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強
(天津嘉立荷牧業集團企業管理部 301800)
近年來,由于進口苜蓿價格較高,發展國產苜蓿勢在必行。 對苜蓿而言,只要全年無霜期在100d 以上,全年≥10℃積溫1700℃以上,年平均氣溫4℃以上的地區都可以種植紫花苜蓿,而天津地區年平均氣溫11.4~12.9℃,年降水量571mm,無霜期196~246d,滿足苜蓿的種植條件,但同時也存在冬春干旱,夏季易澇的氣候現象,這也就為天津地區苜蓿種植帶來難題,所以苜蓿種植者想要減少損失,提高產量和質量,必須注意苜蓿種植和管理的各個環節。
精細化整地是苜蓿獲得高產高品質的基礎條件,主要表現在土地平整度、耕層深度、土塊細碎程度、雜物清理程度及土壤緊實程度等方面,即要達到 “深、透、碎、平、凈、實”。
苜蓿地的平整度至關重要,尤其是規模化種植,天津地區夏季雨水較大,一旦大面積積水,在4h 內不能排空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苜蓿根部腐爛、死亡,紫花苜蓿幼苗田間生長耐濕試驗結果表明,長時間淹水條件下植株受到傷害,葉片萎蔫、枯黃,根系腐爛,生長速度和成活率下降。 同時不平整的土地對于苜蓿灌溉、播種及收割等環節都不利。
要達到土地高度平整,平地時,首先利用激光平地機進行初步平整,然后再使用平耙進行二次平整,最終達到每100m土地的凹凸程度不超過±3cm。
1.2.1 耕地
苜蓿生長需要一個上虛下實的苗床,一般需要保證25~30cm 的耕層厚度,由于天津地區土壤類型以潮土為主 (約占72%),土壤質地偏粘,內、外排水條件差 ,土壤透氣性較差,這對于苜蓿根系呼吸和汲取營養都是不利的,為了改變土壤物理結構,需要對土壤進行深松、耙地及鎮壓。 首先是深松,至少需要達到30cm 以上,這樣不僅有利于苜蓿根系發育,同時也利于水分儲藏。 深松后會出現大土塊,使用缺口耙或旋耕機、驅動耙等將土塊破碎,使得20cm 耕層內直徑大于5cm 的土塊不超過5 個/m2。 最后一步進行鎮壓,鎮壓后人站在地面,鞋印下陷深度不超過1cm。
1.2.2 底肥
播種前結合整地,施入一定量的底肥,每畝施廄肥1500~2000 kg,或測土后根據土壤有機質含量而定,由于天津地區土壤普遍缺磷,所以每畝可施50~100kg 過磷酸鈣。
選擇品種時需要根據當地氣候、土壤等條件進行綜合考慮,天津地區適宜選擇秋眠級4~6 級的苜蓿品種,如大銀河、沖擊波等,對于土壤鹽堿含量高的地塊可以選擇中苜1 號。
對天津地區而言,播種方式一般采用條播,播種量1.7~2.kg/畝,要保證每平方米至少有425 株幼苗。 播種深度不可超過2cm,以 1cm 左右為宜,行距 12~20cm。
正確選擇播種時期對苜蓿建植成功十分關鍵,苜蓿播種時期一般分為春播、夏播和秋播。 由于天津地區夏季高溫多雨,草害與蟲害并發,不利于苜蓿建植成功,所以不建議夏播。 春播應選擇頂凌播種,冬灌后的土地經過凍融作用,大的土塊破碎,播種后由于溫度較低,苜蓿種子吸水膨脹,等到外界溫度回升時開始發芽,同時細碎的土壤具有很強的保墑作用,建植當年可收割2~3 茬,但春季雜草較多會影響苜蓿產量和品質,所以必須做好雜草防除工作。 秋播建議在8 月中下旬至9 月上旬期間播種,保證越冬前苜蓿高度達到10~15cm,此時溫度適宜,土壤墑情好,沒有較大降雨天氣,同時雜草生長緩慢,可利用農機作業和化學農藥消滅雜草,為苜蓿生長提供有利的生長環境。
