向,大力加快報紙自身傳播手段的運營維護和內容建設,以新型傳播手段為有效載體,以報紙內容質量為立足點,真正做好報紙內容,不斷增強報紙內容的思想性、理論性、大眾性和可讀性。
同時,報紙還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地緣性,突出地域性特點,立足本地實際,強化責任擔當,善于梳理民意,更好地服務基層,更多地講好百姓故事,更快地傳播本地聲音,有效引導,主動作為,牢牢掌握本地輿論話語權,搶占輿論高地,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讓傳統報紙在融媒體時代依然能夠煥發出強大生機和迸發出強大活力,使之生機勃勃,茁壯成長,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本地群眾依然最喜愛的權威新聞媒體。
報紙內容講究時效性和及時性,效率就是生命線,要時刻堅持效率優先的原則,搶抓時間,著力打造一個集報紙內容采編、核發、互動交流以及評價反饋等在內的一體化融媒體綜合生產合作平臺,能夠把報紙生成的各個環節快速有機地融合在一個統一而又完整的平臺之中,強力推進報紙內容、經營、渠道的深度融合。
這樣的一體化融媒體綜合生產平臺,還需要滿足快速實現不同媒體、不同地域、不同專業、不同部門之間的跨界合作,打破媒體之間的區位限制和歸屬界限,旨在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實現彼此間的融合生產和傳播,從而能夠快速及時地對報紙內容進行素材的收集整理和智能精準化分析,彼此高度資源共享,支持報紙欄目和內容的策劃安排、融合生產,達到多樣化制作、多元化發布、多端化傳播的效果和目的。
秉承用戶至上理念,全力構建報紙用戶數據庫,是為了深度挖掘報紙用戶需求,及時了解報紙用戶所思所想所需,進而不斷努力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最終不但要實現細分領域最大的人群覆蓋量,而且要精確到用戶的具體變量和個性化、多樣化特性。構建報紙用戶數據庫也是為了擴大報紙與互聯網和各種新媒體融合,增加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之舉和必由之路。
通過構建報紙用戶數據庫,為廣大用戶提供一個既有工作效率又有人文情懷的服務,一方面可以精準定位,找到理想的目標消費群體;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不斷滿足用戶的個性化和多樣化需求,建立報紙和用戶之間的長期信任合作關系,使報紙在轉型成功之后依然能夠留得住老用戶,同時不斷增加新用戶,確保報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報紙新聞資源和各類用戶信息的全面精準數字化、新聞內容和營銷廣告的推送精確化、報紙媒體和社交媒體的運營合作化。
在不同場所,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多次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⑤。對于報紙媒體而言,競爭的關鍵是人才競爭,競爭的最大優勢是人才優勢??偟膩碚f,報紙要秉承和堅持以人才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報紙的發展,特別是人才建設作為第一要務,以制度和項目為工作引領,內外并舉,走內部培育、外部引進的工作路子,通過不斷改革創新,實現媒體融合背景下報紙的跨越式發展和成功轉型。
此外,媒體融合背景下報紙的轉型還有待于各級政府以及相關主管部門的大力扶持,報紙內部體制機制的改革和轉變,獨立自主探索和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通過多層次、全方位的內外資源整合,人才隊伍的重視和建設,報紙自身功能的精確定位,報紙服務項目和內容的完善,助推報紙健康轉型發展。
體制落后和機制僵化是報紙在轉型發展過程中會遇到的主要問題,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為了順利完成報紙的成功轉型,報紙必須要注重打破現有的舊的體制機制,以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為重點,精于內外改革,善于內外創新,在內外改革創新中,取得報紙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勝利。
在報紙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中,要著力打造“集權分權相結合、以集權為主”的管控體系,員工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收入有增有減、能增能減,實行獎勵激勵與懲罰約束相結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倡導建立多樣化的獎勵激勵辦法和多元化的收入分配制度,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報紙自身的組織活力和組織凝聚力。
媒體融合背景下,報紙要積極應對媒體市場快速發展變化的新挑戰,依靠內生動力,充分利用包括政府、政策、人才、資產、資本等在內的各種優質資源,想方設法把優質資源轉化成資源優勢,著力打造媒體融合平臺,千方百計把報紙內容辦好,增強報紙內容的黏性,讓報紙內容能夠更快更好地適應讀者需求和市場變化,吸引更多讀者和客戶,真正實現用戶的有效轉換。
報紙還要不斷優化結構、調整版序,持之以恒地積極進行內容板塊的創新,以及主動做好做實做足新產品的研發和儲備。同時不斷延長報紙融合的平臺以及延伸報紙的產業鏈,多渠道探索媒體融合背景下的報紙多元可持續盈利模式,建立和完善報紙的商業運營和合作模式,適時適度適量引入競爭機制,提升報紙產品的競爭力和活力。
當前,媒體融合大背景下,報紙必須要實現媒體融合轉型發展,這是一條報紙面向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只能前進,不能后退。總體來說,報紙要主動去打破舊體制機制的束縛限制,不斷增強承受新媒體沖擊的應變能力,積極拓寬報紙融合轉型的思路,保持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戰略定力不松勁不動搖,在坐穩坐牢報紙主業、做實做好報紙內容的基礎上,拓展和延長報紙產業鏈。在努力爭取政府和相關部門以及政策的支持下,善于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借助新平臺和資本工具,積極拓展內外合作交流,就一定能夠實現媒體融合背景下報紙的成功轉型,實現報紙在未來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注釋:
①習近平:著力打造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EB/OL].中國共產黨網,2014-08-18.http://cpc.people.com.cn/n/2014/0818/c64094-25489714.html.
②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 [EB/OL].新京報網,2019-10-20.http://www.bjnews.com.cn/feature/2019/10/20/639061.html.
③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019-01-25.http://www.miit.gov.cn/n1146285/n1146352/n3054355/n3057511/n3057518/c6618525/content.html.
④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新華網,2017-10-27.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⑤習近平: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EB/OL].新華網,2018-03-07.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3/07/c_11225027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