建植初期,雜草與苜蓿競爭光、水和營養等,使得苜蓿幼苗弱小,生長緩慢,密度降低,輕者降低飼草產量,研究表明,當雜草覆蓋度達到20%時苜蓿的產量將下降15%,當覆蓋度達到40%時產草量降低達59%。 另一方面雜草會導致苜蓿品質下降,對初花期苜蓿干草的營養物質進行測試分析發現,苜蓿粗蛋白質含量會隨雜草數量的增加而降低,而粗纖維含量隨著雜草的增加而增加。 對天津地區而言,危害較大的雜草主要包括禾本科的稗草、蘆葦、牛筋草、馬唐等,菊科的刺兒菜、蒼耳、苣荬菜,以及其他科屬的田旋花、酸模、藜等。
3.1.1 化學藥劑除草
對于春播苜蓿而言,播種前一般使用氟樂靈或地樂胺進行土壤封閉,48%氟樂靈+48%地樂胺對紫花苜蓿進行播前土壤處理和播后地表封閉,控制苗期田間雜草效果較好,打完封閉后7~10d 可進行播種。 對于秋播苜蓿而言,需要先對已長雜草進行處理,可以噴施草甘膦進行滅生性除草。
苗后除草時要注意既要保證苜蓿幼苗不受藥害,又要保證除草劑對雜草起作用,那么苜蓿幼苗需達到3 葉以上,雜草在5 葉前對禾本科雜草使用精穩殺得35~80ml/畝或高效蓋草能25~60ml/畝,對闊葉類雜草可使用苜草凈 100~133g/畝。
3.1.2 機械除草
除了化學藥劑除雜外,還可進行機械除草。 播種前若田間雜草較多,也可利用農機作業進行雜草防治,如利用旋耕機旋地可將淺根系雜草防除。 在苜蓿生長期間,若雜草蓋度較高,可以使用割草機提前收割,這樣可以延緩雜草生長。
病蟲害對苜蓿危害十分嚴重,一旦發現不及時會造成大面積受損,天津地區苜蓿常見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等,蟲害以蚜蟲、薊馬、棉鈴蟲、夜蛾等危害較大,尤其是干旱更容易引發蟲害,蚜蟲危害高峰期為6 月上中旬,薊馬為5 月上旬~9 月中旬,夜蛾類7 月中旬~8 月。 蚜蟲和薊馬一般使用毒死蜱和吡蟲啉等化學藥劑,夜蛾類使用氯蟲苯甲酰胺類化學藥劑。
3.3.1 灌溉
苜蓿生長耗水量很大,每生產1kg 干物質需水800L,研究表明當0~30cm 土層土壤相對含水量降至田間持水量的65%左右時應及時灌水,當土壤有效水存留比例降至35%左右時,應及時灌水,當土壤水分虧缺量接近上次灌水定額時應及時灌水。 通常情況下,建成紫花苜蓿草地灌水定額以30~50mm 為宜; 播種至苗期以 10~15mm 為宜。
3.3.2 施肥
施肥需根據土壤肥力狀況和植物組織檢測結果進行確定,一般每生產 1t 苜蓿干草約需氮 10~15kg,磷 2~4kg,鉀 10~15kg,鈣 15~20kg。 隨著苜蓿根瘤菌的形成,苜蓿可以自行固氮,同時由于天津地區土壤普遍缺磷,故每次刈割后后宜追施磷、鉀肥。
苜蓿收割需要根據產量、再生性及品質進行綜合考慮,刈割太早產量低,刈割太晚品質差,一般在現蕾期至初花期 (開花率5%) 進行收割,留茬高度4~5cm,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7~8cm,最后一茬刈割應保證在霜凍前30d 以上,天津地區大概為9 月下旬至10 上旬。 不同時期的飼喂價值,參見附表。

附表 苜蓿不同成熟期粗蛋白質、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和相對飼喂價值的關系
另外,當苜蓿地中雜草嚴重或病蟲害嚴重無法使用化學藥劑控制時可提前刈割。
綜上所述,只有在苜蓿種植管理的各個環節都做到精細才能在保證苜蓿建植成功的同時獲得高產優質苜蓿。 天津地區需注意: (1) 精細整地,確保苜蓿地高度平整,同時建議保證30cm 以上的土壤耕層; (2) 播種時期選擇十分關鍵,上年進行冬灌的春播建議頂凌播種,秋播建議8 月中下旬至9 月上旬; (3) 田間管理方面需要隨時觀察苜蓿生長情況及雜草、病蟲害情況,發現苜蓿有缺素癥狀應及時灌溉施肥,發現雜草、病蟲害應及時防除; (4) 收割時要對收割時期、留茬高度、收割目的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